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視頻在中職外科護理實踐教學的效果

時間:2022-03-27 04:07:18

導語:微視頻在中職外科護理實踐教學的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視頻在中職外科護理實踐教學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討微視頻中職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為中職外科護理實踐教學改革提供借鑒。方法選擇某校中職護理專業兩個班學生共79人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按班級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按傳統實踐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實驗組應用微視頻實施教學。以兩組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和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為評價指標。結果實驗組學生的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P<0.01)。實驗組92.50%的學生表示贊同微視頻在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應用,100.00%的學生認為微視頻有利于操作技能的掌握,95.00%的學生贊同微視頻能提高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等。結論在中職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應用微視頻,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學效果明顯,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推廣。

關鍵詞:微視頻;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職

外科護理是中職護理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操作技能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項外科護理操作技能。傳統的中職外科護理實踐教學模式下,練習過程中缺乏及時客觀的評價和反饋,導致操作易走樣,操作的規范性與準確性得不到保障,影響練習效果;反復練習,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感、乏味感,影響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中職學生接受能力相對較弱,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主動性缺乏[1-2],但中職學生對新生事物易接受、有熱情。如何改變護理實踐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出不但理論知識扎實,而且操作能力強的實用型護理人才,一直是護理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的熱點。改革傳統實踐教學方法,采用適合中職學生特點的外科護理實踐教學方法,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具有現實意義。本文旨在通過微視頻在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為中職外科護理實踐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某校中職護理專業兩個班學生共79人作為研究對象。兩個班學生均為女生,中考統招生。隨機將40人的班級作為實驗組,39人的班級作為對照組。在本研究前,分別對兩個組學生的年齡、入學分數以及上一學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績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本研究中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授課教師、分組情況、實踐要求、操作評分標準及實訓場地均相同。1.2.1對照組。采用傳統實踐教學方法,即課堂中教師先示范操作,講解操作要點,然后學生分組模擬練習,課后開放實訓室,學生自行操作練習。1.2.2實驗組。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在實踐課開始前1周給實驗組學生發實踐操作標準視頻、操作流程要點。通知學生及時下載,要求學生課余時間觀看微視頻,熟悉操作流程要點。實踐課上,教師先示教、講解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繼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練習過程中遇到問題觀看視頻或咨詢教師。課中學生兩人結對,互相對操作練習的全過程用手機錄制微視頻。課后學生將錄制的微視頻與實踐操作標準視頻進行比較,先自我評價后再進行小組成員間相互評價,以及時發現操作過程中的錯誤與不足。共同討論、分析錯誤與不足之處,找出原因,繼而糾正。在此基礎上,強化操作練習,再次錄制微視頻與實踐操作標準視頻比較,學生自評以及小組成員間互評,尋不足、找差距,優化操作技能,直至掌握為止。1.3評價方法。1.3.1操作技能考核成績。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學生按照操作考核評價標準開展操作技能考核,滿分為100分。1.3.2實驗組。學生對微視頻在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在課程結束后,對實驗組學生進行無記名教學評價問卷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該學習形式是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及對該學習形式的認可情況等6個方面。共發放問卷40份,回收有效問卷4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及統計分析,采用(x±s)描述兩組學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績,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兩組成績,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采用人數和百分比描述實驗組學生對微視頻在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2結果

2.1兩組學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比較。實驗組學生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2.2實驗組學生對微視頻在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實驗組所有學生認為微視頻有利于操作技能的掌握,認為有利于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的學生占85.00%,認為有利于鍛煉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占87.50%,92.50%的學生贊同微視頻在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應用,其中82.50%的學生非常贊同該教學方法,見表2。

3討論

3.1微視頻提高了外科護理實踐教學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究其原因,主要與微視頻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關。調查結果表明,實驗組97.50%的學生表示微視頻應用在實踐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習興趣,95.00%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調查結果與相似研究的結果一致[3-4]。中職生對新生事物好奇敏感、有激情,愿參與其中。與傳統實踐教學方法相比,利用微視頻開展實踐教學,教學方法新穎、直觀,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5],滿足中職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符合數字時代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性。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未見趣,必不樂學”,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1]。興趣的提高,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習,學生間頻繁互動,活躍了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獲取知識與技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利用拍攝的視頻開展自評與互評,有反思、有討論,共同練習操作、相互學習,這些主動學習的形式加深了學生對外科護理操作技能的理解與記憶,提升了對技能的掌握水平,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通過操作技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慢慢建立起來,自信心的建立又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這樣的良性循環使學生逐漸樂于學習,逐漸學會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3.2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微視頻在實踐教學中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也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現在的學生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對于團隊合作產生的集體力量體會欠缺。本研究實驗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錄制操作微視頻,通過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發現不足,通過彼此才能互補、團結合作,為共同的學習目標奉獻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小組成員在完成共同學習目標的同時,提高了合作意識,培養了合作精神。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細化,用人單位希望護理學生不僅具有高水平的操作技能,還要有團隊精神,以更好地勝任現代護理崗位,充分施展自身的護理技能。調查結果顯示,85.00%的實驗組學生認為微視頻運用在實踐教學中可培養團隊合作精神。3.3鍛煉學生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利用實踐操作標準視頻,對照自己拍的操作視頻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以發現問題,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實踐操作技能。在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獲得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快樂體驗,在分享情感體驗中形成良性的心理互動。在實驗組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收獲的不僅是實踐技能與快樂體驗,還收獲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鍛煉了學生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調查結果顯示,87.50%的實驗組學生認為運用微視頻開展外科護理實踐教學鍛煉了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結語

傳統的外科護理實踐教學采用反復練習的方法,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感,學生學習的興趣易下降,影響練習的積極性;缺少對學生操作練習效果及時客觀的評價,導致練習的效果不確切。在中職外科護理實踐教學中應用微視頻,便于學生在操作練習時及時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具有傳統實踐教學所沒有的趣味性,易被中職學生接受。微視頻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以及鍛煉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明顯,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推廣。

參考文獻:

[1]舒玲,蔣玲,張瓊,等.微課在中職眼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9):658-661.

[2]吳清葉.PBL教學法在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2):110-112.

[3]鄭丹,周曉春,王冉.高職護生自制微視頻在健康評估自主學習中的應用評價[J].護理研究,2017,31(4):505-507.

作者:顧建華 單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