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探索
時間:2022-08-17 03:06:43
導語: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創新創業教育機制建設和保障措施不斷完善
(一)成立各級工作組,三部門聯動合作。校級領導小組由書記、校長擔任組長,副書記、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務處、團委、學生處、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等部門書記為成員,負責全面指導創新創業教育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為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具體執行機構,辦公室掛靠教務處,主任由教務處處長兼任。各二級學院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組織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領導小組。學校將就業指導工作從原招生就業處分離出來,連同創業指導工作,成立了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為立志創業的學生團隊或個人提供項目引導、技能培訓、法律援助與政策咨詢等個性化、專業化服務。教務處、校團委、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三部門聯動,既有各自工作重點,又聯動合作,在各級各類創新創業項目申報、創新創業能力競賽、師生創業實體和成果的孵化等工作中發揮各自部門的工作優勢,形成相互有效支撐、分工協作的機制,實現了校內資源的高效整合,有效推動了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二)建立并完善激勵保障機制。為鼓勵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在校園中營造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校團委每年在全校范圍內舉辦“天中科技杯”學術節,培育、選拔并表彰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與專業能力競賽等成果,全面提升創新實踐能力和學術科研水平。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在目前每年50萬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由團委、教務處負責管理,推動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全面發展。《天津中醫藥大學本科生發表學術論文版面費報銷規定(試行)》,設立本科生論文版面費,用于全日制本科生版面費和專利申請費的報銷,進一步調動我校本科生參與創新研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在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申報指南中增設創新創業類課程群建設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每年進行優秀本科畢業論文及優秀指導教師評選,并對優秀論文、創新成果進行表彰。鼓勵各單位積極與社會相關基金會、校友、企業積極聯系,爭取得到社會的支持,鼓勵學院利用社會資源設立學院的創新創業基金,為學生開拓創業視野。(三)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前行。設置創新創業實踐學分,在學生手冊中公布《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課堂學分管理辦法》。管理辦法中設置了創新創業活動學分,每年修訂并完善相應的創新創業學分認定、累積、轉換的管理辦法,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創新創業教育。鼓勵并支持廣大一線教師及相關管理人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通過成立創新創業教育教研室、設立相關研究課題、鼓勵創新創業教育試點等工作,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傳統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相互滲透,促進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活動。改革考試評估內容和方式,實施形成性評價,注重對學生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探索并實行非標準答案試題考核。充分發揮考核與評價體系的“指揮棒”作用,引導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改變學習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斷豐富
(一)建設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必修課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途徑。通過創新創業類課程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創新創業的基本知識、途徑和一般規律,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充分利用各類資金引入創新創業類網絡課程,充分發揮網絡學習資源優勢,面向全校學生,開展創新創業通識教育,實現線上學習和線下教學聯動機制,形成層級遞進的一套完整的“慕課&微課”下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促進我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和創新,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二)建設服務專業培養要求專業限選課程各專業要根據性質的不同,充分發掘本專業創新創業的教學內容,可以側重于創新教育,也可以側重于創業教育。醫藥類專業著重強化創新教育,培育創新成果,促進成果轉化,推動以專業創新成果為基礎的創業實踐;管理類專業側重以創新的理念和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創辦企業。學校在管理學院搭建創業教育與實訓體系平臺,構建多層次、模塊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充分使用了知識互動、評估、角色扮演、模擬經營、競爭對抗等各種培訓教育領域最新手段與技術,大大提升了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該模塊包括認知創業應用、創業能力評估、商業模式應用、政策達人應用、案例達人應用五個子模塊。(三)建設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能力拓展板塊充分利用學校管理學院師資和已經購置的“爾雅通識課平臺”,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充實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內容,培養創業者解決創業中可能遇到的具體問題的能力。建設“創新創業能力拓展板塊”,使有志于創新、創業的學生能夠根據自身需要選修相關課程,獲得相關知識,促進創新創業能力的養成。探索以任選課方式推行專業學術社團、實行科研課題開放等創新創業教育方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創新創業選修課課程,并邀請我校主管教學校長、主管創新創業教育校長、主管大學生創新創業具體落實工作的團委書記、針灸推拿學院院長等作為主講人,從創新與創業的概念、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精神、創新創業思維、創新創業的方法、創新創業成功案例剖析以及我國、我校創新創業管理制度等多角度為我校學生闡釋創新創業的內涵及其重要性,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培養其創新創業能力。我校對學生分階段地進行創新創業引導,現已開設必修課3門,選修課4門,累計授課160學時,修習課程學生4800余人。學校積極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分階段、多渠道、點面結合地融入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創業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創業與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三、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廣泛
(一)思維啟蒙平臺。為營造良好的校園創新創業氛圍,培養我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我校整合院校兩級資源,促進優秀人才和創新創業成果的不斷涌現,啟動了“天中科技杯”學術節。學術節開展期間,我校先后組織了“岐黃雛鷹”學術科技論壇、“天中大講堂”、科技論文寫作與投稿專題講座、科技創新基金等相關活動,人文知識競賽、校園微視頻大賽等一系列的科技創新創業活動。各學院圍繞“天中科技杯”學術節主題,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分別開展了系列學術活動月活動。(二)校、市、國家三級大創平臺。學校為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創業實踐項目提供便利條件,鼓勵并支持學生申報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為學有余力,有興趣進行創新創業訓練的學生創造自主主持項目的機會,搭建校、市、國家三級創新創業訓練平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顯著提高,三分之一以上學生積極參與申報各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五屆校級創新基金共資助了286個項目,共立項國家級項目52項,天津市級項目63項。通過校、市、國家三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驅動,推進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強化大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繼續遴選資助一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以增強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對科研成果進行轉化,達到創業實踐的目的。(三)專業能力培優平臺。依托各級各類實驗教學中心、實訓教學中心,不斷強化中醫學類學生思維能力、臨床實踐能力,中藥類專業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護理類專業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等,形成了“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創新為翼”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增強學生綜合能力訓練的積極性,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搭建培優平臺,通過培訓、比賽等形式,加強學生專業思想教育、創新創業及專業能力培養。發揮各類大學生專業能力競賽、天津市創新創業獎學金評比、“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引領作用,積極組織開展校級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強化創新創業,實現賽事育人功效。(四)創業孵化實踐平臺。我校“天夢”眾創空間堅持“服務與指導”雙項并舉,是我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有效載體。學校為已入駐創業團隊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和資源,發揮流動工位的作用,提供辦公、培訓、考核、洽談等指導和服務。積極通過“tmzc.tjutcm.edu.cn”網站,以及“天中就創業”“天中SC-DA”“創客在天中”“眾創空間團隊”等微信平臺、QQ群,定期創業政策推廣、創業活動分享、創業資源整合等信息。將優秀創業團隊的事跡推薦到《天津日報》、《渤海早報》、天津廣播電臺生活頻道《創業者說》欄目及“北方網”“濱海高新網”“今日頭條”等多家網絡媒體進行報道。以創業培訓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組織大學生創業培訓班,講解國家、天津市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有關政策和優惠措施,傳授創業的理念、基本知識和技能,近300人參加并取得了創業培訓證書。舉辦網絡模擬經營公司實訓課、“大學生創業———路在何方”等專題培訓輔導等培訓輔導、實訓實踐類講座。依托“天夢”眾創空間,依托豐富的實驗室資源、實驗實訓基地資源等突出專業服務特色,為學生提供創業成果轉化的有效服務,打造了“岐承”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實現優秀學生項目成果轉化。2014級碩士研究生鄧憶伏創建的“恒益堂”,將中醫藥專業特長與日益增長的養生保健需求對接。2012級本科生馬亞樂相繼注冊成立了“天津綠印廣告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與“天津綠印云創科技有限公司”,現已在天津市、吉林省等20余所高校校區開設直營和加盟分店。
四、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初步建成
(一)師資隊伍高素質、多元化、專兼職結合。學校要選任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擁有一定創業經驗的干部教師充實到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為學生開設創新創業公共選修課或必修課,以學校領導、部門領導、學術帶頭人為主。此外各學院至少要有一名教師或者輔導員從事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工作。學校還聘請了校內外導師、附屬醫院及教學醫院專家為創新創業項目指導教師,邀請智聯招聘經理、天津電視臺《非你莫屬》特邀嘉賓,福能集團CEO等企業負責人為創業企業導師,為學生創新創業導航。初步建成穩定的、專兼職結合、具有創新創業能力和經驗、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團隊。(二)積極開展師資培訓以及聯動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與績效考核。為激發教師不斷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通過選送外出或邀請創新創業教育專家進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班,對負責創新創業教育的黨政干部、輔導員和指導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將教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情況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鼓勵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活動,鼓勵在職教師兼職擔任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教師。教師年底績效考核以及教學綜合測評結果參考指導學生參與創新創業類競賽獲獎或創新研究等成果,并將教學綜合測評結果與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聯動。對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工作予以認可,能夠量化的工作,納入教師教學綜合測評指標體系;無法量化的工作,作為年度獎勵性績效評定依據之一。
五、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日漸濃郁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氛圍。廣泛宣傳,加強學生對創新創業政策與機制的了解,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創業指導服務中宣傳載體的建設,做好政策引導和創業交流的平臺建設。建立“創客在天中”創業交流QQ群、“天中創客微部落”創業交流微信群和校團委官方微信,并依托校園網開辟大學生創業專欄,及時向學生關于創新創業的政策,并且引導大家交流創業想法,擴大創業教育的受益面。幫助我校大學生提升創業意識,了解創業市場,提高創業能力,促進我校學生創成業、創好業。定期組織教師、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經驗交流會、座談會、調研活動。邀請企業兼職導師來院做講座,為學生開拓創業視野。積極發揮學生社團作用,定期舉行講座、論壇、見面會、研討會等學術交流活動,大力建設校園創新創業文化。(二)廣泛開展實踐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把學生創新創業社團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陣地重點扶持,旨在通過社團指導學生自主實踐創新。通過暑期三下鄉活動,“中醫療法進社區”等一些活動,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開展課題研究調查,并將創新創業實踐結果進一步普及應用,有力地推動了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實施了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四個一”工程(即一次活動、一次研討會、一次評比、一次展示)。注重典型宣傳效果,涌現出多項典型項目,如:我校岐黃學子的公益青春暨天津中醫藥大學醫覽華夏———中醫藥文化傳播項目進行公益創業,在一定范圍內傳播中醫藥文化。撰寫《品成語學中醫》書稿,編寫《四季之味》兒童藥膳植物繪本等。項目組利用網站、“醫覽杏林”微信公眾號,普及有關中醫藥文化知識,中醫名家故事等。同時,開展面向兒童、留學生、社區民眾的宣講活動,反響熱烈。諸如此類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升,創新創業項目立項逐年遞增,學生在各類科技創新大賽中屢創佳績,達到了以點帶面的效果,形成了“比、學、趕、超”的局面。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水平大學人才培養的歷史使命[2],天津中醫藥大學要建成以重點學科建設和中醫藥對外教育為特色,以科學研究為優勢,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醫學、理學、文學、管理學、工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外向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勢必要在創新創業教育這條道路上穩扎穩打,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模式,依據創新創業的時代要求,使得更多的創新人才孕育而生。[3]
作者:李增艷 闞湘苓 李佳恒 王帥英 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Z].國務院辦公廳,2015.
[2]周祖翼.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13(8):42-43,47.
[3]高桂娟,蘇洋.學校教育與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關系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4-30.
[4]劉濤.醫學類專科學校分階段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J].大學教育,2012(5):33.
- 上一篇: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模式探究
- 下一篇:藝術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