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體生英語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12-27 10:34:04
導語:藝體生英語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等院校藝體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成了特殊群體,受到越來越多關注。該文首先分析了藝體生英語教與學特點,在Hymes交際能力理論框架下,提出適合藝體生英語教學的模式,對英語教學理論探索和實踐都有指導作用。
關鍵詞:交際能力;藝體生;Hymes交際理論
1引言
藝體生、高等院校藝術和體育類學生,占普通高校總人數1/10。招生規模擴大,藝體生成了英語學習特殊群體,受諸多關注。英語學習上,他們與其他專業生不同:基礎薄弱,水平參差不齊,學習動機不強等。學校及教師對其特殊性、重要性把握不夠,藝體生英語教學處于弱勢,逐漸邊緣化。然而,藝體生英語教學是高等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提高教學質量和藝體生英語水平,對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意義重大。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交流國際化,競爭日趨激烈,對藝體生外語水平提出了新要求。研究學習對策,構建行之有效、針對性強的藝體生英語教學模式,成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不可忽視、亟待解決的問題。
2國內研究現狀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如火如荼進行,主要針對普通文理學生,聚焦藝體生的英語教學改革較少。近十年藝體生外語教學研究主要有:張麗帆(2010:158-160)對比藝術類和工科學生,分析了不同專業生學習策略的優劣。吳馳,劉琳(2011:92-106)探討藝體生英語自主學習因素,為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支撐。李英、王亞楠(2013:55-56)實證探究了新疆師范大學藝術生英語學習狀況。關春華(2013:698-701)對比了藝體生英語能力自我評價及學習歸因。曾力子(2014:105-107)從模因論,結合聽力效果前后數據,為聽力教學提供了建議。李娟,左義(2014:152-155)對藝體生大學英語現狀進行調查,提出個性化教學策略。楊曉婭(2015:123-128)實證研究了藝體生英語學習動機及發展趨勢。崔莉等(2016:44-46)從自我認知、學習動機、需求與策略等,對藝體生英語學習現狀進行調查,提出了教學新模式。以上研究,在不同語言學理論指導下,對藝體生英語學習特點、策略做了探討,提出個性化英語教學建議,出于專業特殊性考慮,大部分為實證研究。
3Hymes交際理論
DellHymes,美國社會語言學家,在OnCommunicationCom⁃petence中,提出了交際能力概念。Hymes(1972:269-293)認為,交際能力包括:可能性,指在掌握語言知識基礎上,產生合乎語法句子的能力。可行性,指關于特定語言形式是否可行的知識。得體性,指特定社會文化環境中,正確應用語言形式的能力。語言應用,指交際中話語被完成的事實。Swain&Canale(1980:1-47)發展了Hymes理論,提出交際能力包括:1)語法能力,指語音、詞法、句法等語言知識,即正確理解和表達話語字面意義所必備知識;2)社交能力,涉及語言使用的社會規則,即交際中合適理解、使用話語的方式;3)語言策略能力,指言語、非言語策略,補救因缺乏應用能力所致的交際中斷;4)論述能力,指話語規則及在話語中組成句子所需知識和技能。以上理論,從語言形式和語言使用對交際能力界定。語言使用者,需知道句子語法上是合格的,社會環境使用中是得體的。簡言之,交際能力包括獲得語言知識和恰當使用語言的能力。
4藝體生大學英語教學分析
4.1英語學習特點
1)基礎薄弱。時間、精力分配來看,藝體生重心在專業,文化課滯后。他們強烈感受到與其他專業生在學習能力方面的差異,英語基礎薄弱,對學習陌生、恐懼、厭煩。2)需求不同,動機不強。藝體生缺乏學習動機和興趣,課堂表現不盡人意。他們演出、比賽,專業夯實和精湛需要大量訓練時間,出現學習目的不明確,自主性不強等傾向。
4.2英語教學問題
1)組織形式單一。高校英語教學采用班級授課制,藝體生跟普通專業生,統一教材、教學進度和課程活動,忽略了英語基礎和個體差異,沒有因材施教,費時低效。2)教材難度大,無區分性。教材多為綜合院校編寫,沒有符合專業特色、個性化英語教材。現有教材詞匯量大、生僻詞多、內容深邃、專業關聯性不大。3)方法單一。藝體生英語課堂,教師拘泥教學大綱,采用滿堂灌模式,目標設定過高,內容繁多,互動欠缺,課堂氣氛沉悶。
5基于交際能力理論的藝體生英語教學模式
根據Hymes交際理論,我們構建了如上藝體生英語教學模式。交際能力,體現在語言知識能力、語言使用能力兩方面。語言知識能力,即正確的語法、詞匯等語言表達能力。根據Krashen的i+1可理解性輸入理論,藝體生英語教學需增加可理解性輸入,培養學習興趣,提高積極性。語言使用能力,指熟悉語言使用社會規則,在情景中恰當使用語言。可以根據專業特色,以自我實現需求為驅動,個性化教學。具體闡釋如下:1)增加可理解性輸入,培養興趣,提高積極性藝體生重專業、輕文化課,課文中大量句型、結構理解容易使他們喪失學習興趣,挫傷積極性。根據Krashen(1982:63-73)可理解性輸入理論,只有接觸到能夠理解,并高于現有水平的材料,才有最佳學習效果。可從兩方面理解:①語言輸入的可理解性,即輸入材料須難度適中,是能理解、樂于接受的,英語學習應以提高興趣為導向,關注最基礎、最關鍵東西,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熱情,增強學習積極性。②i+1,表示輸入語言難度應略高于已掌握語言知識,i表示當前語言知識、能力水平,1表示輸入語言形式略高于現有水平。因此,輸入語言應難度適中,有挑戰性,又不打擊積極性,內容豐富生動、有感染力,這樣才能幫助學習者理解和吸收語言。2)結合專業特色,個性化、多樣化教學馬斯洛,美國心理學家,提出了著名的需求理論(轉引自佛蘭克.戈布爾,2006):需求分為五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這些需求是內在的、天生的、下意識存在的,按先后順序發展,得到滿足的需求不再成為激勵因素。馬斯洛需求理論對教育教學有重要借鑒意義。自我實現需求,最高層次需求,即發揮個人能力到最大限度,完成與其能力相對稱的事,實現理想抱負。藝體生有個性優越感,對自我實現有強烈渴求。外語教學中,應從學生角度出發,根據藝體生個性和專業特色,以自我實現需求為驅動,找到專業與英語學習契合點,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如:表演類學生可關注口語、播音訓練、加強影視作品欣賞;音樂類學生可選擇英文歌曲,讓他們在興趣領域,靈活學習。體育類學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有團隊精神、競爭意識,對競技、表演活動饒有興趣,可安排專業相關英語知識,如奧運項目、體育明星資料等。
6結論
藝體生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適應人才國際化需求,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隨著規模擴大,藝體生英語教學面臨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分析了藝體生英語教學特點,在Hymes交際能力框架下,構建了藝體生英語教學模式。根據模式,交際能力主要體現在語言知識能力、語言使用能力兩方面。語言知識能力的獲取,結合Krashen理論,需增加可理解性輸入,培養興趣,提高積極性。語言使用能力的獲取,應根據專業特色,以自我實現需求為驅動,個性化教學。探索藝體生英語教學模式,能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深入,整體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歐瓊 溫榮芬 單位:廣東金融學院 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
- 上一篇: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設計的應用
- 下一篇: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課程思政教學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