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主義與翻譯教學透析
時間:2022-01-05 10:26:28
導語:建構主義與翻譯教學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藍建青工作單位:江漢大學文理學院外語學部
翻譯教學應該服務于培養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翻譯人才。在翻譯人才培養機制的探索中,有目標、分層次、由重點地實施翻譯教育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截止2011年4月,我國有41院校開設翻譯專業本科和158余所開設翻譯專業碩士(MTI),在我國的翻譯人才培養體系中,千余所院校的英語專業本科翻譯教學和非英語專業的翻譯教學仍然是主體。隨著由于中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推行,非專業英語學生英語水平得到較大的提升。同時,英語專業經歷了一個“跨越式”、“超常規”的發展歷程。對當前大量的商務、化工、冶金、機械類的應用文本的翻譯,英語專業學生往往束手無策;非英語專業學生熟悉專業詞匯,由于語言水平的限制和不熟悉翻譯技巧,不能很好地完成翻譯任務。其中既有思維上的“思辨缺席”,也有“工具理性”對外語學科的影響。還有課程設置不系統、綜合性應用翻譯教材缺乏、師資力量薄弱、學生翻譯實踐不足、應用教學研究較少等問題。因此,有必要對課程設置、教材編寫、師資培養等應用翻譯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研究,適應當代應用翻譯教學的需求。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學習理論中的進一步發展。主要倡導者有皮亞杰(Piaget,J.)、布魯納(J.S.Bruner)、奈瑟(Neiss-er)、維果斯基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學習者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在他人或教師的幫助下通過獨特的信息加工活動,構建自己的意義的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是在真實性情境下,以原有知識為基礎的主動、積極的意義建構過程。(二)應用翻譯教學的建構1.尊重學生發展規律,建構完整的應用翻譯教學體系康德主張,主體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只能運用內部建構的基本認知原則(范疇)來組織經驗、發展知識。任何學科的學習和理解是從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出發,以其自身的經驗來理解和建構新的知識和信息。學生的學習過程包括兩方面的建構:一是運用已有經驗對新信息的理解,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構意義;二是從記憶系統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體的情況進行建構,而不單是提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理解新知識,而且對新知識進行分析、檢驗和批判,從而形成新的知識。因此,應用翻譯教學應當在學習者多年的英語、漢語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英漢語進行對比,熟練掌握英漢語之間的差異并能從意識層面規避差異帶來的負面影響。然后,探討英漢語言間字、詞、句、篇章層面的轉換規律,并輔以一定量的練習,使知識內化為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并通過對中、西譯論的探討,加深學習者對翻譯的認識,由表面的感性認識走向深層次的理性認識,并指導翻譯實踐。以學生的先驗知識結構為基礎,充分尊重學生認知發展規律,逐步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建構合理的教學體系。2.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為指導的和合作課堂教學模式建構主義者認為,知識不可能以實體的形式存在于具體個體之外,而總是內在于主體。學習過程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知識需要通過學習者進行主動地加工,并內化于學習者。建構主義提倡“合作學習”,在教學中增進學習者之間的合作,使學習者接觸到那些與他們不同的觀點,使得理解更加充分、豐富和全面。同時,充分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要素,借助他人的幫助,獲得意義的建構。因此,應用翻譯教學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提倡合作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TGT(小組游戲競賽)等教學方法可以應用到應用翻譯教學中。這種以任務為基礎、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可以給學生更大的主動性。以團隊為單位,將完稿的譯文通過PPT形式進行展示,各小組進行評議、討論甚至辯論,聽取各小組的建議,既可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和思辨能力,又可提升語言能力,還可強化學生的團隊競爭意識。同時,還可以通過QQ群、微博等渠道,發表自己對于翻譯的理解,建構對翻譯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將教師評分、學生評分、小組成員評分和討論參與度等因素結合起來,而非單純以期末考試定學生成績。增加討論交流、活動參與等方面的比重,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3.突出學科特點,編寫通用綜合應用翻譯教材和提升練習的真實性按照建構主義的觀點,課本知識只是一種關于各種現象的較為可靠的假設,而不是解釋現實的“模板”,這些知識在被個體接收之前,它對個體無權威性可言,……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只能靠他或她自己的建構來完成,以他們自己的經驗、信念為背景,來分析知識的合理性。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他人對現實事物的較為系統、全面的理解,在學習者未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之前,不能稱為知識。應用翻譯教材涉及面很廣,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列出一些通用的應用翻譯理論與實踐中共性的指導性原則,通常只需一兩個較為典型的用于學生自學例證即可。課堂所需實例,由于所在地域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由教師結合實際,選取相應的譯例,讓翻譯貼近生活,讓學習者覺得翻譯就是翻譯身邊的事物。如本地的公示語翻譯,既能讓學生關注身邊的英語的使用,又能對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習情境要與實際情境相符合,因為只有在實際情境中,才能使學生接觸不同領域的問題,才能使學生進行高級的學習。學習是由學生以自身經驗為背景,來分析知識的合理性,完成知識建構。文學翻譯總是讓人覺得翻譯與生活相距甚遠。而現實是,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的應用翻譯人才。如商務翻譯、科技翻譯、旅游翻譯等。練習設計應該以本地真實情景為基礎,如將所在城市、學校、附近大型企事業單位的簡介、旅游景點介紹、招投標書等實用文本交給學生,以項目為單位進行翻譯。既是學習者熟悉的真實的學習內容,由能讓學習者認為所學知識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能夠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近年來中國對外文化交流與傳播嚴重入超,文化赤字巨大,翻譯問題已成為制約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瓶頸,以至于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國家形象與國際認可的國家形象之間存在著巨大距離。應用翻譯是實現縮小這一差距的重要部分,應用翻譯教學是實現這一重任的有力保障。要進一步深化對建構主義的認識,強化其對翻譯教學的指導作用,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提升應用翻譯教學水平。實現中華民族軟實力的提升。
- 上一篇:技校品德教育的途徑
- 下一篇:健身操在德育教學的透析
精品范文
10建構主義的學習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