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德育課有效教學論文
時間:2022-02-01 08:59:36
導語:中職德育課有效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中職德育課是一門重要課程,教師面對中職學校學生的現狀,應該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與形式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下面提出幾點提高中職德育課有效教學的基本舉措。
二、豐富教學內容
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中職德育課教學內容應走出教材,結合課外拓展,聯系生活實際,實現思想、道德、政治、法律以及心理健康的全面教育。以教學目標和實際教學實際需要來制定具體的教學內容,一般中職德育課教學內容主要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行為規范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人生觀教育、就業與創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幾個方面。為了進一步有效提高中職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中職德育教育不能僅僅只涉獵一兩個方面,而是應該把以上幾個方面融會貫通成一體進行深入分析與探究,提煉精華,把握重點。中職德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為了學生能夠實現學習目標,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聯系學生的所學專業,將德育課內容與學生的專業課內容相聯系,相滲透,相融合,實現德育教育與技能教育的完美統一。
三、尊重學生人格
中職生多為初中階段學習成績薄弱、容易被老師與同學看輕與忽視的學生。作為教育者首先要尊重學生,才能教導學生如何尊重他人,因此,為了中職生的人格發展,尊重教育對中職生的未來發展作用尤為重要。一部分中職生不尊重師長與同學,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德育教師授課過程中片面追求課程效果,忽視學生心理需求造成的。相關心理學研究表明,愛心是教育的潤滑劑。建立關心型師生關系,通過師生相互尊重與同學間相互友愛,促使中職生產生自我滿足、自我肯定等積極的情緒體驗,使中職生更好的認識到自身的獨特魅力與價值,從而激發出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能量。
四、建立專門的師生道德交流機制
促進師生之間的心理交流,完全的解決矛盾,建立專門的師生道德的交流機制,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間的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教師要從本質上認識到,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要尊重學生,看重學生。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心理發展情況,健全學生心理發展機制,學校可以選擇通過建立心理咨詢機構,對學生進行定期的心理輔導的方式。在此過程中,針對中職生的年齡特殊性,青春期期間情緒波動明顯,易走極端的共性,心理咨詢機構,應是層次豐富,涉獵廣泛,尊重隱私的專業機構。溝通方式上可以選擇當面談心、電話、短信、網絡等多種方式,溝通主體范圍不能僅局限于師生間,同時需要囊括教師與學生家長,學生與學生家長,同學與同學,學校與企業,學生與應聘單位等。這樣能夠更好的有的放矢的培養學生德育教育,了解學生的思想活動變化的同時,也為教師與家長應對學生情緒變化,及時做出處理提供保證。
五、改進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教師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創設一個讓學生可以思考的情景來教學的方法就是情境教學法。情景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學習仿佛身臨其境,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思維,因此中職德育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課程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設計課堂情景,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以《哲學與人生》課程教學為例,授課老師可以在質量較為優秀的雜志中選擇一些較為富有哲理意義的片段來供學生自主選擇創設情景,利用情景演繹與情感調動將學生真正帶入故事中,通過直觀的體會,促進學生思考與領悟。情景教學將學生帶出簡單的課本式學習,觸發更為廣闊的思考空間,將課本與課外相連,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豐富了知識。(2)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的案例選擇要有針對性,要符合中職德育教學目的,要便于學生領悟與感受。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選擇不同性格類別、成長環境、學歷背景與職業生涯規劃的人作為案例樣本,以學生自助討論與思辨為先,經過討論后方可公布樣本最終的職業選擇與發展成就。通過案例的展示,使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產生更為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再以《法律基礎知識》這一課為例,授課老師可以選擇幾個與中職生年齡相近的觸犯法律的行為作為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直觀認識違反法律法規需要受到的懲罰有哪些的同時,因為年齡相仿,代入性更強,課程的啟示與警示作用也往往更強。(3)小組討論法:小組討論法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與性格特點為分組依據,借助小組的形式讓學生自主討論與學習。小組成員皆存在共同點,因此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會更加愿意自我表達,利于學生提升交流與表達能力。教師在課程作業的布置與安排上,以學生通力合作為基本要求,分工合作,協調上下,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能力。(4)社會實踐法:學習的目的在于自我提升、自我發展與實踐應用,絕非應付考試。因此,中職德育教育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社會實踐資源來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以《就業指導與創業教育》教學為例,教師以“學雷鋒集市活動”為主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思廣益,使學生真實感悟創業的過程,讓學生真正懂得創業,從而為有創業想法的學生,在步入社會后真正創業提供實踐積累。
六、結語
中職德育課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素質以及綜合能力。根據新的課程大綱要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積極改變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標、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才能夠全面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心建.提高中職德育課教學水平的創新策略分析[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2(11):33-34.
[2]倪敏.論基于有效教學策略下的德育課教學設計[J].職業技術,2011(8).
[3]王琳琳.提高中職德育課教學水平的創新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3):34-35.
作者:周雅娟 單位:合肥商貿科技學校
- 上一篇:中職學校德育工作途徑探討
- 下一篇:高職教師專業轉型途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