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對策

時間:2022-10-26 10:31:48

導語: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對策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肩負著培養幼兒學習能力以及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的重任,因此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幼兒舞蹈教學可以鍛煉幼兒的肢體協調能力,是幼兒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本文主要從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出發進行分析,對問題進行探討并且提出對策,希望可以在教學方法、內容、評價等方面進行創新,并提供相應參考。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舞蹈教學;能力培養

幼兒舞蹈教學可以對幼兒起到舞蹈啟蒙的作用,并且有助于開發幼兒智力,是幼兒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舞蹈教師的培養可以提高教學水平,對傳統舞蹈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師時應該從幼兒的學習現狀以及接受能力的角度出發,要具備一定的編舞以及舞蹈鑒賞能力,這樣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靈活,符合幼兒的學習實際,使教學質量更高。

一、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意義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要具備豐富的學前教育知識,以為從事學前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具有舞蹈、體育等教學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讓幼兒掌握更多的知識。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是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幼兒教育的重點是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發掘幼兒的潛能,因此教師應該具備多種技能,美術、音樂、體育、舞蹈等都需要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需要培養教師的舞蹈教學能力,提高舞蹈教師的專業素養。幼兒舞蹈教學需要教師具有相應的專業水平,幼兒舞蹈教師的教學方法要符合幼兒的學習能力和需求,并且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和改進,以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培養出更多優質的幼兒舞蹈教師。(一)能夠滿足學前教育工作的實際需求。幼兒教育的主要教學任務是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幼兒教學的任務非常艱巨。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保證舞蹈、體育、美術等各個學科的教學工作的質量,保證幼兒能夠全面發展。要想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并保證教學質量,就必須從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整體素質入手,特別是舞蹈學科的教學,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取決于幼兒教師舞蹈教學技能的高低,所以說,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幼兒舞蹈教學能力能夠滿足學前教育工作的實際需求。(二)提高舞蹈教師的整體素質。舞蹈任課教師整體素質的衡量標準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項指標就是其舞蹈教學能力的高低。教師整體素質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是否具有合理性、教學方法是否具有創新性、教學手段是否具有有效性以及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等方面,因此把握好這些方面的內容就能夠保證學前教育專業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順暢性,不斷提升舞蹈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讓更多優秀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為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動力。(三)對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不斷培養優秀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構建高素質的教學隊伍,是促進幼兒教學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內容,而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就是加強課堂教學。要想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幼兒舞蹈教學能力,首先要對課程設置進行完善,并在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基礎上,加大實踐鍛煉的力度,逐步引領和指導學生提高舞蹈專業技術水平,培養學生在舞蹈課堂上的組織能力,讓課堂教學活動更加靈活、生動,激發幼兒對舞蹈課程的學習熱情,積極地與老師進行互動,使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幼兒舞蹈教學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內容較多,對于幼兒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在教學能力培養過程中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需要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相結合,但是部分學校在課程安排時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的安排不夠合理,導致學生的舞蹈基礎不夠牢固和扎實,學生的舞蹈專業水平不高,舞蹈鑒賞水平不足。(二)舞蹈技能培養不足。幼兒舞蹈教師的專業素養以及對舞蹈動作的熟練程度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質量和興趣。在幼兒舞蹈教學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學生的專業知識不足,在教學過程中動作不夠規范,難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教學質量。幼兒舞蹈教學需要從幼兒的能力和水平出發,要具有趣味性和創意性,讓幼兒可以融入到舞蹈課堂中,因此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不僅要求掌握扎實的基本功,同時還要把握幼兒的心理特征,提高編舞能力,創編出符合幼兒實際需求的舞蹈,如此才能更加生動、易學。目前幼兒舞蹈教學在幼兒心理方面缺乏研究,舞蹈技能培養不足。(三)舞蹈創新能力不強。目前很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的舞蹈教學,只是死板地記住教師教授的舞蹈動作的技巧和要領,缺乏對舞蹈內容和動作的創新,當投入到教學工作后,只能將學到的舞蹈知識生搬硬套到課堂當中,根本無法加入自身的創新思維。而且目前很多從事學前舞蹈教育的學生不具備很強的樂感,所以導致其領會音樂的能力比較差,無法根據音樂的類型、速度和情感來編排舞蹈動作。(四)教學評價模式過于老舊。我國教育行業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一直沿用著老舊、單一的方法和標準,缺乏全面性,所以一些教師在評價學生時只重視學生的舞蹈成績,沒有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也不觀察學生其他方面的表現,導致學生對幼兒舞蹈教學工作的理解也十分有限。

三、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對策

(一)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部分學生的專業能力很強,舞蹈動作標準,并且具有良好的舞蹈創編能力,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卻不能將對舞蹈的理解通過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導致教學質量難以達到理想的水平,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幼兒舞蹈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加強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幼兒的思維正處于發育階段,因此需要使用更加簡單易懂的幼兒語言提高幼兒的接受能力。對于幼兒舞蹈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首先要注重語言的準確性,準確的語言可以增強幼兒的理解能力,并且有利于舞蹈動作學習得更快更好,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其次語言表達要生動形象,幼兒在初學舞蹈動作時,一些動作不夠標準,基礎動作比較生硬,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糾正就會影響后續的舞蹈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對一些動作進行更加生動的描繪,形象化的語言更加方便記憶。幼兒的心理發育不夠成熟,因此幼兒舞蹈教師要保持親切、平易近人,以此消除與幼兒之間的距離,在語言上要注意措辭,在批評指正的時候要用親切的語調,避免幼兒出現抵觸情緒。(二)研究幼兒的心理特征。幼兒舞蹈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從幼兒的心理特征出發制定教學內容,因此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需要加強對幼兒心理特征的研究,關注幼兒的心理變化,提高教師的責任感,加深對幼兒的理解。幼兒學習舞蹈可以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并且能增強對藝術的理解,陶冶情操,因此幼兒舞蹈教師需要具備創新能力,根據幼兒不同發展階段的實際情況創編舞蹈。通過記憶、想象、模仿、理解等方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學中對幼兒進行觀察,從而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三)重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舞蹈教學與其他科目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不僅要教授理論知識,更要對舞蹈動作進行分析、講解和演示,因此不僅要求舞蹈教師對舞蹈理論知識進行熟練掌握,還要求舞蹈教師有較高的講解水平和較強的示范能力。這些能力不僅僅是通過學習獲得的,更需要經過實踐來不斷積累經驗,所以說必須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準確無誤地傳達教學信息,讓幼兒明白老師在說什么,這就是語言表達的最終目的。通過生動的語言,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大膽實踐,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四)對舞蹈內容和動作進行創新。培養教學能力應該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入手,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更要培養學生對舞蹈內容和動作的創新思維,讓學生能夠對舞蹈進行重新編排和優化。這不僅是舞蹈教學的基本要求,更是學生投入工作后獲得更好發展的有效途徑。舞蹈編排能力體現在諸多方面:一是能夠熟練掌握舞蹈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二是能夠擁有較強的樂感和豐富的課外舞蹈知識。所以要想提高舞蹈創新能力,就需要教師準備大量的舞蹈視頻,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聽力和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豐富學生的舞蹈動作儲備,讓學生能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五)保證教學評價與時展同步。教師對學生的客觀評價十分關鍵,通過評價可以了解到學生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與此同時,還能夠從評價中分析教師自身教學存在的問題,對于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首先要保證教學評價工作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其次要讓教學評價更加全面,且具有針對性,不能按照同一標準評判所有的學生,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評價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更具有實用性。(六)改進考核方法。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具備綜合素養,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豐富的舞蹈技能,同時具有愛心、責任感以及創新能力。因此需要對學生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學生的教學能力可以分成理論教學以及實踐教學兩部分,因此考核應該從這兩部分入手,可以讓學生自行制定教案,并且根據幼兒的特征創編舞蹈,也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模擬幼兒舞蹈教學,根據學生的舞蹈創編水平以及教案內容等對學生進行考核,以提升學生的教學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創新以及考核評價模式的改進,可以提高學生的舞蹈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蔡霞.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對策[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8(22):106-107.

[2]喻力娟.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J].大理學院學報,2008,(09):71-73.

作者:王夢寒 單位:濰坊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