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級管理方法與途徑

時間:2022-10-18 09:46:14

導語:小學班級管理方法與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班級管理方法與途徑

由于小學生年齡特點、個性特點,也因為小學這個特殊的環境,使得小學班級的管理工作繁重、瑣碎。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不但要像其他任課老師一樣給學生上好所代的課程,而且還要在工作中管好班級,努力打造和培養一個健康向上的班集體,使學生熱愛集體、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同時也使學生在天長日久的鍛煉中成為一個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優秀少年。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組織學生成立班委會,培養優秀的班干部

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僅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我們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努力培養一批優秀的班干部,讓他們配合老師搞好班級管理工作,管理和協調班級內部的各項事宜,和老師一起為同學們營造一個和諧、健康、團結的學習環境。同時也可以讓老師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工作負擔,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學中。比如,班長管好班級的整體工作;衛生委員要監督同學們搞好個人衛生,要讓大家愛護班級衛生,給老師和同學創造一個干凈、整潔的工作和學習環境。只有班干部齊心協力,一心為班級著想,才能和老師一起管好班級。

二、力求把管理制度落實,促進班級常規管理的順利進行

一個班級的常規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所以,我們只有通過努力,抓好管理,力求把管理制度落到實處,才能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鍛煉,從而培養他們學習的目標性,有實現自己遠大理想和抱負的愿望。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我們要在日常管理中用科學的規章制度來管理學生的日常行為,讓學生對自己身上的缺點進行糾正、約束。比如,我常在班會上給學生溫習《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還有學校制訂的各項規章制度、班級制訂的各項班規,讓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端正自己的思想,協助班干部搞好班級團結,營造班級輕松、愉快的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用文明的語言,并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早退。與此同時,還要定期組織學生根據班級的管理需要修改或制訂新的班紀、班規,使班級管理制度化、具體化,把一些有利于班級管理的制度落實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三、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帶動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小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和言行甚至學習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認識。所以,小學生難以管理,小學生班級工作更是不好管理。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學習態度以及習慣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作為班主任就要在班級中樹立問題學生轉變的榜樣。一是言語的鼓勵。做到耐心啟發,循循善誘,肯定和指出他們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并以正面榜樣激勵他們,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二是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有意識地安排他們完成一些工作,使他們體驗到成功與進步的快樂,使他們的內因真正起作用。他們在轉變,對難以轉變的學生就起了榜樣帶動作用。通過榜樣的樹立,可以以一帶十,點面結合,達到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四、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管理中融入愛心

以往我們的班級管理都是嚴格標準化的,一個班級只有一種管理,任何人觸犯了就要受到懲罰。而實際上,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學生也是一樣,不同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智力發育狀況,興趣、愛好、價值觀都不一樣,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我們必須要有效地區分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這種差異,并利用這種差異來開展工作。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予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教師的愛應體現在對學生的一視同仁上。對于比較優秀的學生,教師要在平時的管理中嚴格要求他們,避免其出現驕傲自大的情緒,并且要在相信他們實力的同時,時不時地指出他們身上一些難以被人發現的小缺點;對于“問題”學生,教師的愛應該體現在冷靜客觀公正地去對待他們,寬容還有鼓勵他們,告訴他們,犯了錯并不可怕,關鍵是要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以后不犯或者少犯錯誤;而對于中等生,教師應該經常主動與其溝通,讓他們時刻感到教師對他們的重視與關懷。

作者:劉玉娟 單位:玉門市花海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