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專業創新教育研究

時間:2022-03-27 10:56:44

導語:藝術設計專業創新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設計專業創新教育研究

進行藝術設計專業創新教育,培養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關鍵在于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

一、以創新觀念為導向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觀念來源于思維與行動。現代藝術設計創新教育要立足藝術設計實踐,幫助學生逐步領會藝術設計思想,積累藝術設計觀念,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藝術設計涵蓋的領域不斷拓寬,各類藝術設計產品越來越受到關注。對于藝術設計,其內在要求與設計形態直接關系到設計質量和水準。因此,相關教育者要針對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現狀,創新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理念,突出藝術設計創新思維培養,提高藝術設計教學質量。創新源于思維素質,而思維具有抽象性、形象性之分。藝術設計創新教育,要通過藝術設計創作實踐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引導學生錘煉優美的藝術形象。創作一件藝術作品,其形象最初形成于大腦,通過對其形象的抽象與概括,逐漸完成對頭腦中藝術作品細節形象的豐富與重塑,由此構建藝術設計的本質內涵。當然,對于抽象思維的概括,可以表現為主流藝術形態,也可以表現為抽象藝術造型。將審美力與觀賞力進行融合,并變革與完善藝術表現手法,能夠拓展藝術創作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可以獲得由單一向多維的發散,如分解作品形象、對比不同形態、聯想多種事物之間的關系等,最終能夠將藝術設計作品進行多層面的呈現。日本藝術設計師福田繁雄在構思反戰主題作品時,將一支手槍的槍管構思為U字形,打破了槍管向前的思維,而是將管口對準了發射者,只要扣動扳機,就會將自己打死。這一作品的創新思維,將反對戰爭、呼喚和平的主題進行了生動的表現。

二、以創新教育模式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藝術設計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寬泛性、專業性,還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創新實踐教學中,要強調教育規律與現代教學手段的融合,優化教育模式,制訂獨特、新穎、恰當的教學方案,滲透創新能力培養內容。教育模式貫穿于教學過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創新藝術設計教育模式,要遵循藝術設計學科規律,選擇現代教育手段,充分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體現藝術設計學科特色,確保教育模式的科學性、合理性。如,在藝術設計學科理論知識教學上,既要注重傳授學生豐富的基礎知識,還要融入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訓練,培養學生的設計素養,為學生后續學習創造條件。在創新教育實施過程中,要在特定環境條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教學資源,靈活設置教學內容,遵循創新教育的漸進性,因材施教。藝術設計創新教育需要完善的、全面的教育教學理論的支撐,特別是在藝術設計思想、設計流派、設計思路教學中,要對比和分析不同國家、地域的設計師的創作手法,借鑒最新的設計成果的設計方法,增強學生對不同設計手法的認知與判斷,調動學生參與藝術設計實踐的積極性。藝術設計作品的創新性表現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設計師的創作主旨上。正是因為藝術設計本身的差異性,才造就了藝術設計創新教育的獨特性。因此,藝術設計專業創新教育應以藝術設計專業理論知識傳授為切入點,以創新實踐訓練為突破口,創新教育模式,提高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質量。

三、以創新方法激發學生的靈感

創新來源于思維,而思維源自創作靈感。藝術設計創新教育的開展,要從古今中外的藝術設計教育中梳理和吸收獨特的教育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靈感。一是注重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方法的融合。藝術設計傳統教學盡管有不足,但也有精華部分。如,針對不同教材的特點進行有效的知識傳授,讓學生從不同教材的知識框架中接觸和理解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通過講解不同的設計理論、設計主題,使學生逐漸形成多方面的思維認知。如,分析工業設計中俯視圖、仰視圖、剖視圖的制作方法,以及黃金分割法的具體應用、各抽象藝術流派創作方法的異同,引領學生由抽象理解過渡到具體分析。當然,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滲透現代設計方法,特別是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從頭腦構思、手工繪制到造型修改和調整,逐漸完成作品的構思與設計,掌握具體軟件的設計方法。二是注重藝術設計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性內容的重要途徑,而實踐教學是學生學習藝術設計技能的重要渠道。教師可以針對藝術設計學科特點,結合圖形、圖案、字體等構成要素,從點、線、面、體的組合、分割與布置上,強調視覺設計的優美性、新穎性,從而引導學生加深對設計理論的理解,增強學生對藝術設計作品審美特性的認知。三是強調藝術設計個體教學與集體學習相結合。個體教學突出因材施教的理念,強調藝術設計的個人情感特性與獨特藝術表現。不同的學生對藝術作品的理解與思維的養成具有獨特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藝術設計表現方法和設計語言,形成獨立的見解,塑造獨特的藝術思維。集體學習是基于教師的引導,突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如討論式教學、點評式教學等,能夠從集體的知識認知優勢上,多角度、多層面地拓展學生的創作思維,營造廣闊的創新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

作者:焦好杰 單位:平頂山學院

參考文獻:

[1]湯箬梅.創新設計教育:藝術設計高等教育跨學科發展趨勢.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4(5).

[2]劉麗瓊.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現狀與教學改革初探.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