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探討

時間:2022-08-11 10:53:49

導語:高校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探討

摘要:隨著國際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的不斷推進,迫切需要高校畢業生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本文通過分析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必要性,討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以此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更好地促進有效交流。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能力培養

跨文化交際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的交際。通俗來說,就是你和外國人打交道時,你應該注意什么問題,應該如何得體地去與人交流。由于國籍、地理位置、種族或宗教、職業、社會階層、性別和思維等方面的差異,在跨文化交流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甚至會造成誤解,因此,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十分重要的。AlvinoFantini對這種能力的定義是:與來自不同語言及文化環境的人有效恰當地交流所需要的一系列能力[1]。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使人們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沖突,從而進行有效交流。

一、高校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一)適應國際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高校英語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無論是英語專業還是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都會學習與專業技能相關的英語課程,比如國貿英語、會計英語等,這些課程是對大一、大二基礎課程的補充,通常會在大三開設,目的是使學生將來可以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做貿易。因此,高校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增強工作環境的和諧性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交流習慣,所以只知道語法和詞匯是不夠的。高校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在2004年就已經納入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讓學生建立文化意識是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第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使學生在未來工作中減少交流障礙,適應國內外工作環境的多樣性。在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打交道的時候,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可以使團隊更和諧,可以形成健康的雙向溝通模式。

(三)減少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的文化沖突

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因文化差異而帶來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減少文化沖突[2]。現代社會中,與別人得體地交流的能力是必備的生存能力之一,高校通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學生適應多樣化的國際社會文化環境,避免文化沖突帶來的不良影響,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四)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

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人們會接觸到很多新知識,能夠增長見識,擴展視野。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幫助我們實現自我探索,完善自我認知,也會增強自我文化認同,找到構建自我交際能力的正確途徑[3]。同時,在語言學習中,通過另外一種文化背景信息的導入及差別分析,可以使學生從本質上認識語言的特點,從而掌握語言的學習技巧,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高校教師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

1.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提高自身業務能力要想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必須過硬,因此,教師需要通過不斷學習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目前,大多數高校英語教師要兼顧課程教學和科研,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脫產學習或培訓,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在個人空閑時間進行學習。大數據時代的知識共享為教師提供了非常好的學習交流平臺,譬如華裔英語教育者自媒體公眾號為教師了解跨文化交際提供了新的渠道;短視頻也為教師構建了非常好的了解外面世界的平臺;抖音可以使人們更為直接地感受異域的風土人情、社會習俗、生活習慣、飲食特色、節日氛圍等。2.教與學相結合提升個人業務水平教師可以通過觀摩其他教師的優秀教學成果,從中學習適合本人的教學方式方法,也可以利用假期進修學習來提高個人業務能力。目前有多種模式供教師假期學習:各出版社開設的研修班、針對教師開設的在職研究生課程、短期的出國培訓等。高校英語教師只有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文化理解力,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才能結合課本內容靈活開展教學。教師在自我學習和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從中找到很多適合學生學習的資料、發現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閃光點,并應用于教學,使學生從中受益,從而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樣教與學的良性結合可以使學生迅速提高個人技能,熟練掌握所學內容,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使用多種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1.大學英語課堂上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英語課堂是教師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第一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來達到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目的。目前高校中都有多媒體教室和翻轉課堂教學資源來增加教學方式的多樣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運用這些教學資源[4]。多媒體教學課件中與課本內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和圖片可以使學生對課堂所學內容的產生興趣,加深對文化問題的理解,從而在具備基本的文化意識之后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同樣,多種與文化相關的教學視頻,也可以更為直觀地呈現另外一種文化的狀態,比如餐桌禮儀文化、禁忌語相關的文化和節日文化等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并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2.課下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教師在課下同樣可以采用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以泛讀教程第一冊第九單元“Festivalsandholidays”為例[5],本單元主要介紹西方的節假日。教師備課時可以設計選取學生熟悉的圣誕節進行導入,在微信公眾號等學習平臺上布置作業或討論題,引導學生說出相關的節日習俗;組織學生討論中西方節日的差異,要求學生編排話劇展現這種文化差異以及如何應對這種差異,并以短視頻的形式發送到學習平臺上;利用網絡為學生在線答疑,解答各種跨文化交際相關的問題;在學生討論和表演之后,教師再補充學生沒有提及的與西方節日相關的常識,然后以視頻形式展現西方家庭在圣誕節期間的相關準備,并告知學生觀看過程中要關注視頻中家人和友人之間的禮物交換、互相道賀以及收到禮物后雙方答謝的話語等,這些都是跨文化交際中需要注意的。在線操練式、表演式和答疑式等教學手段相結合,可以在課下幫助學生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改進教學方法

1.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長時間以來,高校英語教學只關注語言知識的講授,忽視了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傳統的單詞、語法和課文教學只是為了學習語言本身而進行的,而針對語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識卻知之甚少[6]。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要注重語言背后的文化信息的學習[7]。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比如,教師在傳統的講授法中穿插討論法和發現法來使學生發現問題,再運用練習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也可以做一些專題性的報告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2.線上教學補足課堂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通過交互教學法開展教學。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各種在線教學模式和線上輔助教學手段和軟件得以應用,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與時俱進,提高線上教學的能力,來輔助和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8]。教師可以在現有的智慧樹等平臺上補充與課本相關的內容,采取任務教學法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學習線上教學內容之后完成相關的作業。為了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可以在線上教學中設置一些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內容[9],例如電話英語、住宿英語、旅游英語和銷售英語等,視頻內容可以選取權威機構制作的英語教學視頻和軟件,在學生觀看視頻之后,可以通過模仿、背誦和表演等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張嘴說英語,從而學習和掌握跨文化交際能力。這種線上的學習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課堂上教學時間不足的問題。

(四)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習慣

1.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跨文化交際中所需知識跨文化交際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在交流中應對自如。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閱讀作業的方式讓學生養成閱讀習慣,擴大知識儲備。通過閱讀,可以學習與語言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在閱讀的初期,堅持很重要,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短小、有趣的材料為主,循序漸進地擴大英語詞匯量,有了一定的詞匯量之后再閱讀較長的、有一定難度的英語材料。大量的閱讀其實是語言無意識的輸入過程,閱讀材料包含了跨文化交際中涉及的語言和文化特點。2.訓練學生跨文化交際中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跨文化交際中,口語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10]。閱讀的同時,英語口語的練習時間也要相應增加,以改變學生不敢說、不會說、不知道說什么的困境。目前很多高校配備了外教教授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生應該積極與外教交流以練習口語和了解西方文化,但與外教交流中要保持自省和中立態度。也可以通過英語沙龍、英語角和英語戲劇表演等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11]。學生也可以通過課下自我練習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三、正確運用跨文化交際能力

世界文化是由多種多樣的文化組成的[12],這種組合使世界變得多姿多彩,每個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當中,不應該遺忘和放棄自己的文化。在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之后,我們可以學會預判和解決與不同文化群體交流時遇到的問題,保障跨文化交際的有效進行[13]和溝通。綜上所述,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使學生順暢地開展雙向溝通,掃除跨文化交際中的障礙,進行有效交際,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作者:孔凡利 單位:黑龍江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