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改革探討

時間:2022-10-25 03:06:21

導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改革探討

摘要:創業教育是一種生存教育,高職院校實施創業教育,培養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綜合技能型人才,符合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需求,有利于學生個體發展和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高職院校特有的辦學模式、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以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目標都為創業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然而,高職院校當前創業教育存在著創業基礎薄弱、課程體系尚未構建、創業教育條件不足等諸多問題,在以后的教育改革實踐過程中,可以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構建課程體系、促進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建設教學團隊、搭建多樣化教育實踐平臺等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

關鍵詞:高職教育;創業教育;改革創新

自上個世紀中期美國著名學者提出創業教育概念以后,全球多個國家的教育工作者展開了積極探索和實踐研究,我國也早于1989年提出創業教育理念,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成效顯著。當前,伴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和職業教育的異軍突起,高職教育領域內創業教育的實施和改革研究顯得十分必要。

一、高職院校實施創業教育的現實意義和有利條件

創業教育是一種生存教育和創新教育。十余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猶如雨后春筍,異軍突起,占據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模式也逐步發展成熟。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創業教育是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解決日益突出的就業難題、提升職業院校辦學綜合實力、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中實施創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實施創業教育是國家實現教育大眾化目標的需要,是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的需要,是就業制度改革的需要,實施創業教育,改變傳統陳舊的就業觀念,扭轉原有的就業思維模式,一方面有助于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有效地將被動就業轉變為主動創業,提高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實施創業教育是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有助于提升職業院校辦學質量,有助于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是突破當前職業院校招生就業瓶頸的有效手段,是緩解辦學壓力和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實施創業教育是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是大學生個體發展的要求和企業發展的要求,創業教育有助于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促進高職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也有利于解決企業用工難的實際問題。高職院校具備實施創業教育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建設生產管理第一線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的辦學模式下,學校和企業作為兩個教學主體參與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施課堂和行業兩個教學環境的教學,為創業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場所;高職教育具備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教育性質為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基礎保障;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經濟建設發展所需要的專門人才,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設置和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高職教育的亮點,職業性和實踐性是高職教育的最大特點,這與創業教育的實踐特征高度一致;高職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和包含工廠、生產線、車間等企業實體的實訓條件,成為了開展創業教育的有利條件。

二、高職院校實施創業教育的現狀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高達85%的高職學生都對創業感興趣,對創業教育持肯定態度,認為在大學階段應該開展創業教育,對于當前已經開展的創業教育表示贊同。但是,當前高職院校在實施創業教育的過程中,研究還不夠成熟,存在著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沒有建立、創業教育活動中企業行業參與力度遠遠不夠等諸多問題。

(一)高職學生創業基礎薄弱

在我國現行高考招生體制下,高職院校多數作為專科層次錄取,高職學生生源基礎較弱,普遍學習成績低,文化課掌握情況不太理想,綜合我國獨生子女的成長環境和90后一代的生理特征,多數高職學生普遍缺乏上進心和吃苦精神,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直接影響當前高職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的形成,造成高職學生群體創業意識不強,安于現狀,對自身未來的職業規劃缺乏明確認知,一味觀望,猶豫不決,缺乏務實精神和實踐經驗;加上當前多數高職院校對于創業教育的理念認知不足,不太重視創業教育的實施,學生在學校接受的創業知識和創業實踐活動比較有限,綜合影響了高職學生的創業基礎。

(二)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尚未構建

通過研究調查發現,當前多數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具體到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尚未構建,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分離現象普遍存在。有的院校將創業教育僅僅定位為單獨幾門課程的開設,片面認為開設了《大學生職業規劃與指導》等幾門課程就等同于進行了創業教育,創業實踐組織和實踐活動幾乎沒有;有的院校甚至于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和課程設置環節根本就不考慮創業教育的實施,創業教育成了口頭認同;還有部分高職院校雖談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但僅局限于理論教學,談不上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多數創業教育課程的開設流于視頻觀看、創業扶持政策宣講等形式,課程開設缺乏針對性,課程內容不實用,沒有創業實踐內容的講解,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沒有將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進行有效融合。

(三)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條件不足

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缺乏創業氛圍,多數院校將資金投入到專業教學和實訓室建設中,用于創業課程開發、扶持學生創業的資金少之又少,完善的創業環境沒有形成;多數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只針對少數學生,輻射度和受益面較小,沒有形成濃厚的創業氛圍;對創業成功的典型沒有及時地推廣和宣傳,間接地扼殺了學生的創業激情和創業愿望。另一方面,多數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力量薄弱,多數教師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體系和較強的實踐能力,但是缺乏系統的創業理論知識和創業實踐經驗,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開展。

三、高職院校實施創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途徑

(一)明確創業教育課程目標,合理確定創業教育的課程內容

明確的創業教育課程目標是創業教育實施的基礎和前提,創業教育課程目標主要包含以創業知識、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創業品質等多方面的共性目標和以發展學生的個性為內容的個性目標,兩者相輔相成,共同進步,相互促進。創業教育課程內容要以創業教育目標為中心,提高創業實踐課程比例,綜合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提升其綜合創業素質。基于創業教育課程目標,創業教育課程內容的選擇可以分為普及型創業教育課程和專業型創業教育課程兩部分,前者包含創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創業心理品質培養,主要采用課堂教學和講座相結合的形式來完成,后者主要結合不同專業來制定,以專業教育為依托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創業教育。

(二)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遵循高職人才培養的目標,分析高職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成長特征,綜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度,在不同的專業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營造創業學習環境,將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構建針對性強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提升學生的創業意識和綜合創業能力。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實施是關鍵環節,制定具有創業教育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轉變創業教育理念,改革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基于某一區域經濟特色,突出創業教育課程,加大創業教育課程課時,開展創業計劃競賽、建立校園創業園地等,多樣化高職創業教育課程實現形式,創業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將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到一起,建立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促進學生的就業創業行為。

(三)建設創業教育教學團隊,搭建多樣化創業教育實踐平臺

創業教育教學團隊建設是實現創業教育的必備條件,高職院校應成立相關的指導機構,建設多元化的創業教育教學團隊,跟上學生創業需求的變化。加大培養力度,鼓勵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創業實踐;聘請行業企業相關的知名人士充當創業教育的主講教師,引進具有成功創業經歷的企業家對學生進行講座,充實創業教育教師團隊;定期舉辦各種類型的講座、沙龍、聚會等,在成功企業家和學生之間建立溝通交流的橋梁;充分發揮成功畢業生的力量,邀請成功畢業生加入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中間來。另外,創業教育實踐平臺,是解決當前高職生創業過程中實踐經驗不足的主要途徑。開展如創業俱樂部、創業園、創業計劃大賽、校內開店鋪等多種形式的創業實踐活動,加強與企業和社會團體的聯系,優化校園創業教育環境,為學生提供多形式的創業實踐平臺,是學生獲得創業能力和創業知識最快捷的途徑。

四、結語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實施和改革勢在必行,作為高職院校專業教師而言,如何將在專業教育過程中融合創業教育,找到創業教育鍥入高職課程教育的關鍵點,是以后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的重要研究課題。

作者:張虹 單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易偉義,余博.高校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設的思路和策略探討[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2]商應美,方琳,馬成龍.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研究及其發展現狀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