手指游戲在幼兒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1-15 09:21:17

導語:手指游戲在幼兒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指游戲在幼兒教學的作用

【摘要】游戲教學是幼兒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手指游戲由于簡單易懂、而且具有對幼兒智慧啟發的作用。本文首先對有關手指游戲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并探討手指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與作用,研究手指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具體實踐策略。

【關鍵詞】手指游戲;幼兒教學;作用;實踐應用策略

根據幼齡兒童的性格年齡特點,采取游戲教學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相對輕松地完成認知活動,同時也可以促進幼兒大腦皮層發育。而且手指游戲可以隨時隨地開展,能夠更加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并優化幼兒的學習認知體驗,激發其學習興趣,具有多方面的應用價值。

一、關于手指游戲的相關研究

手指游戲是通過對手指進行靈活運用,配合兒歌、音樂等教學活動,引導幼兒開展手指操活動。蔣惠娟(2018)[1]在研究中指出,手指游戲屬于操作性游戲的一種,伴隨口令、音樂節奏等,作出手指動作,并在語言創設的情景中開展游戲活動。手指游戲包括基于文學作品、數學、童謠等設計的手指游戲活動,其類型較為豐富。陳曉慧(2015)[2]從人體工程學角度對手指游戲作出定義,即利用手指器官,利用語言、手部動作構造游戲情景,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活動。

二、手指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手指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促進幼兒身體機能的發展。相關研究表明,幼兒時期人的大腦發育速度明顯高于嬰兒時期、成人時期。手部動作與大腦直接相連,在開展手指游戲的過程中,可以提升幼兒的手眼協調程度,同時可以促進幼兒大腦發育。(二)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幼兒在語言表達能力上還較弱,缺乏語言條理性,手指游戲是與語言情景緊密結合的,可以為幼兒提供一種新穎的語言使用形式,增進對已有生活經驗的理解,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幼兒數學、音樂等學科知識的學習。(三)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與家庭生活不同,幼兒園是一種集體生活方式。開展手指游戲活動,增進師生之間、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交流,也促進幼兒自理能力的提升,最終使其更好的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四)豐富幼兒教學資源。手指游戲本身包含多種類型,可以滲透到多種教學活動中,而且不受教育場地、教學設施的限制,采用這種游戲教學方法可以有效豐富幼兒園現有教學資源[3]。

三、手指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策略

(一)在集體教學中的應用。集體教學是幼兒教學的基本形式,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的指導下,以集體教學形式讓幼兒適應集體生活,完成知識技能的教學任務。在教學設計環節,應抓住幼兒感興趣的點,組織教學內容及活動,手指游戲的應用可以對集體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在集體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手指游戲與健康、藝術、語言、社會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內容結合起來,達到某方面的教育目的。比如在健康教學中,教師設計“手指寶貝作用大”的游戲活動,經過這個簡單的小游戲鋪墊后,教師可以引入早睡早起等方面的健康知識,讓幼兒更容易接受。(二)在生活活動中的應用。在幼兒園教學中,生活教學是一個重點內容,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也要充分與幼兒生活聯系起來,讓幼兒在教學過程中豐富生活知識,鍛煉生活技能,最終形成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經過上午的戶外運動和午餐后,許多幼兒較為興奮,不能正常進行午睡。此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寶貝午睡了”手指游戲,與“手指寶貝作用大”類似,教師先讓幼兒認識“老大老二老三……”,然后編制童謠,配合手指動作:“老大睡了,老二睡了,老三睡了,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老三醒了,老四醒了,老五醒了,你醒了,我也醒了,大家都醒了”。幼兒跟隨教師念著童謠,進行手指游戲。操作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說:“現在手指寶貝們了,老師也累了,小朋友們和手指寶貝們一起午睡吧!”幼兒天性善良,怕吵到手指寶貝睡覺,會快速安靜下來,進入午睡狀態。以這種方式開展生活教學活動,更容易被幼兒接受,相比于采取剛性的管理手段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手指游戲的方法見效更快,而且不會引起幼兒的抵觸情緒。(三)在游戲活動中的應用。游戲是幼兒教學的主要形式,也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幼兒園日常教學離不開游戲互動,前蘇聯教育專家馬卡連柯充分肯定了游戲教學對于幼兒教學的作用價值,并建議幼兒教學要以游戲作為開始。手指游戲在許多游戲教學環節都有應用,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工具輔助手指游戲的開展。比如利用皺紋紙和海綿紙等鍛煉幼兒的手指靈活度。利用動物手指造型、手型圖譜等增進幼兒對手指功能結構的認識。還可以利用串珠和翻花繩等,開展更高級的手指游戲活動。以串珠游戲為例,教師可以在為幼兒準備好串珠材料后,設置情景:“今天兔媽媽想為家里的大面編制珠簾,需要許許多多的串珠,有沒有小朋友愿意幫助兔媽媽編制串珠呢?”幼兒們會踴躍舉手參與,教師可以將幼兒引領到手工材料區開始制作,還可以將手指作為繩子,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在上面點上“珠子”。幼兒們完成制作后,教師可以通過手指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們展示自己的作品。比如:“兔媽媽把珠簾掛在門上了,一陣風吹來,五顏六色的珠簾在風中擺動,看哪位小朋友做的珠簾最好看。”隨即擺動手指,讓幼兒通過這種方式,建立對色彩的認識,形成一定的審美意識。(四)在戶外活動中的應用。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等的要求,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要組織幼兒開展多種多樣的戶外體育鍛煉,讓幼兒掌握基本的動作,提高幼兒身體協調性。一般情況下,幼兒戶外活動時間不能低于一天教學時間的1/4,為了充分達到鍛煉目的,讓幼兒們踴躍的參與到戶外運動中,教師也可以采取手指游戲的形式組織戶外活動。比如組織幼兒開展“我唱你聽一起做”活動,活動地點在幼兒園的草地上,教師可以與幼兒們一起圍成一個圓圈站立,然后帶領幼兒們做手指游戲。唱“一只小雞嘰嘰叫,低低頭,吃吃米”時,一只手做雞嘴狀,向下連點三次,觸碰另一只手手掌。唱“來了一群小鴨鴨,游游泳,嘎嘎嘎”時,一手在上作鴨頭狀,另一只手四指并攏來回擺動模仿游泳。唱“兩只小象走過來,鉤鉤鼻,做游戲”時,現將兩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攏伸直,慢慢靠近,然后鉤接在一起。這種邊唱兒歌邊做動作的鍛煉方式,非常受幼兒歡迎,而且手指操的鍛煉強度較低,適合持續性進行,不會讓幼兒感覺疲勞,而且能夠達到鍛煉目的。結束語綜上所述,手指游戲在幼兒教學中具有多方面應用價值,可以促進幼兒身心發育和認知能力、社交能力發展。手指游戲由于簡單、便捷、對外部材料要求低,可以滲透到幼兒教學的各個教學環節,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增進幼兒對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接受。積極運用手指游戲可以有效提升幼兒教學效率和成效。

參考文獻:

[1]蔣惠娟.幼兒園開展創意手指游戲活動的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8(05):61-63.

[2]陳曉慧.小班手指游戲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J].領導科學論壇,2015(13):57-58.

[3]陸葉琴.奇妙的手指———淺談手指游戲在常規活動中的滲透和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47):251-252.

作者:別培磊 臧明娟 單位:山東省諸城市市直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