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職業素養教育滲透
時間:2022-04-28 10:54:09
導語:中職職業素養教育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素養是個寬泛的概念,從廣義上看,是指社會人在從事某一具體活動中應具有的素質和修養。從企業要求方面看,職業素養包括職業規范、職業形象、職業技能、職業心態、職業道德五個方面。筆者認為,培養中職學校學生的職業素養,必須將之與企業對員工的職業素養要求一致起來,因此,中職生職業素養可以概括兩大類:一是“品德”,即行為習慣、心理素質、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二是“才能”,即語言表達、專業知識、思維能力、專業能力。其中品德的高低往往被企業看作是能否成為一個合格員工的首要條件,因此是基礎,而才能則是中職生最終能否成為一個優秀員工的保證。二者相輔相成,同樣重要,共同構成了中職生必修的職業素養。
二、中職生職業素養基本現狀分
析及對策當前中職學校對于中職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學校自身由于受招生困難、辦學經費緊張、師資隊伍緊缺、教育教學改革任務繁重等客觀因素的干擾,往往僅注重于學生基本專業技能的培養,以致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養成教育顯得重視不足或者顧此失彼。部分學生對加強職業素養教育不以為意,個人職業素養表現讓人堪憂。如果學生畢業時很難就業,家長的教育投資得不到回報,人們對中職教育的不滿勢必會增加,這必然不利于中職教育的發展。眾所周知,現在就讀中職的學生絕大多數是在中考中的“落榜生”,他們或因厭學、家處偏僻農村而無法接受優質教育,在激烈的“應試教育”中被淘汰,不得已才選擇讀中職。所以多數學生除了學習成績較差之外,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素質有待提高。筆者在職業學校工作了十幾年,發現中職生中存在以下這些消極因素:厭學現象較為普遍、自卑感較為強烈、叛逆心理嚴重、虛榮心極強、責任感不強、法紀觀念淡漠等等。針對中職生中存在的種種不足,奮斗在職教陣線上的我們,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以學生為本,關愛每一個學生,不拋棄、不放棄,積極探尋新的教育方法,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技巧和實效性,并找尋了一些方法和上課的藝術,將職業素養培養教育在專業的教學中滲透。
三、在中職教學中滲透職業素養培養的方法與途徑
(一)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針對中職生普遍存在的文化基礎差、底子薄、自律意識不足,沒有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客觀實際,中職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對于中職生的日常教育,首先,應該從行為習慣上著手,從課堂、課間、自修、實訓、活動等細微處入手,在生活、學習中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學會專心聽課、獨立完成作業、自控自理、團結協作、反思。如,在學習《豬的生產與經營》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看視頻和圖片,展示各類豬品種的不同效果,豐富多彩的豬品種深深吸引著學生,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學生會以飽滿的熱情進入本堂課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通過合理創設情境,不僅能很好地組織教學,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而且能使他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些都是良好行為習慣的顯性表示。由于中職生已是處于職業準備階段,良好的行為習慣一旦滲透到學生心靈,就有明確的職業動機和職業思想,這是職業素養養成的前提。
(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
企業對員工職業心態的要求是要學會發現別人的閃光點,時刻保持一種積極進取、寬容樂觀、團結協作的心態。因為只有積極進取,才能將全部身心投入到所從事的工作中;只有寬容樂觀,才能贏得客戶的尊重和支持;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和同事們一起共克時艱,促進企業的發展。對中職生而言,只有在學習期間形成了這樣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才會吻合企業對員工心理素質的要求,也才能在將來的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中職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自我激勵能力、競爭意識與意志能力、情緒控制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溝通協作能力等。而教師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方法,可以通過三課結合的方法(三課指課堂、實踐課、活動課),例如,養殖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廣泛收集養殖專業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專業課教學的特點,引導學生注意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列舉身邊的實例,尤其是往屆優秀畢業生的發展狀況介紹或實地參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比較法、調查法、討論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主式、研究性學習,對專業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生知識和技術的同時,更要注重教會學生取長補短、學會寬容他人、互助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作精神。還可以采用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教育方法,或者是通過加強挫折教育來健全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在小事中養成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指與人們職業活動
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的道德準則、情操、品質的總和,職業道德有強烈的紀律性。中職生的職業道德,首先,應體現在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準則。如果不具備這些基本品質,企業所需的職業道德就是空話一句。另外,還體現在對待學業的態度、人生價值觀念、言行舉止、誠實守信、樂于奉獻等方面。在學科教學中,在班主任工作中,都必須滲透這些道德素質的培養。老師應以崇高的職業道德和人格魅力去感化學生,成為學生的表率。也許老師的一句知心話,一件小事處理得恰當,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中職生大都比較喜愛活動,因此,應將各類活動的開展作為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一種有效途徑。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認知活動,如,班級競賽活動,使學生在競賽中感到團結的力量;開展見習、參觀、交流等活動,增強學生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開展以講誠信、講奉獻、講勤儉等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到誠信、奉獻、勤儉都是一個企業員工應遵循的美德,從而自覺地在自己身上傳承這種美德。
(五)以實訓教學為中心,確保職業素養的養成
1、充分肯定成績,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意識。進入職校學習的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一種挫敗感,他們已在分數的競爭中遭遇了滑鐵盧,所以幫助他們重新樹立信心,發揮潛能,不僅是為了提高教學,更關系到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讓陽光普照每位學生的心靈,讓學生高舉信心大旗,是學生進校以后我們要做的一件大事。實踐證明,大部分職校學生都能積極認真地參加校內實習并且掌握好熟練的專業技能,我們正是要利用中職學生活潑好動、動手能力強的特點,積極引導,肯定他們在專業實習過程中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樹立他們的自信意識。教師給每個學生不同方式的鼓勵,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并對自身的能力產生充分的自信,從而在實習中信心十足、更加努力。學生自信心的形成,是需要教師的精心呵護和培養,就像植物需要陽光,學生需要來自教師的激勵和贊揚,才能樹立起強大的自信意識。
2、嚴格遵守實習規章制度,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在學生參加專業實習時,讓學生知道在實訓時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事又必須做,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所擔負的責任。責任意識的建立是保證學生能獲得良好學習機會、掌握專業技能的前提。為此,教師在學生進行實習之前,首先,要組織好實習規章制度的學習,通過制度的學習,明確學生實習期間的各項責任。其次,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體現出的技能方面的長處和不足,要教育學生應懂得取長補短,尊重與幫助他人,富有愛心與合作精神。再次,在實習場所張貼先進企業的管理標準,在學生實習過程中努力用先進的企業標準來規范他們的行為,讓學生知道在實訓時除了鍛煉專業技能之外,按照規章制度維持班集體良好的實習環境和氛圍也是每個學生的職責所在。教師應該在多方面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并及時進行監督檢查,直至學生把事情做好,使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應該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
3、互換實習角色,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協作意識是學生未來發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在學生實習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靈活地進行分組,并扮演不同角色,共同完成一些綜合類的實習任務。如,在獸醫基礎課的寵物胃切開手術實習中,這樣的任務單憑一名同學的努力根本無法完成,需要幾個學生合作才行。此時,我們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實習小組,讓他們在手術中承擔不同的角色,分工合作,完成實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應該盡自己所能與他人協作,為完成共同的任務而做出自己的努力,讓他們相互糾正,相互促進,共同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悅。由于合作的成功,會使學生的自信得到增強,對日后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學習的成效都有直接影響。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知道同學之間的互助作用。通過實習任務的協作完成,學生學會理解人與人之間必須團結協作才能成功,增加個人協作意識的培養,就是增加個人和集體成功的法碼,只有具有協作意識的人才能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
4、鼓勵學生多動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學生實習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為了讓學生樹立創新意識,進行創造性思維,我們力求做到:首先,要求每個學生盡量獨立完成基礎的實習任務。其次,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不是簡單告訴學生問題如何解決,而是鼓勵引導學生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再次,結合一些拓展性的任務,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自己動手設計方案,按自己的想法實際操作,每個人都可以有各自不同形式的成果,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模式,不要用呆板的評分標準去評價學生的成果,讓每個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另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專業技能方面的競賽、創新大賽。通過這些措施,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得到明顯的增強,動手能力也會有所提高。中職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做到的,我們要認清形勢,認真領會十八大報告對職業教育的真正寓意,立足于當前,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更新職業教育觀念,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在課堂上不斷滲透職業素養教育,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學到專業知識和技能,也能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和素養,更要在課堂以外多開展一些活動,讓中職生真正地參與其中。在活動中,培養和加強他們的職業素養,從而使他們在將來的就業中能輕松勝任,在自己的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韓景霞工作單位:輝縣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