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運用
時間:2022-10-28 11:15:06
導語:心理學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中職生心理存在的問題
(一)厭學
有許多學生是因為中考失利而來上職高的,所以在初中階段,他們的學習成績就不太好,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也不夠刻苦。從不會學到不想學,不想學更加學不會,這樣下來,想取得好的成績是比較困難的,于是許多人發展到厭學、逃學。
(二)學生性格上的差異
普遍擁有自卑心理是這些職中生的主要特點,沒有如愿考上重點高中,學生認為自己很無能,自卑心理隨之產生,精神上也常處于壓抑之中,憂郁、冷漠更是左右著他們的情緒,對正常學習和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前途渺茫,學業難成,使得這些學生對未來已不抱任何希冀,在憂郁、自卑的影響下,逐漸厭學、逃學。也有一些家長對于子女缺乏正確的教育手段,以金錢刺激,或者棍棒打罵為主,或者對子女的學習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這種種因素交集,使學生的心理逐漸失衡、扭曲,承受能力變差。
(三)網絡對學生的負面影響
中職生有許多人沉迷網絡,其學習成績自然無法提高,而且其個人道德素質也很差,這自然會經常受到教師的批評,也從來沒有過成功感。不過在網絡游戲中,他們則往往是成功者,能夠得到現實中無法得到的滿足。這使得他們更愿意沉溺于網絡中,不愿自拔,也無法自拔。
(四)普遍存在逆反心理
在初中時期,這些中職生學習成績普遍都不好,加上青春期情緒波動大,沒有太強的辨別是非的能力,這也容易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具體表現在對待教師的態度上,當班主任或者其他課的教師對其進行管教時,他們往往表現出無所謂、屢教不改等,甚至還有直接的言語沖突和對抗,抵觸情緒很明顯。
二、在班級管理中正確運用心理學
(一)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進行正確的引導
在世人眼中,中職學生學習成績差,品行也不佳,事實的確如此。許多中職生常常存在一些不為教師家長所接受的惡習,如不好好學習、對學校紀律不遵守,胡亂花錢,沉溺于網絡,嚴重的還會打架斗毆,有的還會早戀。中職學生的心理也不夠健康,總是為一些負面情緒所籠罩,如自卑、自負、自閉、抑郁、焦慮、嫉妒、虛榮、孤獨,在與其他人交往上,也存在很大障礙。所以,一些學校和家庭對這類學生進行教育時,總習慣采用一些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基本上以批評和責備為主,對他們身上所存的優點視而不見。中職學生正處于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所以,對于教育工作者,以及班級的管理人員而言,對于學生的教育應注重心理效應的應用,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感受到他人對他們的關愛,產生幸福感。如果學生能得到心理導師的正確輔導,也有助于他們調節自己的情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二)將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當成重點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與賈可步森二人進行了一項很特別的實驗,他們隨意抽取一些學生,然后對教師說,這些學生的智商高于其他人,將來在學業上必定大有所成。從那天以后,這些學生就獲得了教師的青睞,在課堂上受到悉心的指導和激勵,這些學生自信心大增,自尊心也獲得了滿足,在后來的學習工作中也更加努力。后來在考試時,他們果然如教師所愿,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實驗者在總結這次實驗的成果時表示:這批學生之所以能夠走向成功和進步,源于教師對他們的期許和關注。這一心理學效應被后人們稱為“匹克馬利翁效應”,源于教育者對被教育者的尊重和信任。班主任在對中職班級的管理工作中,也應該學會應用“匹克馬利翁效應”,不能因為學生成績差,品德不好就對其失望、灰心,從而橫加指責,挖苦。一般來說,只要外部環境可以為其提供一定的刺激和幫助,每個人都能使自己的智力得到一定的強化。呵責、譏諷不但對學生的現狀沒有幫助,反而使得其更加消極,適得其反。
(三)在中職班級管理工作中合理地應用“鯰魚效應”
有個挪威漁夫在對沙丁魚進行運輸時,為了防止沙丁魚死亡,將幾只鯰魚放入魚槽。因為天生好動,當鯰魚游動時,沙丁魚也會變得很活躍,從而有效地減少了運輸過程中沙丁魚的死亡。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人們稱為“鯰魚效應”。這個漁夫之所以能順利地將沙丁魚運到目的地,魚槽內中的“活躍分子”鯰魚魚起了很關鍵的作用。正是因為鯰魚的存在,才使得沙丁魚從安靜變得活躍。在中職班級的管理中,可以嘗試應用“鯰魚效應。”通過少數學生的帶頭作用,可以讓班級學生的學習態度變得積極。比如,可以將班級學習中的各項工作交由班委會來管理;通過選舉課代表等途徑,提高學生的成績;還可以選擇少數學生作為表率,多加表揚,使他們能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者:劉韋真 單位:河北省南宮市職教中心
- 上一篇:旅游地產公司副經理述職報告
- 下一篇:班級管理中學生安全感和歸屬感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