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提高中職教學效率探索

時間:2022-09-22 02:52:31

導語:微課提高中職教學效率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課提高中職教學效率探索

一、前言

在互聯網+時代下,傳統教育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使“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教與學活動也由“單向傳輸”向“雙向傳輸”轉變。互聯網+時代下的教育更加注重學習的個性化和教學的差異化,使當下教育更加公平高效。如今大力提倡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依托于當下的“互聯網+”模式。翻轉課堂賦予學生更多自由,課堂外即可完成知識傳授,讓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教室內則完成知識的內化過程,方便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而課堂外的知識傳授就是運用微課的形式來進行。

二、中職網絡微課教育特點分析、設計流程

在欠發達地區,由于條件限制,使得優質教學資源無法得到很好的共享,無法惠及相關專業的所有學生。即使這樣,我們依舊有解決的方案。現在的學生基本上人手一臺智能手機,移動網絡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網絡教育不便的缺陷。在設計微課程時,微課應盡量精簡,主要以PPT、精短視頻為主。平臺主要通過微信公眾號,還可在微博等社交平臺進行,同時進行師生交流。為此,我們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設計教學,把握好課前、課中和課后的任務安排。下面是“Photoshop圖層認識”課的設計流程。(一)課前———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傳授知識1.提取核心知識點:分析Photoshop圖層的重難點,提煉出學生在課前需掌握哪些關鍵知識點,點到即止,以引導為主。易混淆概念:圖層對于新生來說,自學圖層概念,既抽象又難懂,較難準確理解圖層含義。而學習PS,圖層是最關鍵的基礎,運用好圖層可以提高操作效率、預防致命性的錯誤。在設計課程時,應幫助學生簡單明了地建立圖層的概念,明白圖層的用途及其重要性。我們將知識點提煉如下:(1)可以把圖層想象成一張張重疊在一起的“透明的紙”;(2)可任意移動“紙”的位置。重要習慣養成:分圖層操作準確掌握圖層的工作原理后,要求學生進行分圖層的操作,將一張由小鳥、大樹、山坡、太陽組合而成的圖畫,分解成獨立的四張圖畫,通過重新組合、排序,合成所給定的效果圖,從而形成分圖層操作的初印象。2.使用軟件制作微課:利用軟件將教學內容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微課主要由以下幾點構成。(1)基本知識架構———圖片呈現(軟件:PPT2010)。簡單的基本知識架構主要以理論為主,通過文字+圖片的形式,使用PPT軟件進行設計。(2)抽象的概念、操作技巧———視頻呈現(軟件:Flash、PPT2010、Camtasiastudio)。圖層的概念比較抽象,可通過Flash軟件或者PPT2010制作動畫,用動畫的形式來呈現。若用文字來描述操作步驟,晦澀難懂又不直觀,容易讓學生失去對學習的熱情。使用Camtasiastudio軟件將實操技巧進行錄屏,配上舒緩的音樂、通俗易懂的字幕解說,學生可以初步掌握新課的操作技巧,大大提高學習效率。(3)完善整體框架,生成二維碼(軟件:炫課)。將動畫、微視頻等音頻資料嵌入到基本知識框架中,完善整體框架。為了方便在微信平臺傳閱,用炫課軟件將課件生成二維碼。3.上傳至公眾號:將微課資源(PPT、二維碼)上傳至公眾號,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主動學習。(二)課中———知識內化1.簡單回顧知識點,學生代表演示。通過2名學生演示,再一次回顧操作關鍵點、易錯點。2.完成階梯型練習。將任務分成兩個階梯:簡單任務、復雜任務。簡單的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老師統一點評。通過簡單的練習進一步掌握基礎技巧知識。復雜的題目通過小組協作完成,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更深入地掌握本技巧的學習。由學生投票選出最優秀的小組作品。(三)課后———知識延伸1.在公眾號中上傳一組圖片,解析他們的關鍵步驟,由學生提出其他解決方案,拓展知識。2.在公眾號上出一份民意調查報告,根據報告分析本課的優缺點,結合學生的評價,進一步修改微課內容。

三、總結

通過對比,就“Photoshop圖層認識”這節課來分析,傳統課堂中,只有70%的學生可以掌握圖層。翻轉課堂中,即使沒有老師現場解說,100%的學生都能準確掌握圖層的工作原理,還不占用課堂時間,節省了30%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實操演練,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鞏固學生的技巧。

作者:黃思群 單位:梅州農業學校

參考文獻:

[1]岑健林.詮釋美國教育技術計劃2010[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1.

[2]胡鐵生.微課建設的誤區與發展建議[J].教育信息技術,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