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
時間:2022-09-26 11:22:56
導語:大學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文明的國度,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是我國上千年文化的結晶,對于我國音樂來說,是一筆寶貴的遺產。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各種音樂形式以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給我國傳統音樂發展和傳承帶來很大的影響。本文立足于新媒體下的大學音樂教學,闡述新媒體時代下的大學音樂教學特征,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傳統文化在大學音樂教學帶來的挑戰,進一步探究新媒體背景下大學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大學音樂;傳統音樂文化
音樂作為我國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同時也是眾多藝術院校的基礎課程,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大學音樂教學呈現空前繁榮,開創了我國音樂事業的熱潮。也正是由于如此,在新媒體音樂的推動下,中西方音樂的特點被進一步融合,給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作為大學音樂,如何在新媒體背景下進行傳統音樂文化滲透成為了我們共同探究的課題。
一、新媒體時代下大學音樂的教學特征
新媒體音樂最早出現在歐洲國家,至今也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指的是在音樂中借助一些電子、信息技術手段,使傳統音樂變得更加靈活、多變。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媒體音樂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音樂也呈現多元化的發展。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我國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文明的國家,音樂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新媒體時代將我國傳統文化和大學音樂教育相結合,給大學音樂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學生學習音樂、學習傳統文化、提升學生音樂素養以及審美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從教學內容上講,傳統音樂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讓大學音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具體,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從而逐漸促進高校教學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其次,從學生的音樂素養上來看,學生通過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學習,加深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加強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感悟,促使學生在自我意識和音樂素養上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有助于學生音樂思維和想象力發展;最后,從傳統文化的傳承上看,傳統音樂文化是我國人類幾千年文化和智慧的結晶,只有將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全面滲透和學習,才能進一步促進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更好的發揚和傳承。
三、新媒體時代下傳統音樂文化的挑戰
1.學校教育不重視。高校作為為社會輸送人才的搖籃,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載體,學校的教學理念和課程設置直接影響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態度。就目前來說,在我國眾多的藝術院校中的音樂教學來說,只有很少的幾所高校開設了傳統音樂課程,而且僅限于音樂藝術專業。首先,是傳統音樂文化課程不受重視,安排的課時量不足,學生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接觸減少,很難說在提高學生傳統音樂的興趣。盡管有些學生將音樂欣賞作為選修,但是實際上該課程教學效果也并不明顯。其次,在教學內容上,大多數學校在傳統音樂文化教學上缺乏統一的教材,教師根據學生喜好安排教學內容,教師教學水平也參差不齊,從而導致了學生在傳統音樂文化學習中出現偏差;最后,缺乏新媒體音樂傳播方式。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網絡課程、微課課程以及全面深入到大學音樂教學,大學生作為開放思想的先驅,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并沒有真正發揮新媒體的力量和優勢,讓我國傳統音樂文化進行發揚和傳承。2.學生缺乏文化傳承意識。我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承擔著祖國國家未來發展的重任,學生的思想和意識直接影響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據筆者針對本市多所高校的調查中發現,有超過96%的學生是通過互聯網的形式獲取音樂、收聽音樂,這就表示新媒體時代已經成為了學生生活中必須的一部分。然而在在96%的學生中,有超過92%的學生收聽的音樂類型是日韓、歐美、流行等,只有8%的學生對我國傳統民族音樂感興趣。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第一,新媒體的影響,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音樂的發展,但是國外的音樂熱度要遠遠大于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第二,學校對傳統音樂文化教育的缺失,直接影響了學生對傳統音樂的熱情和積極性;第三,學生缺乏文化傳承意識,哪怕會自己家鄉音樂或者戲曲的學生都屈指可數。
四、新媒體背景下大學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策略
1.完善教學課程。要想在大學音樂教學中進行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滲透,首先作為藝術院校要充分發揮其主導因素,完善和傳統音樂教育相關的課程體系,豐富校園內的音樂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在無形之中受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熏陶,逐漸培養學生對傳統音樂的興趣和熱情。對此我們可以借鑒印度學校的音樂教學理念,在音樂教學中以本國傳統音樂教學為主,多元音樂教學為輔,大力發揚本土文化,使得自身的音樂文化得到弘揚和傳承。其次,在高校校園內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傳統音樂文化的氛圍,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傳統音樂文化的影響,使我國傳統音樂文化逐漸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創新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載體,同時也是進行傳統音樂文化滲透的重要途徑。對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在新媒體環境下促進我國傳統音樂教學的有效發展。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多媒體形式為學生播放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為了傳承和發揚我國傳統音樂文化而設計的節目《叮咯嚨咚嗆》,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戲曲文化和現代文娛的結合,以此激發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興趣,加強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認知。3.加強舞臺實踐。實踐是學生學習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同時也能讓學生通過舞臺實踐加強音樂功底,在實踐中進行音樂創新,將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更好的發揚和傳承。對此,教師i可以在教學中將傳統音樂文化和學生音樂表演相結合,既可以從中培養學生音樂創新和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加強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了解和認知,促使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發揚和傳承。例如,教師可以立足于當地,將本土的民俗活動、音樂表演融入到學生的音樂劇演繹中,既可以給學生舞臺音樂劇注入新鮮元素,同時還能提升學生興趣和積極性。4.搭建網絡平臺。新媒體時代,大學音樂教育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束縛,越來越多的網絡教學、線上教育平臺應用到日常的教學中,不僅可以突破傳統課堂空間和時間上的局限,同時還能針對學生的興趣和具體學校情況進行個性化一對一教學。所以,在新媒體時代,我們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搭建一個網絡化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實現在線學習,并邀請知名的傳統音樂藝術家或者講師進行在線授課,并增設傳統音樂相關的在線課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向學生普及傳統音樂文化知識,提高學生傳承意識。
五、總結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給大學音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同時也給我國傳統音樂的發展和傳承帶來巨大的挑戰。作為高校音樂教師我們要充分認識傳統音樂傳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構建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方法、加強舞臺實踐、搭建網絡平臺四個方面進行傳統音樂文化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傳統音樂、了解傳統音樂、傳承傳統音樂,將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孫海鈺.新媒體音樂當中我國傳統文化的運用現狀研究[J].大眾文藝,2018(21):149-150.
[2]李梅芳.傳統文化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滲透[J].北方音樂,2018,38(20):176-177.
[3]邱忠治.新媒體背景下大學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滲透[J].北方音樂,2018,38(10):202.
[4]邰樂.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中本土音樂文化的滲透——以江西高校音樂教育為例[J].音樂創作,2015(12):193-194.
[5]蔡朝霞.新媒體時代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在大學的傳承與創新[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4(08):81-84.
作者:夏蕾 單位: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 上一篇:航空英語口語實訓情景教學法研究
- 下一篇:華東通航空管信息保障平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