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汽修學生職前素養培養實踐研究
時間:2022-03-03 11:39:49
導語:中職汽修學生職前素養培養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的環境,提升學生的職前素養,本文以我校的汽車快修工作室為載體,開展中職汽修專業學生職前素養培養的實踐研究。
1汽車快修工作室的實踐特點
1.1實戰教學“真車輛”。我校的汽車快修工作室運用實車開展教學,將規范操作視頻、實車模擬與實戰教學相結合,將真實的汽車搬進課堂,通過教師引導、同學間相互協助的方式,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力、滿足企業所需的實用性人才。1.2晨會開展“真情境”。通過學生主持的每日校企對接式晨會,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還為學生展示自我才華提供了平臺,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1.3角色扮演“真客戶”。學生在快修工作室中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根據企業的實際運行情況,設立接待、操作、協助、復查、技術總監審核等崗位,形成一個完整的汽車維修流程。整個維修過程全部由學生擔任,面對的是真實的客戶,最后由教師扮演的技術總監對車輛的維修結果再次審核并簽字。1.4學生展示“真任務”。學生大多具有較強的自我表現欲望,但由于性格內向和上臺機會少等原因導致很多學生不敢上臺展示學習成果,通過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示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得到鍛煉,提高綜合素質。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則可以通過學生的上臺展示演講,多方位地了解學生、發現學生優點、挖掘學生潛力。1.5論文撰寫“真案例”。在日常的汽車故障排除過程中,指導教師讓學生嘗試記錄汽車維修故障排除的具體過程,幫學生列好專業技術論文撰寫框架,分故障現象、故障診斷、故障排除、故障總結等4個步驟,記錄自己在車輛維修和檢測過程中的步驟,指導教師再對論文進行指導、修改。通過撰寫專業技術論文,使學生在學會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反思、總結,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排故思維,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
2快修工作室的實踐過程
企業適應能力影響學生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是學生實現理想與自我價值的關鍵能力。可以利用快修工作室的平臺培養學生的職前素養,研究在課程設置和關鍵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職前素養提升的影響。2.1技能培養體系的構成。充分利用汽車快修工作室平臺,根據教學活動的內容,形成任務頁→視頻拍攝→生成二維碼→教材編寫→掃二維碼自主學習的中職汽修學生技能培養體系(圖1)。2.2以學習任務為中心組織技能基礎課程內容。以汽車定期維護課程內容組織為例(表1),組織技能基礎課程的內容,要以學習任務為紐帶,根據每個工作任務的教學目標、技術要求,確定學生的學習任務,每個學習任務中的實踐知識點都要具體到各個操作步驟;通過實踐→理論→拓展的順序使學生掌握每一個知識點,突破每一個技術難點。2.3以排故思維為中心組織技能提升課程內容。在汽車故障診斷的課程中,傳統的教學只要求學生掌握故障排除方法,而忽略了排故思維的培養。學生在學習汽修故障診斷的實踐知識后,鼓勵學生嘗試撰寫汽車故障診斷步驟(圖2),理順排故思維,要求學生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汽車技術在飛速發展,學生只有不斷鉆研,才能走得更高、更遠,才能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2.4汽車快修工作室的考核評價體系。汽車快修工作室的考核評價體系由學生自主評價、教師評價組成,另外還增加了企業晨會評價表,借鑒企業晨會制度,結合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建立了由學生自主主持的校企對接式晨會制度。通過企業晨會制度的引入和實施,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企業所需的關鍵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職前素養,使學生盡早感受企業文化氛圍。
3汽車快修工作室的實踐總結
3.1構建了學生職前素養培養教學模式。基于汽車快修工作室的中職汽修學生職前素養培養教學模式,主要體現在“五真”,即真車輛,教學車輛采用社會運營車輛;真情境,學生自主主持校企對接式晨會;真客戶,師生與真實客戶對話;真任務,學生上臺演講階段性學習成果匯報;真案例,師生共同撰寫汽車維修專業技術案例。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我校多年來對學生職前素養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的成果。3.2形成了校企對接式工作室特色范本。汽車快修工作室不單是項目化教學實施和操作的平臺,它是以真實社會運營車輛為載體,以教學任務為驅動,將學生職前素養培養定為最終目標,使課堂教學與企業生產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技能,提升素養,是一種高效培養模式。它可以讓師生直接接觸到企業維修的真實業務,開展企業晨會文化活動,使校企互補、合作共贏,形成了校企對接式工作室特色范本。3.3建立了角色轉變機制。中職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由于工作和學習的需要,逐漸向企業師傅和企業學徒的角色轉變,這也是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師生在向企業師徒角色轉變時,面臨著新的教與學的挑戰。基于快修工作室的學生職前素養培養教學模式為師生提供了成長的平臺,讓師生在實戰過程中快速成長,在角色轉變中適應社會所需,以實現從師生到師徒角色轉變的銜接。
作者:翁立東 單位:象山縣技工學校
- 上一篇:中職汽車專業網課實踐探索
- 下一篇: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方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