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研究

時間:2022-08-13 10:14:03

導語:高校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研究

摘要:創業教育的課程生態系統是民辦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基礎。對國內外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現狀進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民辦高校應依據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構建基于企業與企業家成長過程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并提出相應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方案設想,對其實施保障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民辦高校

始于1997年的國內創業教育,歷經20多年發展已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自2015年以來國內高校創業教育已進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但作為開展創業教育的主要載體,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近年來卻發展得并不盡如人意,與發達國家還存有較大差距。其中,民辦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水平又明顯低于公立院校,其已成為民辦高校創業教育的短板,且與之相關研究也較少。因此,構建有效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是民辦高校發展創業教育必須突破的瓶頸。

1中美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現狀分析

1.1美國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成功經驗。美國的創新創業教育走在世界前列,其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值得借鑒。黃兆信等(2015)認為美國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十分完善,包括創業意識類、創業知識類、創業能力素質類和創業實務操作類等4類課程,涉及從理論教學到創業實踐的所有領域。在美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領域中百森商學院、哈佛商學院及斯坦福大學最具代表性。百森商學院是全球最早推出研究生創業教育課程的高校,其本科生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分4年完成,一、二年級主要是必修課程,三、四年級主要開設選修課程,前者課程主要有《新生管理體驗》、《新企業創立》等,后者主要包括《創業企業營銷》《創業投資財務》《創業領域專題學習和研究》等。哈佛大學的創業教育的課程學制為兩年,主要面向MBA學生,由哈佛商學院開設,前一年包括《市場營銷學》《財務報表與控制》等11門必修課程,后一年包括10大類100多門選修課程。斯坦福大學的創業教育課程分為商學院課程與非商學院課程,前者包括《投資管理與創業財政》《私人證券投資》等21門課程,后者包括創業教育通識課程、與專業相關的創業教育課程以及各類講座。此外,在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及實操技能等方面,美國高校主要是通過舉辦各種創業大賽、設立企業孵化器等方式進行。1.2國內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現狀分析。相較于美國高校創業教育而言,國內高校創業教育起步較晚,目前還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創業教育體系和模式都尚未成熟,主要體現在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缺乏獨立性和系統性等方面。黃兆信等(2015)認為目前國內高校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主要分為創業教育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其中創業教育基礎課程主要包括《企業家精神》《職業生涯規劃》等,旨在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商業道德,增進創業知識與創業素質;專業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包括《企業運營和管理》《新創企業融資》及《市場預測與企業風險管理》等課程;實踐課程主要有實地考察、創業大賽、創業體驗和拓展訓練等,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操能力及抗壓能力。劉鵬等(2016)認為目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全面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各高校普遍缺乏配套的實踐類課程。李婷等(2016)通過對民辦高校創業教育現狀進行調查,認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夠完善是一個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重理論、輕實踐,對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心理的培養不足,教育目標過于寬泛,設為必修的創業課程偏少且與專業課程相分離。總體來講,目前國內高校的創業教育發展相對滯后,各高校的發展水平也參差不齊,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尚不完善,與專業課程融合程度不夠,實踐類課程建設相對較弱。

2民辦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構建原則與途徑

近年來,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構建問題越來越得到國內高校的重視,一些學者也對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進行了研究。徐萍平等(2005)認為創業教育應以創業精神培育和創業知識、技能培養相統一為目標,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應包括創業精神、創業知識與技能、創業實踐等3個部分,涵蓋創業管理學等12門課程。趙金華等(2012)認為當前高校創業教育的最佳模式是跨學科教育,而理工院校具有這方面的相對優勢。鄭瑞倫等(2012)認為民辦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目標是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相應的人才培養模式應該多樣化,應突出實踐、創業、教學做合一。李慧清(2015)認為目前主流的基于企業與企業家成長過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有利于創新創業教育在教學中的具體落實,而對創業環境約束的關注則有利于創業的實現。馬永斌等(2016)對清華大學的創業教育進行了分析,認為應從“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融合的角度,突破目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缺乏系統設計、課程內容與實踐脫節等問題,打造一個多層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綜合以上研究,考慮民辦高校的辦學宗旨、學生狀況、師資隊伍及創業教育的資源可得性等多方面因素,本文認為民辦高校應依據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構建基于企業與企業家成長過程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3民辦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構建方案設想與實施保障

3.1民辦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構建方案設想。目前,國內民辦高校鮮有開設創業類專業,這里僅探討非創業類專業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問題。根據以上分析,將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分為3個課程群:創業精神與商業倫理課程群、創業知識與技能課程群、創業實踐課程群。創業精神與商業倫理課程群面向全校學生,所有專業均需修讀,其目標主要是培育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商業倫理,使學生掌握創業基礎知識,主要包括企業家精神、創業學基礎、商業倫理、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創業知識與技能課程群面向全校學生,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所有專業必修的課程有創業機會識別與評估、創業法律實務、財務會計基礎等;學生可根據自己意向選修的課程包括專業類創業子課程群、創業領導力、創業融資、創業企業營銷、家族企業管理、成長型企業管理、高新技術創業、談判技巧、中國創業概覽等課程。其中,專業類創業子課程群主要由商學院以外的各學院專業教師根據各自專業特點、學生特點、學生就業行業情況及創業環境與趨勢等背景進行設置,這類課程要求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將創業教育的內容有機融入其中,側重于實驗與實踐教學,在教學內容上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實質性融合。創業實踐課程群主要面向創業意識較強的學生,主要包括企業家創業感悟、經營管理綜合仿真實訓、創業實踐等課程,均為選修課程。企業家創業感悟課程通過創業企業家講座、創業案例分析、創業企業考察等方式進行教學,增強學生對創業實踐的感性認知。經營管理綜合仿真實訓是一門企業經營管理綜合性實訓課程,由不同專業教師聯合授課,全面模擬競爭性環境下的企業經營活動,要求學生在課程中綜合運用管理經濟學、戰略管理、市場營銷、運營管理、財務會計、金融學等知識,使受訓者在分析市場、制定戰略、營銷策劃、組織生產、財務管理等一系列活動中參悟企業經營的管理規律,培養學生的企業綜合管理能力。創業實踐課程主要是使學生參與到創業實踐的真實過程中去,即所謂“干中學”,一是要求學生參加各種創業比賽,生發學生的創業精神,讓學生的創新創業自主性得到發揮;二是構建企業創業實習平臺,讓學生到正處于創業初期的企業里去實習,參與到真實的企業創業實踐中去,實現校內外資源協同育人;三是可以仿效美國百森商學院的做法,在實際運作一家企業的過程中學習。在創業導師的指導下,學校提供一定的資源支持,由學生組成創業團隊,實際運作一家創業型企業,并在實踐期限結束后進行清算,將企業經營所得回饋給學校或捐贈給“創業基金”,通過這種在真實商業環境中的歷練,提高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3.2民辦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實施保障。(1)民辦高校應更新創業教育理念,正本清源,為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構建與實施提供思想保障。比如,一些民辦高校不能正確理解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創業教育的認知過于功利性,片面地認為創業教育就是教學生如何興辦企業掙錢,是大學畢業以后的事情,與大學階段的教育沒有太大關系。顯然,這些認知上的偏差若無法得到及時矯正,勢必會給民辦高校開展創業教育造成了莫大的阻礙。(2)加大對創業教育的資金投入,將培養學生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作為民辦高校立身發展的突破口。創業教育為民辦高校發揮自身辦學優勢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遇期,民辦高校要從長期發展戰略的高度重新認識創業教育對于民辦高校發展的重要意義。民辦高校應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具體資源條件及自身的教育生態系統的特點制訂具體的發展策略,在創業教育上加大資源投入,積極作為以充分利用創業教育這個機會窗口來奠定學校長期生存與發展的基礎。(3)制訂配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為引導和激勵專業教師積極投身于創業教育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開展創業教育的重點在于構建有效的課程體系,難點在于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融合,瓶頸在于有效師資力量的缺乏。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穩定性與公立院校相比本來就較差,如果再在發展機會、薪資待遇等方面不能提供更好的政策保障,專業教師隊伍是難以熱心于創業教育的。這就要求民辦高校要潛心研究專業教師的自身需求,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引導和激勵專業教師將自身發展與創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為專業類創業子課程群的建設乃至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實質性融合掃清障礙。

4結語

本文對國內外高校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經驗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國內民辦高校應依據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構建基于企業與企業家成長過程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并根據目前民辦高校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方案設想,對其實施保障進行了探討。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絕非一蹴而就,需要民辦高校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條件在正確的構建思路和原則下,結合所在地區社會創業生態系統的具體情況順勢而為,只有這樣才能盡量少走彎路,將可能出現的沉沒成本降至最低。

作者:王任軍 單位:湖北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