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角度下高職英語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16 11:41:46

導語:語言學角度下高職英語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言學角度下高職英語教學論文

1高職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

在新課改的影響之下,高校的教學目標開始轉向了素質教育。對于高職英語教學來說,教學目標的轉變也較為明顯。傳統的教學目標主要要求學生掌握詞匯和語法等知識。隨著當今社會對實踐能力的重視度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目標開始側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對口語及實用英語的教學篇幅有所加大。在新時代,教師要注重從英語語言學角度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以及發散性思維,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2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高職院校的課程當中,英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高職英語目前的教學成果卻并不樂觀。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水平都較低,對英語學習存在著一定的抵觸情緒。傳統教學內容較為古板,教學方式較為單一,這些使得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導致學生不能夠集中注意力,從而使知識在傳遞的過程中受到阻力。長此以往,學生能力就得不到良好的鍛煉,造成了高職英語教學發展停滯不前的局面,同時也使得學生在英語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英語語言學下的教學是從最基本的詞匯、詞型、語音以及跨文化交際等多重角度實施教學,能夠讓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3英語語言學角度下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

3.1詞型學、詞匯學與高職英語教學的融合

在英語語言學中詞型學對高職英語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詞型學主要是分析單詞的構型,構型學中的復合法、派生法、轉化法等都有助于高職英語的教學。構詞學中的理論可以幫助學生對高職英語學習中出現的大量單詞進行構型的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更加牢固快速地記憶單詞,對學生單詞記憶能力的培訓很有好處。

3.2音系、音位學與高職英語教學的融合

音系、音位學是發音方面的研究理論,涉及到發音的方式、發音的部位、不同音之間的關系以及語調等等。目前,中國的學生對英語的掌握大多數都在書面上。特別是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口語和聽力能力普遍較弱。這也是高職英語課堂上有待集中解決的一個問題。音系和音位的學習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糾正自己的發音和語調,使其口語更為正宗和準確,進而鍛煉聽的能力,使聽讀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3.3認知語言學與高職英語教學的融合

認知語言學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認知語言學的理論是以人類認知一切事物的態度與方式作為出發點對語言學進行研究的一項理論。這種理論常常被應用于隱喻等修辭方式的教學當中。眾所周知,在英語中存在著大量的隱喻,很多學生在翻譯上不能夠準確地分析出語句正確意思。例如,“Today,itcanbesaidthatwheelsrunAmerica,ThefourrobbertriesoftheautomobilemovesAmericathroughworkandplay.”這句話可以翻譯為“美國是靠四個輪子來支撐的,四個輪子的運轉能夠帶動美國的工作和娛樂。”其中“wheelsrunAmerica”就隱喻汽車產業對美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類似這種例子在高職英語中還有很多,要想準確地翻譯出語句的意思,就要讓學生有效地將認知語言學與英語翻譯結合起來學習。

3.4非言語交際與高職英語教學的融合

非言語交際是指除了言語交際之外的所有交際方式的總和。非言語交際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身體的動作、面部的表情、眼神的交流等等都屬于非言語交際的范疇。在高職英語課程的教學當中,對非言語交際的應用是非常多的,有專家曾經專門作過一項調查研究,研究表明一堂課上教師的言語交際僅占20%,而其余的80%全部來自于非言語交際。這個實驗直觀地證明了在英語課堂上非言語交際的重要性。老師利用非言語交際的手段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能夠更好地向學生傳達教學信息,帶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進行知識學習,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有著顯著的幫助。

3.5跨文化交際與高職英語教學的融合

跨文化交際是指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和交流。跨文化交際的過程就是一個互相了解的過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引入這種跨文化交際模式對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建立跨文化交際理念的同時,就會開始對英語進行深入的了解,而在了解文化、背景、習俗等的同時,進一步加深了對英語的認識。首先,跨文化交際觀念的建立能夠使學生對各種語言更為敏感,這對英語學習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其次,交際過程中,學生對英語的語法和語境等更為熟悉,對英語口語的練習很有幫助;再次,學生對單詞的涵義會理解得更為透徹,這對單詞的記憶很有幫助;最后,學生能夠切身地體會到英語的魅力所在,從而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作者:趙堂華單位: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