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的運用
時間:2022-07-18 09:27:07
導語: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的應用這一問題,運用數字隨機表達法抽取了90名護理專業的實習生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不同的教學模式下綜合考核成績、實習生教學評分以及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統計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實習生的理論考核成績、操作技能考核成績、護理安全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實習生教學評分上,觀察組實習生的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在護理知識掌握、學習氛圍、實踐能力方面,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4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5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應用護理安全教育,可以提升實習護生的綜合能力,增強其安全意識,降低護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安全教育;護理技術;操作教學;實習
護理技術操作是實習護士進入到臨床工作崗位前的重要基礎,作為護理人員只有熟練地掌握護理技巧,完成護理技術操作,方可以保質保量地完成護理工作。但在臨床工作中,每位患者均存在個體差異性,因此,護理人員務必要具備扎實的護理基礎,對臨床護理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積極預防風險,全面提升護理質量[1]。而要保障護理的安全性,學生在實習階段就必須做好護理安全教育。我們運用數字隨機表達法抽取了90名護理專業的實習生(實習護生,下同),分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進行了傳統護理技術操作教育和護理安全教育的對比實驗分析,獲得了較好的研究效果。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研究從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某醫院實習護生中隨機抽取9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運用數字隨機表達法將抽取的90名實習護生分為兩組,45例/組。對照組中:男性護生1例,女性護生44例;年齡從19歲到24歲不等,平均年齡為(22.52±1.16)歲;學歷:專科30例,本科15例。觀察組中:男性護生2例,女性護生43例;年齡從18歲到24歲不等,平均年齡為(22.41±1.12)歲;學歷:專科31例,本科14例。在統計學軟件SPSS18.0中準確錄入兩組實習護生的年齡、性別和學歷等相關資料,經統計分析發現,觀察組和對照組實習護生在上述各項資料的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說明兩組有可比性,可以進行對照研究。納入標準[2]:研究中納入的所有實習護生均為自愿參與,并可以實習到研究結束,中間未中斷學習。排除標準[3]:配合度低、非自愿參與、中途退出研究。(二)研究方法。實習過程中,研究納入的兩組實習生均由相同的帶教老師進行帶教和培訓,以保障教學質量的一致性。根據培訓手冊中的相關內容和要求,開展全面的護理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例如:小組討論、集中示教等。在觀察組增加護理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實習生的安全護理意識。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都是實習護生深入臨床學習的重要內容,即便實習護生具備一定的安全護理常識,但在面對實際操作時,也往往會出現失誤,造成一些不良事件的發生,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和患者。因此,在試教過程中,帶教老師要在保障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注重強調護理安全的重要性。實習生首次操作時,帶教老師要耐心地向其講解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和風險,注意觀察點評實習生的操作過程,于操作完成后指出不當之處。其次,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模式。每一位個體都存在個體差異性,帶教老師要準確地了解每一位實習生的水平,開展相應的護理安全教學,詳細地向其闡述處理危機的教學方式方法。綜合集體教學和個性化的教學模式,盡可能多使用案例和生動形象的方式進行講解,讓實習護生可以更直觀的感受與了解,深入認知護理安全。再次,安排實習生進行自我總結和相互交流。采用分組的教學方式,讓其在小組內討論,總結出常見的安全隱患和最有效的應急處理辦法,指導實習生查閱相關資料,最大程度上規避護理風險。同時,發放法律知識手冊,讓實習護生明確相關的法律規定和條文,使其護理操作做到合法合理,盡最大可能地保護自己、保護患者。最后,將常規操作技能與護理操作基本原則相結合,主要體現在隔離防護、無菌操作、標準預防操作等方面。(三)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觀察指標:(1)對兩組實習護生的綜合考核成績進行統計,重點統計理論考核成績、操作技能考核成績、護理安全考核成績,所有成績均為百分制。(2)對兩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統計,主要包括護理安全意外、用藥差錯、感染,計算并對比兩組的發生率。評價標準:運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估兩組實習護生的教學評分,了解實習護生對教學模式的點評情況,主要評估護理安全、護理知識掌握、學習氛圍、實踐能力,評分為百分制[4]。(四)統計學處理運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實習護生的資料和對比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兩組對比中涉及的各項計數指標(不良事件發生率)、計量指標(綜合考核成績、實習護生教學評分),分別表示為n/%、平均數±標準差(珋x±s),檢驗方法分別為卡方、t,最終將統計值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
二、研究結果
(一)兩組實習護生的綜合考核成績對比分析。實習結束后,在理論考核成績、操作技能考核成績、護理安全考核成績的對比上,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二)兩組實習護生的教學評分對比分析。在實習護生教學評分上,觀察組實習生在護理安全方面的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在護理知識掌握、學習氛圍、實踐能力方面,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三)兩組實習護生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分析。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4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5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3。
三、分析討論
在醫療工作中,安全是首要的問題。醫療工作中的安全問題不僅僅是指患者的安全問題,同時也包括醫護人員自身的安全問題。護理工作的安全性,是保障患者可以接受高質量、低風險治療的關鍵所在,并且安全護理也是護理人員的職責所在,是職業規范和標準。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醫療、護理等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多數就診病患都希望在醫院治療期間得到高質量的護理服務,要求醫院最大程度上確保其安全。同時,每一位患者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病理、生理、心理等方面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和不確定性,這些都會影響到護理操作技術的安全性。因此,目前的護理工作面臨著全新的改革和更新的挑戰。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臨床醫療服務工作的重心也發生了轉變,簡單的生理護理已經難以滿足醫療發展和病患的需求,而從簡單生理護理過渡到心理護理則成為必然,從"以治療為中心冶過渡到"以患者為重心冶也成為必然。因此,護理教學同樣面臨著這樣的改革。傳統的臨床帶教中,護理操作技術、操作規范是主要關注點,而學生處于被動接受操作的地位,并沒有真正意識到操作的安全性。因此,強化護理安全教育對于實習護生而言非常重要,可以讓實習護生對護理安全問題形成正確、全面的認知。臨床帶教的模式和方式方法均需要不斷地改善。一是護理教學不能只顧強調操作技術的重要性,還需要充分考慮到護理操作的安全性,以及護理操作安全對于患者會產生的影響。帶教老師要親自示范帶教,讓實習護生有更加直觀的認知,以確保臨床操作的安全性。二是加強護理安全教育還需要借助普及法律法規的方式,讓實習護生在工作過程中注意自我保護,面對一些不合理和不符合法律法規的醫療糾紛,要勇于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確保自身安全不受到損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每一位帶教老師都需要考慮如何將護理安全教育內容生動形象地融入帶教中,以提高實習護生的臨床實踐操作的規范安全水平。毋庸置疑,采用個性化與集中化兩種帶教模式相結合,可以最大程度上引導學生、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這對學生的工作能力與素質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過程中增加護理安全教育的實習護生理論考核成績、操作技能考核成績、護理安全考核成績明顯偏高,且實習護生對于護理安全的教學評分高。從實際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上來看,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偏低,這充分體現了護理操作教學中護理安全應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結果與袁靜等人[5]報道中的部分結果頗為相似,這再次印證了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從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臨床護理帶教的指導內容不應僅僅局限于對操作技術的重視,同時更應強調護理操作的安全性和對患者治療效果產生的影響。由帶教老師親自授教,可以讓實習生明確標準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規范,讓其養成規范的操作習慣,在心中明確護理安全的重要性,保障在臨床實踐操作過程中做到規范、安全。
綜上所述,將護理安全教育融于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可以提升實習護生的綜合能力,增強其安全意識,降低護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汪艷霞.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5,12(9):6-7.
[2]袁慶,張苗,崔宏冰.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9):124-126.
[3]毛紅云.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護理安全教育的應用價值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5,1(5):42.
[4]赫連智紫.探討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求知導刊,2016,21(30):36.
[5]袁靜,王丹,李麗萍.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醫藥教育,2018,25(12):170-172.
作者:徐安東 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 上一篇: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困境分析
- 下一篇:古代文學參與式教學模式探究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