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口語教學論文
時間:2022-02-22 11:31:39
導語:高中英語口語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激發學生英語興趣是進行口語教學的前提
(一)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學生對英語的喜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師生之間處于緊張甚至是對立關系,學生對教師的印象只能是消極、反感,學生會將這種消極的情緒直接反映到學科學習上來,而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相反,如果師生之間和諧融洽,教師真正贏得了學生的尊重與認可,那么學生自然會將這種積極的情感轉移到英語學習中來,自然會對口語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熱情,進而提高教學參與度。因此,我們要加強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以此來獲得學生的尊重。一方面注重外部形象。要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衣著儀表,要給人以清新、清爽、和藹、親切之感,這樣才能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贏得學生的好感。另一方面注重內部修養。教師要有內在的氣質與修養。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人格魅力,此外,還要加強自身英語素養的提升,要說得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了解英語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說英語教師要是一個學者、智者,要以獨特的個人魅力來吸引學生,激起學生對英語學習濃厚的興趣。
(二)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口語能力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整個教學過于嚴謹,教師處于權威地位,學生怕說錯而不敢開口說英語。有效的教學活動需要在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完成,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參與的熱情與主體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表現出自身對口語教學的認可與積極的態度,以此來帶動學生,讓學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與認可,讓學生真正成為交際的主體,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其次,肯定學生,增強學生的個體價值意識。我們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優秀的,是獨立的個體,增強學生的個體意識與獨立意識。同時對待學生要寬容,要讓學生知道錯誤解難免的,不能因為怕出錯而不敢開口。出錯時教師要給予必要地指導與鼓勵,讓學生在錯誤中不斷修正,從而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
二、培養英語思維習慣是進行口語教學的關鍵
對于我國學生來說英語學習最大的問題來自于母語的干擾。英語與漢語有著諸多的差異,而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用漢語進行思維,這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要推進口語教學,提高學生口語能力就必須要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
(一)用英語教學
以往的教學中采用的是以漢語為媒介的翻譯式教學,這增強了學生對漢語的依賴性,學生的學習也是以漢語為媒體的翻譯式學習法,這不符合語言學習規律,而學生所學到的也只能是漢化的英語,這些都不利于學生英語思維習慣的養成。因此,我們要盡量用英語教學,讓學生置身于濃郁的英語氛圍中,這樣學生自然也會積極地用英語思維,用英語來發表個人見解進行廣泛的交流。一方面教師要用英語教學,遇到疑難問題,也盡量用英語來解釋,這樣學生也可以用英語來理解。此外,用英語來解釋英語,教學更具合理性,更利于學生理解。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英語。對于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我們也要鼓勵學生用英語來回答。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鼓勵全體學生用英語來回答,從而形成一種全體學生說英語、用英語的優良風氣。進而使學生養成用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
(二)大聲朗讀
讀是一種吸收信息、提煉信息的過程,是提高學生口語能力、增強學生語感,養成英語思維的重要途徑。現在,我們已經很少聽到學生朗朗的讀書聲。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以讀為主線來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中,這也是口語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充分利用晨讀時間讓學生大聲地朗讀,在課上進行個人讀與小組讀等,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進行朗讀。只有建立在充分讀的基礎之上,學生的說才能更加流利。而且在讀中可以不斷地糾正發音與語調,增強語言的連續性與流暢性,這樣更能夠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整體感知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建立用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
三、加強口語訓練是進行口語教學的核心
正所謂“紙上得終覺淺,方知此事要躬行。”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需要在不斷的交際訓練得以強化與提升。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安排更多用英語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不斷的聽說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一)創設生活情境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生活的沃土,只有植根于生活,口語教學才能充滿生機與活力,學生的學習才能更有激情,更有成效。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將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交際場景,讓學生真正將口語學習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促進學生調用知識儲備與生活閱歷來展開主動交流。不僅利于學生口語交流積極性的調動,而且利于學生掌握語言的真諦,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的全面提升。如SuperMarketShopping,Earthquake,FirstAid等等,這些都是學生所熟悉的,通過模擬真實情景,更利于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
(二)舞臺劇的表演
讓學生結合短文來進行舞臺劇的表演,或是由教師指定內容,讓學生展開充分想象的空間,由學生自行設計劇本的內容,并由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這樣,可以將語言與語境結合起來,更利于學生在交流中提高聽說能力。
(三)開展課外活動
通過成立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交流活動。這樣,更能為學生的交流提供更大更廣的空間,可以突破教材與課堂的局限性,涉及人文、政治、地理等內容,采用辯論、交流、聚會等形式。這樣內容更為豐富,形式更為多樣,學生擁有更多用英語的機會,更利于學生將英語作為一種文化來學習,從而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全面提高。
作者:張傳梅單位:滁州中學
- 上一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論文5篇
- 下一篇:城市管理實施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