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論文
時間:2022-04-16 11:12:44
導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創新就是創造和發現新的東西,既可以是觀念上的,也可以是行為上的。創業是指一個發現商業機會并由此創造出創新的產品或服務并實現其價值的過程,創新是創業的基礎。創新教育是進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業教育是進行創業素質、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創新創業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深化,是傳統創業教育、創新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是現代化、大眾化、國際化背景下的一種多樣化人才培養理念和模式。
2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目標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綜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創新創業教育不是“關于如何創辦企業”的教育,而是一種素質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創業思維和綜合技能,其本質就是育人。高校創新創業課程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載體,創新創業課程可以認為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化。因此創新創業課程的目標應是在尊重大學生個性學習需要的前提下,以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開拓進取精神,增強創新創業技能,培養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為宗旨。通過在大學生中間開展各種全程性的、多樣性的課程教育活動,將創新創業基因植入他們心中,促使他們掌握創新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從而在整體上提高廣東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更好的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目前的實施情況看,很多學校還處在起步和探索階段,創新創業教育尚未形成完善的學科體系,普遍存在諸多問題。3.1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相較于發達國家起步較晚,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很多廣東高職院校的管理者存在這樣的思想:學校的教育資源比較緊張,專業教學已經用去了大多數的資源,若再去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教育資源不夠,而且耗費額外經費,在心理上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比較排斥。部分教師則認為,當前廣東高職院校生源質量普遍下降,要達到以往的教學效果實屬不易,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完全沒必要;大部分廣東高職院校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更多的是應付各種專業考試和社團活動,要么完全沒有創新創業的概念,要么認為創新創業是畢業后走上社會以后的事,現在操之過急,不如好好享受現在的大學生活。總而言之,廣東高職院校部分管理者、教師以及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導致創新創業教育難以展開。3.2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目標定位模糊。廣東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最終目標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面向全體大學生,培養她們的創新思維和精神,陶冶他們的創業情操,傳授創業知識,培養創新創業的技能,同時對那些有創業天賦、有強烈創業欲望的學生提供各種支持,關注創業項目的后續發展。目前,中國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還不夠明確,課程目標設置不能有效地從創新創業教育的共性與個性目標層面來定位。一些高校為了提高就業率,通過創業帶動就業,通過創業教育促使畢業生從為別人打工到自己創業,變消極就業為積極就業,忽視了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同時大多數廣東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都是以選修課為主,附帶普及創業基礎課的創新創業課程教育手段。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被擠壓在一個相對狹窄的發展空間里,得不到學生的重視,課程的目標定位模糊。作用、輻射面小,難以形成影響力。3.3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融合度低。很多廣東高職院校也會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并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入創新創業課程,但是這些課程都是鼓勵的,并沒有與專業課程結合起來,與專業教育融合度非常低。(下轉P85)這樣就導致學生不能將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于創新創業,創業項目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專業教育的效果也不能通過創業活動來實現,創新創業教育成了空中樓閣,脫離了專業技術的應用,就脫離了有效的課程載體,創業項目形同虛設。真正的創新創業是需要創新與專業創業結合起來的,只有在專業創新的基礎上進行創業,這樣的創業才具備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創新創業教育必須重視不同專業學生的差異,針對性的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打通專業和創新創業的溝通橋梁,實現兩者的融合。
4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從2014年開始全面修訂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課程設置,拓展創業生態系統的廣義深層內涵,將創新創業定義為培養學生的“崗位創新素質,社會創業精神和自主創業能力”,建立了通識普及、專業融合和精英培養“點線面”結合雙創課程體系。面上,針對全校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通識普及”,開設《創業指導》必修課,《大學生KAB創業基礎》、《創造力講座》和《創新思維訓練與創新方法應用》等公共選修課,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開設《創業基礎》慕課,使學生能夠做到“知自我”。開設跨專業平臺課《公司運營綜合實戰》,每次開課涉及四個不同專業,最多一次可達219名學生,該課程于2015年立項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任何專業背景的同學通過“跨專業創業虛擬仿真實戰”,實現了不同專業之間的跨界融合,能夠“懂管理”。線上,針對全校學生開設三條線上與專業融合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第一條線是每個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開設一門不少于2學分融入創新創業內容的實踐實訓課程,實現“專業創新能力的培育提升”,使學生得以“強技能”。第二條線是依托校企共建的創新創業特色專業學院,開設“創新創業先鋒班”,實行“3+1”疊加式的人才培養,即開展1年兩個學期6門課共12學分的跨專業人才培養。目前開設的先鋒班覆蓋了學校全部六大專業群,開展了21期培訓,涉及建筑工程管理、模具設計技術、工商企業管理、產品藝術設計等16個專業。先鋒班由企業、創業教育學院和專業所屬二級學院實行“課程眾建、學生眾管、項目眾扶、資金眾籌”,同時利用校內生產性實訓室和教學公司、大師(雙師)工作室,實現“創新成果轉化和創業孵化”,力爭使學生“善經營”。第三條線是開設了三年制的創業專業教育,學校自2012年開始就在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下設“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方向,并于2015年成功申報“創業管理”專業,目前累計培養畢業183名。點上,面向有創業項目的學生進行精英培養,利用省人社廳的雙創政策及資金支持,舉辦SYB創業培訓班,并提供至少半年的點對點幫扶指導和跟蹤服務,達到“創新創業產學研協同發展”,目前仍處于持續經營過程的學生創業公司達43家,學生真正做到“能創業”。
總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建設并不是簡單的開設幾門課程,而是涉及到各個方面,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勢,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學院經過近四年的探索與實踐,基于廣東地域的特點和高職教育的規律,構建了“點線面”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了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也為其他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驗。
【參考文獻】
[1]談曉輝、張建智.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研究與探索——以中南大學能源學院為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12).
[2]劉洋.“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現狀與對策探析[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
[3]趙峰.關于構建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思考[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1(12).
[4]騰飛.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8).
[5]胡葉容.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12).
[6]欽方.高職教育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2).
作者:陳飛飛 單位:廣州城建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