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英語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研究

時間:2022-12-27 09:10:18

導語:中職英語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英語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研究

摘要:基于福建省中職英語落實核心素養的實際情況及課標要求,文章解讀了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職場語言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四個方面內容,并從精心選擇與靈活運用教學資源,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情境、教學活動,轉變學習方式等路徑幫助學生學習語言基礎知識,提高語言技能,培養核心素養,為職業生涯、繼續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職英語;核心素養;培養路徑

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中職學生完成中職教育學段所應當具備的素質,是英語學科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體現。為實現中職英語學科育人的價值,在英語教學中如何讓學生通過語言知識學習與實踐,提高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提升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基于《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20年)》(以下簡稱“新課標”),筆者積極探究落實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路徑。

一、中職英語教學落實核心素養的現狀

為了解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教學中落實情況,筆者做了線上問卷調查。福建省九地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共118位中職英語教師代表(原則上一校一位代表)參與,涵蓋了省屬、市屬及縣(區)屬各級中職學校。調查結果歸納如下:(一)學?;菊J同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開足開齊英語課程94%學校開齊4個學期的課及以上,5.1%學校開齊3個學期的課。其中有33.9%的學校每周開12節以上,有43.2%學校每周開10-12節,有15.3%的學校每周開7-9節,基本上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安排教學內容。有13.6%學校按照規劃教材開展教學,83%的學校使用國規教材的同時,適當結合其他的輔助材料;并且,有62.7%學校完成基礎模塊一、二冊,14.4%的學校完成基礎模塊一、二冊及職業模塊。(二)教師基本熟知新課標,但落實程度不一絕大多數教師了解新課標的公布實施,知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關鍵在教材及教師”“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圍繞著學科核心素養安排課堂教學活動”“抓好備課,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提高學生核心素養”“開展活動導向教學可以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其中65.2%教師已經在教學中貫徹落實新課標,30.1%教師在教學中還沒有落實,極個別老師不了解新課標。(三)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信心不足多數教師認為核心素養目標的落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67.8%的教師對核心素養的內涵還不盡理解。33.05%的教師認為按照新課標的教學要求開展教學可以實現核心素養目標,49.15%教師認為實際的教學效果與核心素養目標的差距很大,感覺難度很大,17.8%教師認為對如何開展核心素養教學還沒有深入的思考。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雖然重視課堂語言知識與技能的講授,但是缺乏語言實踐活動。綜合分析,學校和教師對貫徹新課標精神,發展和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認識一致,并且能夠積極落實,但是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了解不深入,對如何有效實施落實工作缺乏系統認識。

二、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解讀

2020年3月,新頒布的課標關注人的持續健康成長,首次提出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職場語言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四個方面內容,他們之間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交融,體現了學習者的群體特征、發展需求、社會需求和時代發展的適應指向,即以人為本、學會學習、品格塑造。(一)職場語言溝通是指用語言做事情的能力,強調“職場溝通”,突出體現職業教育特色,契合語言學習的基本需求正如新課標研制組副組長王篤勤教授所說,溝通能力是一個人在生活中所具備的基礎能力、職業的技能生存能力、職業人的基本發展能力。中職英語職場語言溝通指的是在不同的職場環境以英語為媒介,通過口頭或書面(聽說讀寫)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最終達到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例如,口頭交流:情景為“你在新學校交上一位新朋友,正在交流課外活動和愛好”。通過交流,增進了解,加深友誼。職場溝通:工作人員在聽懂顧客(提姆)投訴的基礎上,通過相關信息的詢問,解決顧客的問題。(二)思維差異感知強調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能理解英語在表達方式上體現出的中西思維差異通過下面例子,我們一起感知中西思維上的差異。Shesleptlateyesterday.正確理解:她昨天起得很晚。英語思維:sleep表示她睡在床上的“狀態”?!八诖采虾苓t”就是“一直睡在床上沒起”的意思,也就是“起得晚”。錯誤理解:她昨天睡得很晚。中文思維:沒有區分sleep(表示狀態)和gotobed(表示動作)的不同,而是按照sleep等同于漢語的“睡”的概念對號入座,理解為“睡得很晚”。[1]思維差異感知要求學生能理解英語在邏輯論證上體現出的中西思維差異。中西方邏輯思維模式的差異對漢英語篇的思路和結構有很大的影響。英語注重形合,即注重結構、形式。句中的詞語或分句之間要用語言手段(如關聯詞)連接起來,體現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漢語則注重意合,即注重功能、意義。詞語或分句之間不用語言形式手段連接。[2]例如:Astheweatherisfine,wedecidetoclimbthemountain.注重句子形式,用了連接詞as,強調結構的完整性及秩序性;中文直接表意“天氣好,我們決定去爬山?!睕]用上關聯詞(連接詞),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隱藏在字里行間。所以在了解中西思維差異的基礎上,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職場語言溝通能力。(三)跨文化理解要求學生通過語言學習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通過文化對比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通過進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傳播中華優秀文化文化差異體現在詞匯、句法、語篇、交際、問題解決等方面。例如,brownsugar紅糖、blacktea紅茶、redsky彩霞、blueblood出身名門。類似這些詞主要是由于文化差異而導致詞語文化內涵的差異。[1]再者,scantopay掃碼支付、sharedbicycle共享單車、onlineshopping網購、highspeedrailway高鐵,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無疑增強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永定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筑,是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樓對西方人來說,是神奇的東方古城堡。正是由于通過英語對外宣傳,才使得世界知道永定土樓,認識永定土樓,接受永定土樓,并使永定土樓被列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樓紀錄。(四)自主學習是學生持續發展英語語言能力的重要保障自主學習具有獨立性、能動性、實效性與合作性。獨立性指學習的各個方面和整個過程中,擺脫對教師或其他人的依賴;能動性指學習中能夠做到自我規劃、自我管理、自我監控、自我評價;實效性指學習中講究學習方法和策略,優化學習效率;合作性指充分運用身邊的各種學習資源,求助他人解決學習中的困難與問題以實現學習目標。[3]

三、中職英語教學落實核心素養的路徑

(一)教學資源的選擇

為教學的有效開展所提供的教學資源有教材、案例、影視、圖片、課件等,其中教材是實現英語課程目標,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的重要媒介,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教師要圍繞新課標所闡釋的學科核心素養與目標要求,深入鉆研教材,梳理教學內容,才能達到駕馭自如。例如,對《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教科社版)歸納整理如表1所示:表1通過對教材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每個單元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所要達到的目標。單元主題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未來職業發展相關聯,學習內容與工作實踐相關聯,語義理解和信息輸入與思想表達和信息輸出相關聯,滿足學生學習語言與發展職場人際溝通能力的多元需求;教材精選國內外報紙、雜志、網絡刊載的文章,凝練了西方優秀文化的素材,同時有機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了解不同的文化現象,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基因,感知不同語言表達的思維差異,進一步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新時代中國先進文化,形成開放包容的態度,增強國際理解意識,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敖滩臒o非是一個例子”,教材是用來“教”,而不是“用”,所以,教師應當敢于超越教材,結合不同專業學生及其真實需求,對教材內容進行“換”“增”“減”,有效整合課程內容。例如在教《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教科社版)Unit1Enjoythewonderfulcampuslife!Situation3時,可以把教材中的學校地圖,換成符合教學實際的學校地圖,使之更接近生活與真實。在教《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教科社版)Unit4Ahealthydietisveryimportantforus!UnderstandingCulture:Chineseandwesterndiningetiquette時,可以增加入座、進餐、離席等環節的中西方的餐桌禮儀,特別是給旅游類專業的學生上課時,更應重點補充,培養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二)教學活動的設計

(1)設計教學目標。學科核心素養把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求融合為一體,是三維目標的一種超越,充分體現英語課程的育人功能。所以,可以從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設計教學目標,例如《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教科社版)Unit1Enjoythewonderfulcampuslife!Reading教學目標設計如下表2:(2)設計教學情境。新課標強調在真實和自然的情境中學習和使用英語。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例如,實物演示情境、生活展現情境、圖畫再現情境、音樂背景情境、表現體驗情境、語言描述情境等。Warmingup(導入)可以以圖片、文字、音頻等方式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習在語境中展開,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Listening&Speaking(聽說)可以通過生動的音視頻資源,營造真實、直觀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職場語言溝通能力。(3)設計教學活動。活動形式有口語對話、聽力理解、閱讀理解、語法練習、體驗、實踐、反思與評價等活動。學生在實施實際任務的過程中,提升職場語言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能力。例如《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外研社版)Unit5WeHaveOnlyOneEarth!02Listening&Speaking(聽說),可以設計思維圖(如圖1-2),強化學生對語篇的思維過程認知,幫助學生把握語句之間深度的邏輯聯系,訓練分析、歸納、判斷等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差異感知和職場語言溝通能力。根據語言提示和情境,用剛學過的語言,通過小組合作、互動,完成新的交際任務,即學即用,全面提升語言理解、表達和交互能力。(如圖3-4)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職業英語技能大賽、舉行英語晚會等豐富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職業英語技能大賽考核學生在通用職場情境下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及基本職業能力。這類活動能夠有效推動中職英語課堂對學生創新能力、思辨能力、溝通能力及職場競爭力的培養。

(三)學習方式的轉變

學科核心素養不僅關注培養什么人,用什么培養人,更關注如何培養人。探究如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離不開教與學的方式變革。自主學習是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內容之一,自主學習能力事關學生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教師教的方式必須為學生學的方式服務,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自主學”的方式轉變。實施中職英語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是引導學生開展主動、個性化的學習活動有效手段之一。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圖像、動畫、文字、聲音等多種功能,音頻、視頻等學生資源,以及隨身學APP、線上資源庫等數字資源,不僅可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并且使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線下與線上充分融通。多創設貼近生活的真實語言情境,構建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有機融入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力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善學習策略,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奠定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基礎。例如在教《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外研社版)Unit5WeHaveOnlyOneEarth!03Reading&Writing(讀寫)語篇2要求完成“閱讀以下環保標語,為其選擇合適的標志牌”后,可給學生學習策略指導:“生活中的英文宣傳語隨處可見,同學們多留意,多積累,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拓展自己的語言知識。”隨著學習策略的逐漸豐富,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越高,學習自主性也就越強??傊?,教學中只有善用教學資源,精于教學設計,工于學法指導,才能真正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超語言教學目標。中職學生通過學習語言基礎知識,加強語言實踐,提高語言技能,并逐步形成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從而奠定自身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基礎。

參考文獻

[1]樂大杰.英漢翻譯應用研究[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21:43,19.

[2]鐘玲.從中西思維習慣分析英漢語篇的差異[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76.

[3]華月琴.中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D].貴州:貴州師范大學,2016:9.

作者:樂大杰 單位:漳平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