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職責

時間:2022-02-06 04:32:49

導語: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職責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職責

摘要:班主任是中職院校中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重要的引路人,為保證中職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文章圍繞學生學習態度的培養,學習目標的設定,以及學生信心的樹立方面,對班主任的工作職責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建議,包括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樹立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思想培養

中職院校對于學生的培養既包括文化知識方面的培養,也包括思想意識、價值理念等方面的培養。而班主任作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重要的引路人,其對于學生和班級的管理與學生文化知識和思想意識兩方面的培養有重要聯系,因此,班主任應該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不斷地提高改善工作方法。

一、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

班主任應該培養學生養成積極且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一種學習意識的培養,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的過程需要他們擁有正確而積極的學習態度[1]。中職院校的學生正處在成長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的學習中,教師的教育對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職院校的教學工作中,班主任承擔著培養學生養成正確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的重要任務。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班主任要有針對性地對班級的工作進行調整和研究。特別是要從當前班級內部教學工作的現狀、各個學科的教學情況等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內容,這樣能夠更好地保障教師對學生理解的程度更加到位,對于學生的學習認識也會更加明確,從而有效幫助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進行調整。

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

職業化的教學工作更應該在教學中正視對學生學習目標的培養,這是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學習中,學習目標是指引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向,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動力。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工作,對于一些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學習目標不清晰,學習思想比較懈怠的學生,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對他們學習目標樹立的培養,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加清晰明確的認識,對于自己的人生和職業進行科學的規劃,這是班主任對學生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引導學生學習目標實現的重要過程。在教學目標的梳理過程中,班主任應該重視起對學生學習目標樹立的引導過程。例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來進行學習目標的討論,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渠道來暢談其對學習目標的看法。班主任需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自身的職業規劃結合起來。如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多和學生分享一些計算機專業就業方面的知識。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環境為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以及提供職業規劃的路徑。班主任在為學生設計學習目標的時候,應該增加當前互聯網經濟環境和就業環境方面的信息傳播,讓學生真正了解到更多的,關于互聯網就業的客觀信息和知識。同時,作為班主任,也應該非常熟悉專業就業方向和就業情況,因此,做好對學生就業認識的引導,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班主任可通過增加師生交流,強化信息傳播等方式來為學生傳遞更多的就業信息,幫助學生客觀認識就業情況。

三、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和其他院校的學生相比,職業院校的學生較容易缺乏自信,而缺乏自信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不僅會影響到其學習積極性。同時,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信心的缺乏也會讓中職學生在未來的職業規劃和工作中面臨一定的壓力,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對此,作為中職院校的班主任,其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還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對于學生的評價不能單純局限于學生課程學習的分數,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從學生的特長和學習興趣等角度入手,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及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2]。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增加與學生的溝通,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同時,班主任在與學生的溝通中,應注重帶動學生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提高學生對自己的認識程度,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自己除了知識學習之外的興趣愛好及特長,從而他們未來的成長和興趣培養發揮重要的導向作用,也能夠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除了學習之外的優勢,樹立起對自己、對未來、對工作的信心。

四、結語

為了保障中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加積極的態度,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中職學校的班主任要承擔起對學生思想教育、態度教育方面的責任和任務,更好地引導中職學生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作者:羅群 單位: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楊善銘,蘇使如.論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10):44-46.

[2]孫憲萍.試論新背景下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