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時間:2022-08-26 11:00:34

導語:黨建引領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引領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摘要:信息化時代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拓寬人才培養視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方式上帶來新的機遇,同樣使其在塑造人才價值觀和明確教育方向上面臨著挑戰。信息化時代下黨建引領創新創業教育的機理主要包括思想嵌入、教學嵌入和師資嵌入,其實踐探索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同時有利于培養滿足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信息化;黨建;嵌入;創新創業教育;實踐

信息化時代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拓寬人才培養視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方式上帶來新的機遇,同樣使其在塑造人才價值觀和明確教育方向上面臨著挑戰。信息化時代下,培養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同時將其思想信念和黨的發展同頻共振,是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時代使命。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之間存在耦合點,這為黨建工作“嵌入”創新創業教育,化解信息化視閾下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挑戰提供了可能。

一、基于嵌入性理論的黨建引領創新創業教育的機理

嵌入性理論最早由波蘭尼在其著作《大變革》中提出,后由以格蘭維特為代表的經濟社會學派將其發揚光大,隨后諸多學者投入對嵌入性理論的研究之中,使其逐漸擴散到多個領域。從最簡單的層面來理解,假設事物A是嵌入主體,事物B是嵌入客體,“嵌入性”指A能嵌入于B的結構之中,需要指出的是,“嵌入性”隱含著建構的前提,即嵌入客體B目前存在著不足或待改善的地方,嵌入主體A能為B帶來好的元素,從而建構B,令其得到改善。嵌入性理論反映了兩個事物之間在某些方面存在密切的聯系,為信息化視閾下黨建引領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理論支撐。以下從思想嵌入、教學嵌入、師資嵌入三方面分析其中的耦合機理。1.思想嵌入。黨的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支撐,而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黨建工作則肩負著引導高校學生成才成長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責任,是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支撐,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深刻的思想性、極強的理論性。如對青年人提出的“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等良言金句,不僅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有著深刻的啟發,也引導著大學生形成為國為民、將個人發展融入黨和國家命運的偉大理想。從這個角度來看,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不僅如此,黨的事業同樣需要創新型人才,黨的理論創新同樣在時刻進行,這能有效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提檔升級。2.教學嵌入。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和創新的理論體系中蘊含著偉大的創新創業因素和深邃的創新創業精神,一部黨史本身就是一部氣勢磅礴、催人奮進的創業史,而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十分典型的中國共產黨主導的實踐基礎上的偉大理論創新,具有非凡的學習價值。將黨的理論教育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能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源泉和發展動力。3.師資嵌入。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世界發展前沿的事物,同樣需要具有先進理念的教師來提供教育,尤其是在信息化時代下,對教師是否具有先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思想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優秀教師加入,在高校廣大的教師隊伍中,黨員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勤勞智慧為黨旗增添光輝,是教育工作者中的佼佼者,能有效組織校內外資源服務于創新創業教育,同時這也是高校黨員教師的職責。

二、信息化視閾下黨建引領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

信息化技術豐富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方式,令其符合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習慣,而以黨建為引領,則明確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方向,通過服務為創新創業注入持續的活力。桂林理工大學商學院黨支部教師在黨建引領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嘗試取得了實效。1.黨建“嵌入”創新創業教學。以“農村創業者認知”課程為例,它是桂林理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系列課程之一,也是“精神進課堂”系列課程的組成部分。該課程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教學背景,在課堂中運用信息化技術,在課程設計、教學實踐等環節進行改革,實現了黨的精神和創新創業知識的良好結合。在課程設計環節,黨支部黨員教師以黨的精神為引領,從地區特色出發明確了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在知識目標方面,明確學生應掌握黨的報告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質內容,尤其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等方面;要求需深刻領會黨的報告關于企業家精神等的表述;需進一步鞏固對創業者概念、創業者特征的理解認知,明確農村創業者及其創業特征。在能力目標方面,通過在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文章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通過對鄉村振興現實案例及存在問題的分析,使學生掌握服務農村創新創業的方法路徑,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在素質目標方面,通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課堂,培養學生正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培養其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情感和投身基層建設的愿望;培養學生及時關注創新創業熱點,及時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有效服務家鄉;通過微信公眾號的使用,養成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學校與社會間進行溝通、知識共享、理念共享的分享精神。在教學實踐環節,教師們深入學習黨中央關于創新創業相關工作的重要部署,力求引導學生做到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的統一。課前,結合“創業學”課程體系內的“創業者”這一教學內容,通過“給創業者畫像”這一活動,深入農村、深入家鄉,近距離認識農村創業者,真實體驗農村創新創業實際;課中,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校內外互動,通過農村創業者實際案例導入、連線采訪農村創業者、微信在線學習等方式,使學生對新時代黨中央對創新創業的號召有更深刻的認識,激發學生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擔當精神;課后,將學生所做的最新作業及調研的經典案例上傳到微信公眾號,有效激發了學生深刻領悟黨的政策、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總體而言,該課程在思想引領上注重與黨建工作相結合,明確了課程的核心價值觀;在教學設計方面,強調結合區域特征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方法設計中,并鼓勵學生進行實地調研;在教學實踐中,采用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鼓勵學生在微信公眾號上分享、展示調研成果,在線討論農村創業的現狀及對創業者的認知,并通過微信實時連線采訪農村創業者等方式,實現了學生及廣大農村創業者在“共享課堂”上“共享知識”。2.黨建“嵌入”創新創業服務。黨支部以服務學生創新創業為宗旨打造服務型黨支部,用創新創業服務塑造黨支部獨特的品牌和形象,并不斷向其他創新創業服務領域延伸。除課程教學外,黨支部黨員教師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融入日常教育工作中,為學生提供全過程、全鏈條的創新創業服務,包括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挑戰杯課外學術大賽、創青春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以及創新創業的實踐,打通服務創新創業的“最后一公里”。運用兩微一端(微博、微信和新聞客戶端)以及“學習強國APP”,開展微黨課,觀看微視頻,每周組織學生在學校信息化教室共同學習最新黨建理論和創新創業案例,分享創新創業經驗,積極探索“互聯網+黨建+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模式。為了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同時也為了提高創新創業服務的覆蓋面,黨支部結合地方高校服務社會的功能,由支部書記牽頭搭線搭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黨支部黨員根據校外實踐需求,引導大學生通過互聯網搜集相關案例,學習相關知識,做好前期儲備,黨員教師進一步帶領學生參與地方發展所需要的農村土地和特色小鎮規劃、農民創業和社會青年創業培訓等工作,目前已服務區內外十多個市、區和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饋。以黨建工作引領創新創業教育,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增強凝聚力,讓學生在不斷的自主學習中增長知識本領,錘煉創新創業意識,為實現夢想提供助力,在人生廣闊的舞臺上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為黨的事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書寫壯美華章。

參考文獻:

[1]丁玉斌,劉宏達.大數據時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挑戰、問題與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21).

作者:李亞娟 馬小龍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