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語文任務驅動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03-27 08:54:21
導語:中職語文任務驅動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目前的中職語文教學中,把中職語文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到實際課堂教學中,對于提升語文教學的時效性非常有利,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發現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不利因素,創新中職教學培養模式,讓中職生在語文學科知識學習過程中有良好的體驗非常有益,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提升,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語文教學質量,本文從語文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概念、應用過程及所要面對的問題做了闡述。
關鍵詞:任務驅動;中職;語文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指通過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要求提出任務,讓學習任務來引導教學組織過程,學生以完成一個個任務為主線,把中職語文教學內容巧妙隱含在每個任務中,通過主動和全面的學習來完成學習任務,逐步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和職業行動能力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自己或在教師指導下根據任務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然后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在操作中完成教學目標。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方式,主要抓住設計任務、解析任務、完成任務和評價任務等四個環節。下面,根據筆者的中職語文教學實踐談幾點本人的看法。
一、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及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在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中,逐漸陷入一種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的困境,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文化基礎本來就比不上普通高中的學生素質,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實際情況。面對學生的薄弱語文基礎,教師付出加倍的努力投入到語文教學中,但是一些學生還是不能理解教師付出的努力和良苦用心,多數的情況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完全主導,師生互動十分缺乏,學生在課堂上容易出現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中職語文課堂上越來越沒有吸引力。而另一方面語文課在中職教育中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專業學習需要語文,語文素養對專業課的提高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中職學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一個關鍵點,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這個時期也漸漸定型,語文課堂也就成為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最好陣地,以對學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養進行提升。因此,客觀上也使教師必須嘗試利用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喜歡中職語文課、學好中職語文課。
二、設計任務要合理,重在激發學習興趣
進行“任務驅動”教學、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就是要合理科學地對教學、學習任務做出設計。在職業教育教學實踐中一定要貫徹“理論與實際并行”“做學合一”“知識與技能并重”“手腦并用”的教學原則。同時還要堅持實用性,重在形成實際技術,多與社會生活產生關聯。任務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任務作為教學目標實現的載體,應具有目標性;第二任務能在完整的過程中內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對教學目標知識點和技能全面的涵蓋。第三任務根據學生的年齡及社會閱歷應有一定的趣味性;讓學生產生樂趣,不能過于枯燥,便于學生長時間地關注和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同時任務不能太難,應具有真實性,利于在課堂教學中操作和理解,師生在協作下可以自主地完成任務;第四任務應能夠細化分解成一個個子任務,并體現出完整性。
三、任務要能分解,能突破學習難點
在教學學習任務設定之后,教師就要對難點進行分解,為制訂完成任務的方案和路徑理清思路,創造條件。把重點突出出來。教師要把依據學生學習狀況,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進行組內討論、答疑,相互提問解答,逐步突破和分解課堂教學中的難點,再次鞏固和突出重點,進一步明確做好任務的方法和步驟,為下一步完成任務打好基礎。對任務準確描述并認真講解分析課文,使學生可以對任務的豐富內涵和多重意義有進一步的理解和再認識,從而知道“為什么”。解析任務要注重增強實效性,是實現教學目標,實踐“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重點。要求中職語文教師要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等有關教學理論,準確確定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自我展示欲和主動參與心理做充分的調動,對教師的專業基本技能和專業基礎知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具備了以上條件,教學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完成任務要扎實有效,完成學習目標
完成任務是達到教學目標、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方式的最終目的。在教學中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路,鼓勵學生的自我評價,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創造性學習”,所以,在學生對任務內涵準確把握、化解完成任務的難點以后,教師就要努力強化學生學習動機,綜合使用多種方法和手段,讓學生知道“怎樣做”,讓學生對完成任務激發出強烈的興趣,從而完成學習目標。第一充分利用學生的表現欲。教師可利用中職生好表現自我,好勝心理強這一心理特點,組織學生進行全班性競賽、組內成員間競賽、背寫詞句比賽、回答問題比賽等,讓學生在強烈的表現欲得到滿足的過程中悄然完成任務。第二對情境的創設,教師應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有助于學生理解任務、完成任務的生動情境,教師可根據課文故事情節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動物、植物等不同角色,讓學生在角色表演中對任務進一步感受,理解任務,體驗情感,增長見識。也可以在教學中進行分角色朗讀、分角色游戲、分角色對話,讓學生如歷其事,若見其人,身臨其境,從而完成教學任務。第三創設音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播放和學習任務相關的輕音樂、中外經典名曲,讓學生在美妙音樂氛圍下情緒得到放松,壓力得到緩解,再次分解任務、強化任務、記憶任務、完成任務。
五、評價任務要準確,重在檢測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準確的檢測出學習效果,可以首先讓學生本人對任務的完成情況做出自我評價,下一步讓學習小組內成員互相評價各自學習任務完成情況,最后教師再進行組織疑點難點討論、檢查評分等綜合評價。任務結束實施評價結束后,教師為了全面達成教學目標。確保圓滿完成各項任務,還要及時講評,反饋矯正,查漏補缺,以此鞏固整個教學內容。任務是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載體,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完成一個個任務的過程。作為中職語文教學工作者,在一線從事語文教學工作,應深入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途徑,堅持以任務為導向,用任務這個載體助推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為中職語文教學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王淑君,陳麗.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施良方,崔允漷.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8.
[3]何克抗.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教學設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
作者:劉丹瑞 單位:西華縣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中職電子商務教學研究
- 下一篇:高中英語詞匯閱讀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