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配合促進幼兒園課程與游戲結合
時間:2022-12-04 09:00:46
導語:家園配合促進幼兒園課程與游戲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目前幼兒園課程與游戲之間存在的關系分析
第一,互補關系。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階段進行功利性教學目標的安排,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自發地開展與學習內容相符合的游戲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兩者之間存在互補關系,互相獨立,此時游戲與課程相互分離。第二,交叉關系。在進行幼兒教學時,首先,開展幼兒游戲或者課程內容,然后,通過教學方式將游戲轉換為課程內容,或者將課程內容轉換為游戲,兩者之間存在交叉關系。第三,融合關系。不在游戲與課程內容之間制定明確的界限,教師與幼兒同步發起游戲或者開展學習內容。幼兒園課程中的內容是經過專門設計的,然后通過分組教學或者集體教學的形式開展。相比游戲,這種教學方式更具針對性,形式更加刻板。而游戲是一種相對輕松、愉悅的形式,在游戲中蘊含著教育者精心設計的教育內容,其與幼兒園課程之間存在交叉與融合的現象,可以說游戲是教育者開展教學的重要方式。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受幼兒年齡階段的限制,教師必須要通過游戲這種趣味性的教學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這樣才能夠保證幼兒園課程的教學效率,使幼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知識與能力。但在目前的幼兒園教學中,游戲和課程之間尚處于互補或者融合的狀態下,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的整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加關注課程價值,存在忽視游戲重要性的現象。
1.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游戲時間。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游戲活動,是促進游戲與幼兒園課程的重要前提。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幼兒園授課過程中,不免存在大時間段集體授課的現象,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幼兒學習興趣下降。在當前的幼兒園教學中,多數教師和管理者只是從表面上認可游戲教學的作用和重要性,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忽視游戲,重視集體授課的現象,多數教師仍采取單一講授制方式,授課效果不夠明顯。因此,幼兒園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和授課方式,轉變以往對游戲的觀念,給予幼兒更多的游戲時間,讓幼兒能夠真正地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并能夠從游戲中獲得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另外,在幼兒教學中,教師與家長給予幼兒更多的游戲時間,能夠更加有效地釋放幼兒的天性,激發幼兒自主創作與學習的能力,同時也能夠使幼兒之間相互學習、互相研究和幫助,這對于激發幼兒的潛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幼兒園生活和學習中,教師給予幼兒更多游戲時間,能夠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獲取到更加豐富的生活經驗,懂得很多書本上難易獲得的知識。而在家庭中家長與幼兒長時間地進行游戲互動,能夠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突出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積極意義。因此,要通過家園配合的方式,將幼兒園課程與游戲整合到一起,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游戲時間,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游戲,創作游戲,逐漸開發幼兒的潛能,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從而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生活中來。2.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幼兒正處于身心尚未健全發展的階段,這一時期的兒童是最喜歡做游戲的,所以在幼兒園課程中游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師要主動地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在游戲中開發更多的教學素材,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園課程與游戲之間的整合。但目前多數幼兒園向幼兒提供的游戲素材是有限的,這就為游戲與幼兒園課程的融合造成了很大的阻礙。所以,教師和家長要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并且結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盡可能地完善游戲材料,這是實現兩者統一的關鍵所在。蒙氏教育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而蒙氏學具在本質上就是游戲,幼兒通過學具,結合自己的興趣自主地創造游戲,開展游戲,對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積累生活經驗等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因此,在幼兒園課程中,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更加豐富的游戲材料,使得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得到感官、數字、日常生活、語言、文化、藝術等方面的教育,促進幼兒園課程與游戲的整合。另外,在家庭中,家長也應該意識到游戲材料的重要性,有意識、有目的地為幼兒準備游戲材料,將幼兒園課程與游戲材料結合到一起,使幼兒在操作游戲材料時能夠鍛煉相應能力,獲得相應的學習信息,從而對幼兒的潛能進行開發。3.為幼兒創造寬松的游戲環境。良好的游戲環境有利于提高幼兒的游戲效率,將教育者賦予游戲中的教育意圖更加直觀地展現出來,所以,教師和家長要為幼兒創造寬松游戲環境,為幼兒提供更加理想的游戲空間,高效地發揮幼兒的潛能。寬松的游戲環境不僅要保證物質空間的寬松,同時要保證空間布局的合理,空間結構的科學性,空間內游戲材料的完整性和豐富性等。因此,家園配合過程中需要根據幼兒當前的生理階段和心理發展特征,相關的課程學習目標與內容等進行空間環境的布置與規劃,此時最重要的就是要關注幼兒的心理問題,布置與幼兒心理相適應的氛圍。通過這種空間環境的布置,能夠激發幼兒游戲的自主性,選擇的自主性等,提高幼兒的游戲效率,從而在游戲過程中獲得相應的經驗和能力。在進行游戲環境布置時,教師和家長可以將已經獲得的經驗轉換成環境布置材料等,而幼兒則能夠通過環境內的氛圍和相應的游戲材料獲得生活經驗,這樣就實現了課程與游戲的整合。在幼兒園教學中創造了寬松的游戲空間,增加了幼兒的游戲時間,幼兒園集體授課等教學活動就會有所降低,課程與游戲之間的分離狀況也能夠有所改善,從而增強課程與游戲的整合效果。
綜上所述,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靈活思維能力等尤為重要。而幼兒階段的身心特征決定了幼兒教育必須要在游戲中進行,傳統單一的集體授課形式終將被淘汰,實現幼兒園課程與游戲整合是未來幼兒園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在幼兒園教育中將游戲與課程進行整合,能夠使幼兒通過游戲客觀地認知世界、感知世界,并在游戲中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幼兒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參與,幼兒園課程與游戲的整合必須要在家園配合下進行,突出家長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家庭和學校的雙重力量,提升幼兒園課程與游戲的整合效果。
參考文獻:
[1]韓秀明.家園配合促進幼兒園課程與游戲整合[J].學周刊,2017,(01).
[2]劉余,李雪平.親子游戲納入幼兒園課程的現實性與實施路徑分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10).
[3]顧宏霞.結合課程游戲化理論做好家園工作案例研究[J].成才之路,2016,(08):68.
[4]董書羽.家園合力助推幼兒課程游戲化[J].早期教育,2017,(11):32.
作者:劉文燕 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桃源居幼兒園
- 上一篇:教師教學行為分析與對策研究
- 下一篇:淺議現代教育技術與釋放幼兒課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