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師音樂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7-07 08:22:19

導語:淺談幼師音樂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幼師音樂教學的作用

摘要:職業中專學校是培養新時代勞動者的前沿陣地,為了促使學前專業(幼師)學生滿足未來工作崗位的需要,音樂教育在學前專業的科目設置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頗受幼師學生的重視,這是一種極富創意與實效的教學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就小組合作學習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做出了分析。

關鍵詞:小組合作;音樂教學;學前專業

音樂是當代各類教育中極具綜合性的一門藝術學科,它不僅需要學生對音樂具有強烈敏感的感受和欣賞能力,更需要全體師生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進行集體的演繹。只有這樣,音樂教學才能發揮出其本質作用,促使音樂課堂更加生動、具體。職業中專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是接近成人的大孩子,針對她們進行的音樂教學,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方法、意義有效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深刻理解其中的內涵,并將其充分運用到平時的學習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音樂感知力,逐漸發展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因此,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可以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使音樂教學效率得到可觀的發展。

一、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對于學生學習音樂也不例外。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深刻的認識到音樂學習的樂趣,發現其中的奧秘,在與同學進行交流探討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對音樂的興趣。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過程中,自己就是課堂主體,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討的過程中以自己的興趣為引導,一步步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的和身邊的同學進行互動,進行思想上的摩擦,多元化的思想在一起碰撞,從而形成創新型的思維,從而有更多的和新的收獲。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充分的合作交流,不僅是音樂學習的積極參與者,也是知識的分享者,甚至是創造者。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不同于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的在討論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見解,大膽質疑,勇于討論,敢于實踐。然后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實踐中幫助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濃厚的音樂學習興趣。

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挖掘學生音樂潛能

團體的力量總大于個人的力量。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每一個個體的力量和長處凝聚起來,并且在這股力量的帶領下始終朝著共同的目標奮斗。音樂教師在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對學生起到引導作用。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對全體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提出切實可行的合作交流問題,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研討,合作交流。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改變了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由原來被動式的接受知識轉換為主動式的學習知識,課堂教學的主動權大部分在于學生。而且在傳統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教師講授的太多,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表達訴求的空間不足,導致學習過程中問題被積累和掩藏,造成學習效率里低,學習成績差。而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可以充分、大膽、靈活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問題,在小組這個集體中充分有效的發揮自己的音樂潛能,培養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真正的參與到學習之中。例如,在具體的音樂教學中,如果想要以亦歌亦舞的形式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當學生接收到學習任務時,就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積極的籌劃。小組成員在組長的帶領下展開激烈的討論,小組長負責根據本組內學生的所長為每個組員分配學習任務,如音準節奏較好的學生幫助音準節奏不好的學生糾正、加以練習,舞蹈好的學生編排動作、設計隊形,在這種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以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學習模式下,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音樂潛能,在整個小組的齊心協力之下完成學習任務,共同進步。

三、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

就課堂教學而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高效、新型、科學的教育模式,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教育實踐中,以團隊為基本單位,鼓勵學生合作、欣賞、交流、探討,積極發揮自己的所長,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得到共同發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扮演著不同但又不可缺少的角色。學生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自己既是老師又是學生,可以與組員交流學習經驗與技巧,分享學習收獲與成果,可以從他人那里補充自己的短處,除了音色這樣的自然屬性不能改變之外,其他方面都可以得到進步和提高。學生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不僅鞏固了自身的音樂基本素養,而且通過與多個同學的交流還能激發自己多元化的思維,幫助自己將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實際問題當中。而且學生的表達能力、傾聽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探討能力、合作學習意識以及團體意識都能得到鍛煉。例如,當學生想要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時,會試圖將自己的思想利用清晰的思路表達出來,這樣一來,學生的表達能力就會得以提高。學生在傾聽其他同學講解的過程中,也會逐漸養成用心、謙虛的傾聽態度。當學生從教師手中接到學習任務時就會進行自主思考,然后積極的與同學進行實踐探索,以團隊意識為引導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既收獲了深厚的友誼,也能夠將基礎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從多方面發展了自己的音樂思維能力,提升了自身的音樂綜合素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不僅減少了教師的教學壓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音樂思維,將各個層次學生的音樂潛能充分挖掘了出來,使學生在互相學習、交流探討的過程中深化自身的音樂素養,提升了學生之間的感情,也使得學前專業音樂教學效果得到了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方玲.音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J].課改前言,2007,05.

[2]傅昱晗.淺談音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黃河之聲,2008,21.

作者:謝林林 單位:福建省將樂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