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職校班級管理的路徑
時間:2022-12-11 08:31:36
導語:試議職校班級管理的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充分了解高職學生特征的基礎上,班級管理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以上特點,同時借鑒在實際班級管理工作中的經驗,筆者認為需階段式推進高職學生班級管理工作。
第一階段:基礎教育
①重安全。做好安全知識宣傳工作,是提高師生安全意識的重要一環。班主任通過班會、座談會等形式,對學生進行了較系統的防火、防盜、防震、防病等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經常深入學生宿舍,做好現場安全教育管理。通過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確實保證班級擁有良好的教學秩序和教學環境,讓同學在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
②抓紀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生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是防止發生重大違紀事件、維護班集體穩定的前提。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嚴抓紀律,保證不發生重大違紀現象,維護班集體穩定。將紀律教育列為日常工作重點,在平時及班會課上強調紀律意識,對違紀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及時與任課教師進行有效溝通。
③講學習。首先,利用開班會、課后談心等方式,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對高職學生而言,畢業后馬上進入工作崗位,知識就是離開校門時自己所擁有的財富,如今所有的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已經從單純的學歷高低升到了能力高低。其次,完善班級管理制度,以制度管學習。在班級管理制度中,明確學習成績在評定獎學金、助學金及各項評優評干時的比例,并嚴格執行。對于屢教不改、厭學情況嚴重的學生適時跟家長聯系溝通,爭取妥善解決問題。再次,積極與各任課老師溝通,隨時了解學生學習動態。通過隨機聽課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及時進行總結。
④促團結。班集體是在集體活動中培養起來的,集體主義精神也是在集體活動中得到充分培養和體現的。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帶領學生每個月開展一次有意義的班級活動,要特別注意寓思想教育于每個活動當中,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和實際效果。通過活動,有益于增進學生之間的彼此交流,增強學生的友誼與集體觀念,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和班級榮譽感。
第二階段:實踐能力教育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高技能型人才,所以在高職教育的三年培養計劃中應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職業活動能力,兼顧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等。實踐能力是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并表現出來的,只能通過實踐活動才能提高人的實踐能力,尤其是技能性的能力需要在實踐活動中反復練習,才有可能達到熟練的程度。人的實踐能力并非先天遺傳,而是需要后天的不懈努力方可提高的,所以要通過精心組織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相應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體現在班級管理上,主要是開展一系列的與專業崗位能力相關的班級特色活動,使專業與學生活動與管理制度互相滲透,形成了以專業活動為依托的班級管理方式。這種管理就是督促、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各項專業活動,讓學生們在參與專業活動的過程中實現鍛煉,促進學生們自我成長。在實施過程中,班主任通過與專業課教師有效溝通,并參考學生意見,確定一系列適合開展的班級專業特色競賽活動。這種依托專業活動的班級管理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促進了學生們的良性競爭,有效的促進了他們的專業成長,為將學生培養成敢想敢說敢作敢為的優秀的應用型人才提供了適宜的“土壤”,為將來的社會就業奠定基礎。
第三階段:就業指導教育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班級管理作為學生管理的基礎單元,應該承擔起學生就業指導教育的基本工作。班級管理應立足高職學生就業的需要,通過就業指導課程、專題講座、個別與團體咨詢、專項競賽、社團活動等各種就業指導形式的合理安排,著力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和能力及自我職業發展的能力。
①就業觀教育。就業觀是大學生對就業的看法和觀點,它是影響高職學生做出就業選擇的主要因素。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當設法讓學生全面地、正確地評價自己,分析面臨的就業形勢,合理地調整就業期望值。對某些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的把經濟報酬、工作環境作為首要條件的選擇誤區,班主任要及時了解情況并與之溝通,進行正確引導,使之形成正確的就業觀。
②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嚴峻的就業形勢給高職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沉重的思想包袱,容易使他們產生一些心理障礙。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重視就業心理輔導環節,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及時而有效的心理指導,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積極心態和自我心理調控能力。
③就業技巧指導。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注意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求職技巧和良好的求職技能,通過開展如“面試禮儀風采展示大賽”、“成功推銷自己”知識講座等多形式的就業技巧指導,幫助學生在擇業時能夠很好地把握自己,推銷自己,贏得用人單位的信任,找到能充分發揮自己作用的職業崗位。三個階段的推進在學生不同的學習時期有不同的側重點。在新生入學第一學年,重點進行第一階段的基礎教育,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班風和學風,并在第二、第三學年進行適當的鞏固;第二學年,重點推進第二階段的實踐能力教育;第三學年,重點實施第三階段的就業指導教育,根據學生特點和就業形勢,為幫助學生更好地就業,這一階段可適當前移,在第二學年就開始進行一些就業知識的傳播和就業形勢的宣傳。
作者:龔琳玲單位: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