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綠色懲罰在班級管理的作用
時間:2022-09-24 10:44:36
導語:論綠色懲罰在班級管理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大詞典》(1999年版)把正當的教育懲罰界定為“一種教育方法”,是指在關愛的前提下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糾正、矯治的強制措施,是在學生身心完全能夠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對學生能夠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筆者所說的“綠色”懲罰是指用表示否定的語氣與表情,口頭批評,取消某一給集體榮譽造成損失的學生參加一次集體活動,讓其給班級學生寫一份說明書或是上臺作即興發言,做一件好事等方式,對學生能夠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的懲罰方式。
二、學生和諧發展呼喚“綠色”懲罰
當學生故意遲到、善意提醒不見效果時,當學生抄襲作業、考試作弊時,當學生以強凌弱、仗勢欺人時,當學生欺騙父母老師同學時,就要借用“綠色”懲罰。此時的懲罰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義務。只有這樣學生才知道自己錯了、錯在哪里。花季少女受不了落榜打擊墜樓自殺,博士生因無法面對一點小挫折而射殺導師,這些現象不得不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如果經過幾十年的學校教育培養出的“接班人”,卻是一個只會面對表揚獎賞而承受不起一點傷害、挫折,這是很可怕很可悲的結局。因此學生和諧發展呼喚綠色懲罰。
三、巧用“綠色”懲罰
“綠色”懲罰的目的是讓學生為自己的過失行為負責。這種合理的懲罰制度有助于學生形成堅強的性格,鍛煉學生的意志,培養學生抵制引誘和戰勝引誘的能力。讓學生在懲罰中懂得為自己的過失負責,使學生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成為一個有理想的“道德個人”,并具有自我節制、自我獨立的人格。綠色懲罰在具體運用時要注意:
1.懲罰要以尊重與信任為前提
班主任不能因為學生犯了錯誤,就任意侮辱學生。即使學生犯的錯誤性質嚴重,也不應諷刺、挖苦,讓學生失去前進的動力和勇氣,而是猶如春風,催人奮進。
2.“綠色”懲罰要“對癥下藥”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犯錯誤是難免的,即使是相同的錯誤,不同的學生犯錯原因也千差萬別。因此班主任在批評教育前需做調查研究工作,只有弄清情況,才能對癥下藥。
3.“綠色”懲罰要掌握好尺度
懲罰是有程度限制的,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耐受性、性別等采用相應的懲罰。如對害怕鍛煉故意不晨跑的學生進行懲罰時,讓他繞操場跑10圈,學生跑后出了汗,但沒有累得跌倒,就為適度。只要讓學生得到教訓,明白有過失就要勇敢地擔當責任就可以了。
4.“綠色”懲罰要靈活
所謂靈活,就是要針對不同的時間、場合、違規程度,以及被懲罰對象的性格類型,靈活地選擇不同的懲罰方式,不能一成不變、千篇一律。
5.“綠色”懲罰要配合其他教育方法
懲罰手段必須與整個教育方法體系結合起來,尤其要與說理、溝通、感化、激勵等方法結合使用。“一罰了之”往往會導致前功盡棄。有的學生經常違反校紀校規,就是因為每次教育后,沒有及時補課。補什么呢?“補談心”、“補關心”、“補認識”、“補心理咨詢”。“補談心”即及時與學生交談。“補關心”即時刻關心被批評的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一直很關注著他。“補認識”即通過談話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樂于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而不是推卸責任。“補心理咨詢”即讓少數屢犯錯誤的學生反思行為過失產生的原因,幫助學生糾錯。此外,“綠色”懲罰要注意時效性。及時的懲罰能使學生的不安、內疚等體驗更深,使他們更清楚地看到錯誤造成的后果。延遲的懲罰處理會因事過境遷而使學生忘記、淡化錯誤行為,效果不明顯。學生在健康成長的過程,需要陽光,也需要風雨,對學生的愛心教育不可少,但也需要適時適地適當地運用懲罰教育,兩者猶如兩把利劍缺一不可。在班級管理中需要“綠色”懲罰來培養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本文作者:蘇國強工作單位:浙江省松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高職體育教師師德養成研究
- 下一篇:傘的效應給班級管理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