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創新教育常用策略分析

時間:2022-03-27 11:06:32

導語:體育創新教育常用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創新教育常用策略分析

摘要:現階段,基于素質教育的要求,體育教育教學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和創新。在當前體育教育教學實踐中,既要保證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教學效率,還要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所以,新時期的體育教育改革工作應該從發展學生個性,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著手,繼而將終身體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學實踐中,促使學生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該文首先分析了體育教育教學現狀,然后探究體育創新教育的常用策略,以期為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體育教育;創新;策略

對當前我國教育發展形勢進行分析可知,素質教育逐漸滲透到各級教育教學中,尤其是針對體育教育教學而言,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越來越受到國家各級教育部門和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者的普遍關注?,F如今,體育教育教學的目標和指導思想仍然存在一定滯后性,體育課程設置的合理性較低,并且體育教育教學模式不夠科學、靈活,與當前體育人才培養需求難以吻合。下面基于素質教育的要求,探索體育創新教育的常用策略。

1加強教學人員自身創新教學能力的培養

通過實踐能夠得知,唯有體育教學人員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才能保證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得到充分培養;唯有體育教學人員對當前高新技術研發的最新成果具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從科學的角度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探索;唯有體育教學人員具有持續不斷的學習能力才能保證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所以,培養體育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是加強對體育教學人員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首先,教學人員應當樹立全面、正確的執教觀和責任感,而不是只局限于“傳道”、“授業”、“解惑”,應當在講解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不斷拓展求異性思維、發散性思維,使其自主探究意識得到充分的培養[1]。其次,體育教學人員應積極參與各類科學研究活動。因為體育教學人員的工作性質有別于其他崗位,致使一些體育教學人員的科學研究能力較差、科學研究水平較低。對此,教學人員應當積極參與各類科學研討會,將科學研究作為提升自身創新能力、輔助教學工作、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然后,在體育教育教學中,體育教學人員應當創新教育理念,掌握先進、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實現因材施教。最后,體育教學人員應當積極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和興趣。

2注重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體育創新教育中,需要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為首要工作,加大工作力度。鼓勵學生參與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評價等工作,使其通過體驗多元的思維活動、經歷相應的實踐過程對體育課程形成新的理解,教學人員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進而形成體育創新教學合作關系,促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得到有效提升,培養其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2]。因為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體育素質、興趣愛好、成長需求、個人能力等方面有所差異,所以,教師在體育創新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開展有差異的分層教學,促進所有學生都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果,進而逐漸形成共同分析、共同探討的自主學習狀態。同時,體育教學人員還應當優化課堂教學,采取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應當為學生布置探究課題、提出具體要求、適當的進行點撥,將課堂教學空間和時間還給學生,給予學生極大的信任和支持,鼓勵學生在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積極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充分展示自我,挖掘自身的潛能,提升創新能力。

3運用新型體育教育模式

教學人員應當著重利用各教學環節啟發學生思維、提升學生智力,促使其在各項教學活動中努力擴展思維,將學過的知識轉化為感知,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繼而從學習遷移和反饋方面獲益[3]。在常規體育教育教學實踐中,各種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后形成的心理活動對體育技能的調控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教學人員需要著重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創新體育教育教學中,教學人員應加強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促使其智力得到極大的開發,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其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吸收。所以,為了進一步落實、推動體育創新教育教學工作,教學人員在創新教育中應當采用以學生為核心的新型教育模式。

4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

對有關研究進行分析可知,在和諧、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能夠得到充分培養。同時,由于體育學科教學的特殊性,學生只有在沒有拘束、壓力的情況下才能正常學習,若是體育教育教學中存在讓學生感到緊張、拘束的因素,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致使其難以充分掌握體育課程內容[4]。若是教學人員能夠為學生營造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就會得到充分培養,為其體育素質的提升提供重要前提。因此,體育教學人員應積極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和諧的學習環境,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努力營造師生雙向交流的氛圍,采取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的心理、身體、思維得到不同程度的放松,繼而發揮自身的潛能,借助體育教學活動提升體育素養。所以,在體育創新教育中,體育教學人員應當將營造寬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作為現階段的重要工作。

5開展體育創新教學評價

現階段,國內大多數教育教學工作均采用男女合班的方式,其教學評價主要分為“技術”評價和“達標”評價兩部分內容,有些學校采用籠統、單一的標準實施教學評價,由于男女在身體素質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這種評價方式不僅缺乏實效性和激勵性,而且還缺乏公平性和創造性,對女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產生抑制作用。所以,體育教學人員應當創新評價觀念和評價方式,將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結合起來,將體育技能、身體素質、體質健康、參與程度、進步幅度、心理素質及心理健康等納入評價體系中,確保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和科學性[5]。因為創新教育要求教學評價應具有賞識性、激勵性,應當關注所有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情況,對其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給予充分肯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我責任感,提升其自我評價能力,增強其心理素質和自信心。

6結語

綜合上述分析,為了促進體育教學改革工作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開展,首先應該保證體育教學改革工作能夠滿足時展、社會發展、人才發展的新要求,進而依照體育創新教育教學目標和指導思想對課程內容進行科學設置,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融入到體育創新教育教學中,在促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的同時,提高其知識水平和運動技能,為體育創新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蘇慶良 單位:臨武縣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羅海平.淺談體育創新教育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才智,2012(16):241.

[2]陳名君.芻議體育創新教育的常用策略[J].體育時空,2015(5):72.

[3]高石磊.體育創新教育的幾點芻議[J].體育時空,2016(8):179.

[4]劉壯麗,楊福瑞.體育創新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J].改革與開放,2011(8):173.

[5]陳穎瑜,姚志強.淺談學校體育創新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9):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