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班級管理中心理學策略的運用
時間:2022-10-27 10:02:23
導語:高職班級管理中心理學策略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
在全國大多數高職學校中,許多學生普遍存在著自卑、孤獨、自暴自棄的心理特點,面對著高考失利,很多學生無法從陰影中快速走出。加之高中的許多同學順利進入大學學習,自卑的心理導致他們不愿過多地與這些同學聯系,這也就在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孤僻感。在處理事情時,也會選擇一些消極的處理方法。這樣的心理特點嚴重阻礙其健康發展,也導致后階段他們在高職學校生活中可能出現心理問題。再者,高職學校的生活模式需要學生轉變原有的生活角色,這也加大了新生入學時的適應難度。學生在入學之后,無法找到像高中那樣親密無間的朋友,使得高職新生一度處于孤獨的狀態之中,或者結交一些對其起著消極影響的朋友。
1.設立適度的管理體制。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高職學校的班級管理中,適度的管理體制至關重要。適度的管理體制能夠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同時促進學生間的相互監督,規范部分學生的不良行為,從而相互影響,共同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高職學生在一定的管理體制約束下,對自己的要求會有所提高,對學習不會懶散懈怠。所謂適度的管理體制,包括一定的獎勵體制、一定的懲罰機制以及一定的評價機制。懲罰機制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犯錯誤時一定要進行嚴肅處理,不能因為學生學習的好壞而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對學生的處理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在不傷害學生尊嚴的前提上,可以讓學生表演一個節目或者打掃班級衛生等等;獎勵體制可以設定為評選優秀干部、優秀舍友、進步生等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這樣的評選活動還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為將來激烈的社會競爭打下一定的基礎;評價機制指的是對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的表現進行客觀評價,并且將這些評價實時匯報于家長,通過家庭與學校的共同努力,促進學生最佳發展。
2.適時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高職生在學習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導致情緒低落、消極懈怠。這個時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對他們所遇到的挫折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而要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首先就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興趣愛好等。例如,有些男生的愛好是計算機,就容易沉溺于網絡的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里聊天、交往、游戲。此時,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將計算機的利與弊清楚明白地分析給學生聽,并且找這些男生聊天談心,引導其走出網絡的虛擬世界,感受現實生活的美好。對學生適時的心理輔導,還包括適時培養學生間的友好關系。高職的學習生活與高中不同,同學在一起的時間僅僅限于課堂時間,而高職的課堂時間有限,同學間無法很好地相互了解,這就加劇了學生的孤獨感。所以,在高職學校的班級管理時,要經常組織一些活動鼓勵學生一起參加,為了增加他們的接觸時間,可以鼓勵其一起排練節目,在排練節目的過程中促進相互間的了解,排解學生的孤獨感、自卑感。
3.利用心理策略,鼓勵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許多高職生在畢業面臨職業選擇時,總是感到迷茫、彷徨、無從選擇,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高職生從未對自己的職業進行過規劃,簡而言之,就是其從未為自己定下過職業目標。沒有目標的人生是迷茫的,沒有目標的人生是缺乏動力的,目標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對于多數高職生而言,他們是自卑的、迷茫的、沒有目標性的,因此,在班級管理時,要根據高職生的這些心理特點采取一定的心理策略,引導其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對自己將來的職業進行一定的規劃。而要引導學生設定目標,首先就要引導學生對自己進行全面的了解。對自己了解的途徑可以分為自我分析以及他人評價,自我分析包括自己的現狀是什么、自己的特長是什么、自己可利用的資源是什么等;他人評價則可以通過調查問卷、QQ、微信聊天獲得。在學生全面了解了自己之后,班主任可以通過班會來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為了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班主任還可以在班會上播放一些草根成功人士的創業經歷與經驗,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找到人生奮斗的方向。高職學校的班級管理中對心理學策略的運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不同的班級特點對其進行不同的運用,甚至對于同一個班級的不同年級段也要進行恰當的運用。雖然運用的方法千變萬化,但整體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要通過心理策略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提升班級的凝聚力以及競爭力,通過班級氛圍的提升來反作用于學生,最終達到學生、班級、學校三者間的共同進步,從而實現學生、學校以及社會的三贏。綜上所述,高職生的心理特征以及針對這些特征運用心理學策略對班級管理的作用是無法忽視的。在班級中運用心理學策略進行管理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積極性,降低學生的孤獨感、一些消極情緒以及偏激的行為,是推動學生發展、高職發展的必然選擇。
作者:劉靜 單位: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