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校物流專業職業教育發展分析

時間:2022-03-12 10:29:24

導語:中職校物流專業職業教育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校物流專業職業教育發展分析

[摘要]在世界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革,中國新興市場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特定產物。為保持國內經濟持續向上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經濟發展新戰略應運而生。在新經濟形勢下,現代物流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為了滿足現代物流行業勞動力新市場的需要,沖破物流行業人力資源嚴重缺乏的瓶頸,直面行業發展的難題和挑戰,現代物流職業教育必須強化建設師資、加強校企合作、深入企業調研、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快步解決行業培訓與企業用人之間的脫節問題,落實職業培訓配合新時期戰略經濟發展的動態創新,保障現代物流行業優質勞動力資源,促進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持續向上,進一步促使現代物流專業就業前景更加光明和廣闊,形成物流專業職業教育良性循環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中國物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現代物流管理專業;職業教育

全球化經濟面臨新一輪的產業變革和科技革命,全球治理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中國新興市場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發展活躍區,“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和戰略必然帶動中國物流行業的跨區、跨界直至跨國領域的飛躍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對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時對物流人才的要求還必須使其符合“一帶一路”倡議的人才戰略規劃,這就需要我們在中職校物流專業職業教育中,加強針對性的研究、探討與實踐,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需要,培養、輸送高質量的物流人才。

一、中國物流行業制定了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經濟發展戰略的推行、實施,對我國的物流業發展,帶來了直接、深遠的影響,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物流業在未來的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一)中國物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思維要有全球視角、戰略思想,緊扣國情,把物流行業發展放到整個人類文明進程中加以考慮。以“完善體系、優化網絡、調整結構、整合資源、聯動發展、一體化運作、價值創造、節能環保、惠及民生”為著力點,構筑起中國面向未來的物流和供應鏈服務體系。(二)中國物流業中長期發展目標第一,至2030年,中國成為世界物流強國:物流服務體系全面完善、物流結構全面優化、物流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全面提高、物流資源全面協同、物流國際競爭力全面增強、物流創新全面突破、物流可持續能力全面改善、物流現代化全面推進。擁有5—8家國際競爭力很強的世界級物流企業集團和全球供應鏈服務企業集團,擁有大量專業化、精細化和特色化中小企業群體。第二,至2050年,中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物流強國,引領全球物流業發展。第三,至2100年,中國物流業將實現“無時無刻、無所不在、無所不備、無所不涵、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無所不至”的服務。

二、中職校物流專業職業教育發展方向分析

隨著“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經濟戰略目標的推進,現代物流業在我國的發展更加快速,伴隨網絡技術的高度發達,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發展迅猛,對現代物流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對現代物流職業教育的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正從課堂理論教學向實踐教學導向發展,如信息化、可視化、項目化、案例式教學、實訓教學以及實踐課堂等,有效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不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和動手能力,使職業教育教學快速與社會企業的勞動力資源需求接軌。現代物流職業教育也面臨新經濟形勢下對面臨的困境實現突圍。將信息技術、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儲存、流通加工以及包裝等功能綜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集成式服務的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在傳統物流的基礎上,引入高科技計較機信息聯網,空前透明、準確、迅捷的物流信息化,使現代物流服務在庫存、成本質量上極端優化。在新科技大發展的今天,現代物流行業已經從單純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成為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相融合的產業,這對勞動力資源的人才技能、文化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物流企業一線員工素質高低關聯著管理優劣、效率高低、成本高低、損耗多少、事故頻繁等。因此,現代物流職業教育和人才培養逐漸受到國家、企業等社會全方位的重視,與國民經濟的增長和各行各業的發展息息相關。(一)重視“雙師型”師資建設,加強職教師資力量,保障中職校教育教學質量。中職師資由四類教師構成:編制內專職教師、從社會各界聘請的兼職教師、在實習中企業指派的實習師傅及“雙師型”教師。1.重點引進編制內專職教師由于我國傳統職業教育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現念職業教育發展至今差不多10年左右,編制內文化課專職教師比較富余,專業課專職教師比較缺乏。師范專業物流專業課本科畢業以上學歷的畢業生數量不多,對于蓬勃發展的物流企業供不應求,企業工資待遇明顯比較高,個人價值的體現和生涯規劃明顯比學校吸引人。因此,物流專業的畢業生很難被吸納進入職業教師隊伍,只有少數愿意來學校當教師,加上有些非師范專業畢業生沒有學過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教案編寫和教課技能都沒實訓過,需要很長時間的再學習和授課技能的培訓和訓練。吸納編制內專職教師,并加強編制內物流專業課專職教師的隊伍建設,成為提高物流專業課程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2.聘請兼職物流專業課教師和企業實習師傅,加強物流專業課堂的師資力量聘請社會兼職的物流專業課教師、校企合作企業中的實習師傅,以此來增強實訓教學的師資力量。雖然,這兩種方式師資不穩定,但在短期實踐中起到一定實訓學生的教學效果。3.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成為目前的燃眉之需由于職業教育師資來源缺乏,具備“雙師”資格的骨干教師彌足珍貴。如何建立完善中職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和鼓勵機制,推動“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是中職院校發展的當務之急。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必須持有“雙證”,即專業技術職務證書和獲得技師、高級技師等職業資格證書。“雙師型”教師不僅要求較強的理論基礎知識作鋪墊,而且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解決生產應用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具有不斷創新意識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理念。若干中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專業課和實習指導教師占專任總數的比例應逐步達到60%左右。據教育局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大多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都很缺乏,且呈現文化課師資充裕而專業課師資不足的局面,對于物流專業熱門專業課程,如叉車操作、物流機械實操等更是如此。怎樣把在編的充裕的文化課師資通過繼續教育再培訓轉型為“雙師型”師資是中職院校充實師資隊伍建設的相對可行途徑之一。在編文化課教師首先熟知教育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已經具備優等教學能力和多年教育教學的實踐經驗。同時,他們對中職校學生的具體學情全面了解,唯一欠缺的是對專業課程知識不了解,基于職業教育課程知識更注重廣度和實用性。文化課教師具有再學習的能力,完全可以通過短期培訓提升相關專業課程知識,以最快的途徑解決專業課程師資力量不足,是目前中職校解決專業課師資缺乏的良好方式。重視“雙師型”師資隊伍管理和建設,提高“雙師型”師資教師待遇,制定競崗晉級傾斜政策和激勵機制,使具有較強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安心工作。解決“雙師型”教師后顧之憂,穩定“雙師型”師資隊伍,使“雙師型”教師充分感受到個人的發展與學校發展息息相關,充分挖掘教學潛力,在實現個人發展目標的同時,也為學校發展多做貢獻,保證中職學校為企業輸送高質量人才,實現校企合作雙贏。總之,雄厚的師資力量是新戰略新時期更高層次發展現代物流職業教育教學的內在動力和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力量。(二)重視專業課程教師企業調研和課程改革,適時調整落實專業實訓課程設置。《教育部關于“十一五”期間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也明確強調: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實習指導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以上時間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通過企業實踐,跟蹤生產服務一線技術的發展,切實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另外,教師通過與企業“親密接觸”,這樣才能真正貫徹中職學校“以就業為導向”的方針,對學生的教學指導才更具有針對性,最終實現校企無縫對接。(三)增強校企合作,課堂理論教學與短期企業崗位實習相結合。加強校企合作,我們要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科學實用的職業教學流程:“2-2-1”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切實提升中職校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專業課的教學效果和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專業操作技能。目前,職業教育改革校企合作力度遠遠不夠,工學結合“做中學”“學中做”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落實任重道遠。(四)強調學生工具性文化基礎技能課程針對性。實訓教學,強化物流職業人職業素養和生活能力校本物流英語課程:新經濟形勢下,我國物流行業國際化就隨之提上日程,絲綢之路上太多的崗位需要我們物流專業的學生掌握語言工具,所以,掌握淺顯易懂的商務英語口語對新戰略時期的物流職業人尤為重要。由于職高學生學習基礎差,英語底子很薄,需要英語教師根據任課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避開普高英語傳統教材,撰寫編輯適合物流專業重專業、重口語、常識化、生活化,淺顯易學的商務英語口語的校本課程,多練聽力和口語,只學基礎語法,創新單詞記憶法。中文閱讀和寫作能力課程:在新經濟形勢下,中文閱讀和寫作能力是職業物流人的基本素養,是職高職業物流人走上社會服務社會的必備能力。因學生基礎較差,文字表達一直是職業高中學生的短板,中文教師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短文表述強化訓練,課堂實練、語句通順、意思明確、興趣話題,強化學生閱讀理解,創設各種形式的學生活動,如自我介紹、觀察表述、好文朗讀、講故事等。總之,切實提升職高職業物流人中文表述能力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我們要注重打造會學習、會工作、懂生活的高質量勞動力資源。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企業有用的藍領職業人是物流職業學校的發展方向。

綜上所述,在“一帶一路”造就的全新經濟形勢下,中國物流行業迎來了空前的爆發性發展,同時,也面臨著更多未知的難題和挑戰。新形勢下,我國物流職業教育必須以清醒的頭腦、敏銳的洞察力、專業的行業發展思維加強校企合作,深入企業實踐調研,深化落實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盡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行業培訓與企業用人之間的脫節問題,沖破物流行業人力資源嚴重缺乏的瓶頸,大闊步地釋放和保障物流行業勞動生產力,實現中職校物流專業職業教育發展的飛躍性突破,完善改革創新。

參考文獻:

[1]陳甬軍.“一帶一路”經濟讀本[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

[2]魏際剛.邁向物流強國[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8.

作者:劉方 單位:福州商貿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