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

時間:2022-12-17 03:12:43

導語: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

摘要:處于信息化時代,如何將“互聯網+”技術融入到大學英語素質教學中,確保有效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理論實踐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了目前教育界研究的熱門話題。各個院校必須積極圍繞《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提及的互聯網推動教育服務發展的重要指導,切實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師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慕課、微課等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到更全、更加實用的英語知識。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互聯網+”是經濟社會發展及互聯網技術演變的結果,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普及與突出發展,“互聯網+”行動計劃儼然上升至了國家發展戰略層面。這一舉措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有效的教學改革機遇。教師作為知識傳播重要介質,必須更新教學理念,積極學習掌握微課、慕課、翻轉課堂、自主學習平臺應用技能,確保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高效完成教學任務與目標。

一、“互聯網+”時代下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

(一)教學觀念落后。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影響,教師課堂主導性強,課堂絕對權威,學生多被動接受傳播的知識。單項知識傳播導致學生思維發展受限,學習主動性下降[1]。(二)教師方面。首先教師授課方式混亂,傳統教學結合多媒體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對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習慣培養作用不大,學生學習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師生間缺乏有效溝通,課上、課下監督不到位,導致學生課上課下不能有效銜接,最終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其次教師技能有限,“互聯網+”時代對教師教學技能提出了更多要求,不僅是簡單的備課、課堂教學設計就能滿足的。教師必須熟練各種教學設備,尤其是視頻制作、網絡資源服務等,對教師教學技能提出了挑戰。(三)學生方面。信息化時代,學生學習渠道拓寬,問題處理速度、思路擴大,對智能終端設備的過度依賴,讓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加之問題的高效解答,讓學生養成了依賴心理,思考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發展受限,不符合《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提及的教學目標。

二、“互聯網+”時代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分析

(一)轉變教學理念。積極轉換教師、學生課堂主導地位,教師應當放下師道威嚴,堅持圍繞《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原則,關注學生學習全過程。一改傳統單向教學模式,圍繞學生個體差異展開教學,實現因需施教、因材施教。“互聯網+”時代下知識平等,師生間的關系也是平等的。隨著教學方式的多元,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多樣,教師也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應當從課堂教學單一設計者,逐漸轉變為師生共同開發課程的局面。教師扮演教學環境開發者、教學活動設計者的角色。學生應當扮演教學過程調控者、評價者的角色。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學生知識、能力、素養全面培養,對此教師身份必須重新定義,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性,保護學生個性的同時大力開發[2]。(二)教師積極探索有效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模式必須轉變,可借助網絡資源,融入音頻、圖片、視頻等資料,帶給學生多感官信息獲取的共鳴,對學生展開層次化、階段化的教學,帶動班級整體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基于微課教學模式,主要是指依據教學新課程標準、教學實踐目的等,教師將教學知識點、教學重點等結合其他教學資源,以教學視頻形式展開“教”、“學”活動。教學視頻時間必須有效控制,一般在8分鐘左右,視頻內容涉及廣泛,如教學素材、教學測試、教師點評等資源,都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實現與學生資源共享,為學生打造網絡教學資源利用氛圍。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反饋得到學生的教學點評、建議與想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對學生學習英語自主能力提升有積極性作用。輔以小組討論教學等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內化教材知識,同時起到優勢互補作用。如教師在展開“We’regoingonathree-dayvisittoMountTai”教學時,在微課教學設計中將Learningaims、Learningfocus、Learningdifficulties、Learningprocedure、BlackboardWritingDesign各個教學模塊進行了展示。其中Learningprocedure還包括Step1warmupandleadin、Step2presentation、Step3Pairwork、Step4Groupwork、Step5Summary、Step6Homework等幾方面。教師將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學習困難等部分進行了明確標注,為后續的翻轉課堂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指導思路展開針對性的教學,優化了教學時間,也明確了學生自主學習方向。學生可將自己的疑問在線反饋給教師,教師將問題歸納后,會在指定時間在黑板上進行問題排列,并將主要問題進行統一講述,幫助學生完整學習思路。同時Homework環節,確保了學生學習效果。師生間的相互作用,優化了大學英語教學體系,同時也帶動了微課教學模式的發展。基于慕課教學模式,慕課是一種開放性的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在我國應用并不普及,但對學生個性化培養方面的優勢毋庸置疑。教師在翻轉課堂基礎上構建、實踐慕課,可實現新舊教學資源、教學模式的高效結合。加之慕課資源豐富,教學引入方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求輸入搜索語言,獲取網絡教學資源后,可以反復觀看完成自主學習。課后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討論學習經驗,最終優化教學效果。如學生學習“NaturalDisasters”內容時,可以通過Coursera、Udacity、edX網絡課程平臺搜索指定教學課程,通過視頻講座、在線測試、布置作業環節完成自主學習。教學視頻資源的教學安排、內容設計必須符合學生知識基礎,繼而確保學習效果。基于微信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常用溝通軟件傳遞教案、網絡連接、視頻等,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主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隨時叮囑、檢查學生學習,了解學生近況,實現語言碎片式教與學。(三)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可利用手機等智能終端設備,靈活利用百詞斬、英語流利說等自主學習網絡APP,充分利用移動學習優勢,自主利用在線軟件完成詞匯、聽力及試題測試。教師在構建網絡自主學習平臺、溝通平臺的同時也要注重管理,強化人文教育,培養學生正確學習態度與意識。如教師在要求學生課前預習“SaveOur-selves”內容時,學生可以借助慕課資源展開自主學習,也可以通過APP軟件展開詞匯、聽力、寫作訓練,為教學中的有效學習奠定良好基礎[3]。

三、結束語

“互聯網+”時代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注重教學效率、教學知識拓展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慕課、微課及移動學習方式的融入,讓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實時學習與教師在線溝通,主動拉近與教師關系的同時,提高了自主學習地位,保證了學習效果。借助信息科技展開教學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文教育,指導學生如何高效利用網絡教學工具,避免過度依賴智能終端設備,確保正向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云.移動互聯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智慧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6,26(12):79-85.

[2]易施言.“互聯網+”時代的藝術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探究[J].大眾科技,2016,18(01):95-97.

[3]張金宏.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個性化教學模式探索[J].新余學院學報,2016,21(06):147-149.

作者:劉媛 董良峰 單位:1.徐州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 2.徐州工程學院國際交流合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