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外語教學管理平臺研究
時間:2022-12-26 03:13:29
導語:大學外語教學管理平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大學外語教學改革的不斷進行,我校已逐步構成了特有的大學外語課程體系。為了更好地支撐大學外語教學目標,除了借助當前流行的幾大商業網絡教學輔助平臺外,我校外國語學院還專門設計開發了自己的大學外語教學管理平臺,并在應用中取得了很好的輔助教學作用。
關鍵詞:外語教學管理平臺;外語輔助教學;選課系統;第二課堂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計算機網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人們的生活,并不斷引領著各個領域的改革。自2007年教育部頒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來,我校不斷嘗試基于信息技術的大學外語教學改革,先后經歷了“快慢班、分級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卓越工程師大學外語教學等為特點的四個改革階段”[1],目前正處于“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1]為特點的第五階段的大學外語教學改革實踐中。通過不斷實踐,我校已初步形成了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的大學外語教學體系,并開發建設了支持我校當前大學外語教學改革的外語教學管理平臺。該平臺主要包含用戶管理系統、新聞系統、資源管理系統、大學外語選課系統、網絡拓展課程系統、第二課堂積分申請系統、在線報名系統、在線測試系統和成績評定系統。其中,大學外語選課系統、網絡拓展課程系統、第二課堂積分申請系統、成績評定系統這幾個功能系統充分體現了我校外語教學管理平臺的獨有特色,在我校當前大學外語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輔助作用。
1大學外語選課系統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提倡“各高校根據學校類型、層次、生源、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等,遵循語言教學和教學規律,合理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和課時,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動態開放、科學合理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2]。我校“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逐步構建了契合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規格、個性化、立體化的大學英語課程框架”[3]。我校大學外語課程體系有“三個模塊:通用英語(EGP)、學科英語、專業英語(ESP)(含雙語課程(BLT))。其中,外國語學院負責第一和第二個模塊的教學,專業學院負責第三個模塊的教學”[3]。目前,通用英語主要包含A類課程(綜合類,包括中級英語和高級英語系列)、B類課程(技能類,包括視聽說、口語、寫作、翻譯、閱讀、商務英語等系列)、C類課程(第二外語類,包括日語、德語第二外語系列),主要在第一、二、三學期開設;學科英語為D類課程,包括電力、通信、建筑、機械、管理等學科英語系列,主要在第四學期開設。我院大學外語教學管理平臺的“大學外語選課系統”由“選課調查子系統”和“正式選課子系統”兩大部分構成,主要支撐外國語學院負責的通用英語和學科英語的學生自主選課。在選課過程中,首先開放選課調查子系統,學生根據自己的外語水平、興趣愛好和職業發展需要自主選擇一兩門外語課程;然后,外國語學院根據選課調查的統計結果,設置最終開設的外語課程及每門課程的班級數目、班級容量及任課教師,并開放正式選課子系統;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登錄系統進行正式選課,正式組成各教學班級。目前,我院每門外語課程的學分不盡相同,學校每學期對學生必修外語學分的要求也不同,各院系外語課程的上課時間也不盡相同。因此,本選課系統支持對每學期必修外語學分的設置、可選課程的設置及不同院系學生可選上課時間的設置。另外,大學外語每門課程的難易程度不同,對學生的英語基礎要求也就不同,且有些課程為系列課程,課程之間依賴性強,學習高級課程前需要有初級中級課程的基礎。因此,本選課系統在選課設置時可以根據課程的難易程度對某些課程設置選修對象的要求(例如要求通過大學英語四級或六級),根據課程之間的依賴關系對某些進階課程設置先修課程的要求(只有已經選修過先修課程的同學才可以選修進階課程),從而保證了每門課程的教學質量。
2網絡拓展課程系統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提到:“各高校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我校外語網絡拓展課程是外國語學院整合資源開發供學生自主學習的課程,涉及語言技能、歷史與文化、哲學與社會、語言學與文學、藝術及其他學科、經典影視、經貿與商務等多個領域,目的在于陶冶學生情操、開闊學生眼界、綜合提升學生人文素質和語言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能力和自學能力。首先,根據大學外語課外教學目標,設置課程類別;然后根據課程類別討論和收集網絡課程的視頻資源,并根據課程內容設置課程的難度系數及適用對象,以教學獎勵和教師自愿參與的形式召集課程指導老師;指導老師再根據課程內容及教學目標,設置課程相關的思考問題及小論文要求,在每門課程的下方。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英語水平自主選擇一門網絡課程進行系統學習,完成學習后,使用作業模板用英語完成指導老師布置的思考問題及小論文,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在線提交網絡作業至網絡拓展課堂系統。指導老師根據我校外國語學院的《網絡拓展課程作業提交批改指導意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生網絡作業的批改,并提交成績至本系統。系統支持老師批量導出學生網絡作業及批量導入作業成績。學生可隨時登錄系統查看自己提交的網絡作業評分情況,如發現問題可及時反饋并與指導老師溝通。另外,學生在網絡拓展課堂系統獲得的網絡作業成績可用于第二課堂積分申請,并計入本學期的外語總評成績。
3第二課堂積分申請系統
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大學外語學習積極性,培養專業人才,我院除了開設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各種課內外外語課程外,還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外語社會考試,并定期舉辦或推薦各類外語學科競賽,包括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外研社杯英語演講大賽、寫作大賽、閱讀大賽;LSCAT口譯大賽、筆譯大賽;學校英文風采大賽、外文知識競賽、異域風情展等。學生社會考試成績,獲取的外語技能證書,參加外語學科競賽獲得的獎項,網絡拓展課堂作業成績,以及我院要求的其他外語課外學習成績,均可以通過第二課堂積分申請系統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積分申請,申請審核通過后即可獲取相應的積分。每學期獲取的第二課堂積分計入學生當前學期的外語總評成績。對于大學英語四六級、托福、雅思、GRE、LSCAT等社會考試,系統可根據分數區間設置相應的積分。其中,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大學期間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主要社會考試,學校每學期都有大量的學生參加并通過考試。相應地,大學英語四六級的積分申請在我們的第二課堂積分申請系統中也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如果每學期都一一審核積分申請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我們的積分申請系統還支持四六級成績的導入。管理員每學期統一將本校學生最近一次的四六級成績導入積分申請系統,只有四六級成績存在的學生才可以進行該項積分的申請,系統自動審核通過。其他社會考試成績的積分申請,學生需同時上傳電子證明文件,管理員審核通過后可獲得相應積分。對于CATTI(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證書)、NAETI(全國外語翻譯證書)、上海外語口譯證書、BEC商務英語證書、LSCAT資格證書等技能證書,系統可根據證書等級設置相應的積分。學生在申請積分時需上傳電子證明文件,管理員審核通過后可獲得相應積分。對于外語類學科競賽,系統可根據競賽賽區及獎項設置相應的積分。學生在申請時選擇正確的賽區及獲獎等級,管理員根據競賽負責老師提供的獲獎名單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學生可獲得相應積分。
4成績評定系統
我校大學外語課程群分為A(綜合類)、B(技能類)、C(第二外語類)、D(學科英語類)、E(英語公選課類)五大類。其中,A、B、C、D類大學外語成績評定由三個部分構成: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和實踐成績。平時成績的評分依據為學生課堂出勤、課堂表現和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等;期末成績的評分依據為期末閉卷考試、項目任務、角色表演、口語測試等;實踐成績為第二課堂積分,即學生通過第二課堂積分申請系統進行網絡拓展課程成績、外語社會考試、外語技能證書、外語學科競賽等積分申請獲取的積分。成績評定系統可根據年級、學期設置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的提交時限;根據年級、學期和課程類型設置總評成績中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和實踐成績的構成比例。教師在規定時間內可以提交或修改所負責教學班級的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系統根據學號自動關聯學生的第二課堂積分作為實踐成績、并根據總評成績的構成比例設定計算出學生的總評成績。另外,系統會以課程為單位統計總評成績的均分以及各分數區間的學生比例,以方便課程負責人及教研室了解每門課程的整體成績情況并分析具體原因。如因期末試卷出題偏頗導致期末成績整體偏高或偏低,可在本系統整體進行期末成績的分數調整。綜上所述,大學外語教學管理平臺在我校大學外語教學中正發揮著重要的輔助教學作用。隨著我校大學外語教學改革的不斷進行,我校大學外語教學管理平臺各個系統功能也在不斷完善,以便更好地服務于現代大學外語教學。
參考文獻
[1]喬小六.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再認識[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1).
[2]王守仁.轉變觀念深化改革促進大學外語教學新發展[J].中國大學教學,2017(2).
[3]喬小六,吳中江.探索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J].教學研究,2014(6).
作者:陳嬋娟 單位:南京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高職公共外語教學論文
- 下一篇:跨文化交際中語用失誤與外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