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學有效記憶理論分析

時間:2022-04-09 11:02:50

導語:中職教學有效記憶理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教學有效記憶理論分析

一、專業理論記憶

1.利用色彩效應和聯想效應,巧記電阻。小電阻器的阻值和允許誤差一般采用直標法和色標法。色標法的電阻通常有四道,其中一、二道代表數字,第三道代表零的個數。第四道距前三道較遠,是誤差標注。棕1,紅2,橙3,黃4,綠5,藍6,紫7,灰8,白9,黑0。可借助太陽光是由7種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組成的去掉青,然后,前頭加棕,后邊加灰、白、黑,分成三小部分記憶。結合聯想記憶:棕1(中醫)、紅2(哄兒)、橙3(撐傘)、黃4(皇室)、綠5(入伍)、藍6(爛肉)、紫7(志氣)、灰8(飛吧)、白9(白酒)、黑0(黑鈴)。2.利用歸納與特征記憶。對各種常用低壓電器中常開與常閉開關進行歸納整理后發現:常開和常閉指的是電路中的開關位置,常開時開關符號上的橫線與線路上一個觸點連接,與另外一個觸點分開;常閉時代表開關的符號(橫線)與開關兩端的觸點都連接。常開:normalopen(簡稱NO);常閉:normalclose(簡稱NC)。接著再抓住刀開關(QS)、按鈕(SB)、行程開關(SQ)、交流接觸器(KM)、時間繼電器(KT)、電流繼電器(KA)、熱繼電器(FR)等的不同圖形符號特征,進行記憶。3.利用創造與簡化法記憶。通過學習變壓器一章,單相變壓器的一、二次繞組特征是交流電壓高的一側電流低、匝數多、線細,交流電壓低的那側是電流高、匝數少、線粗。可以用如下兩句話概括記憶:壓高流低匝多線細,壓低流高匝少線粗。這樣簡單明了,便于記憶。

二、技能訓練篇

技能可分為動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動作技能主要是肌肉運動。它表現在對事物的直接行動中。例如畫圖、連接電路等技能都屬于這一類。心智技能主要是認識活動,包括感知、記憶、想象和思維,而以思維為它的主要成分。例如解題、心算等的技能都屬于這一類。技能不是生下來就會的。技能是近乎自動化了的動作,它是經過練習才逐漸形成的。技能只是活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人的活動是由一系列動作所組成,在這一系列的動作中,有一部分是有意識的,另一部分是自動化了的。所以人們的整個活動是不會全部自動化的,自動化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技能要受一定的意識控制。技能只是意識的成分比較少,并不是完全不受人的意識的控制,因為技能是人們有意識的活動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部分。技能的獲得通常利用記憶的圖像效應(即把抽象的內容用圖像的形式表現出來,用提高記憶層次的方法來記憶)、記憶的動感效應(即采用做動作的方式,來刺激大腦皮層的連接,讓平面的圖像轉化成立體的影像,直觀地進入大腦)和記憶的有趣效應(即把記憶內容賦予某種情趣,把內容想象得有趣、新奇、滑稽)。我們通過探索,發現如下訓練能取得良好地教學效果。1.從少量的、容易掌握的內容開始,不斷訓練達到運用自如。我校新進了XK電氣裝配臺,訓練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運轉控制電路。為此我們先學習萬用表的使用方法、讀圖方法,再開始學習單向運轉控制電路中的點動控制電路,接著學習單向連續控制電路、點動與連續混合控制電路。學習機械萬用表的使用方法要先會機械調零(調表盤的中心螺釘,使表針指電壓或電流的0刻度。)和歐姆調零(將檔撥至測電阻的某檔,把紅黑兩表筆瞬間短接,調整表左測的按鈕,使表針指電阻0刻度。)在使用時,需要注意以下五步:一看:拿起表筆看檔位;二扳:對應電量扳到位;三試:瞬間偏擺測檔位;四測:測量穩定記讀數;五復位:放下表筆及復位(把檔撥至交流電壓最高檔)。主電路的識讀順序一般是由下向上。控制電路的識讀順序一般是由上向下或從左往右。電源進線應接在螺旋式熔斷器的下接線座上,出線應接在上接線座上。2.注意使用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在單向點動控制電路中,主電路部分,學生一般能接對線路。但是,在控制電路部分,用的是一個常開按鈕(SB,用萬用表測量,電阻為無窮大)與交流接觸器的線圈串聯。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接線不規范,如線頭松動、壓皮、露銅過長等問題。3.結合已掌握的內容進行新內容的訓練。我們在單向連續控制電路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交流接觸器,進行了接觸器聯鎖的正反轉控制電路的連接。所謂自鎖是指:接觸器通過自身動合觸點而使線圈保持通電的作用。所謂接觸器聯鎖是指將接觸器的一對動斷輔助觸點串接在另一只接觸器線圈電路中,使得兩只接觸器不能同時得電動作。4.在熟練掌握已學內容的基礎上繼續新內容的學習。我們首先訓練了工作臺自動往返電動機控制線路、三相異步電動機手動循序起動控制電路、三相異步電動機自動循序起動控制電路。接下來,又進行了電子線路的焊接訓練,先學習焊接知識,后焊接了電子音樂門鈴、調光臺燈電路、幸運轉盤電路等。通過不同的光、聲效果讓學生記憶深刻。

作者:張玉花工作單位:臨沂市蘭山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