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意向研究
時間:2022-07-09 06:07:15
導語:大學生創業意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信息的來源與調查方法
(一)信息的來源
筆者為完成此課題,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的方式,選擇了7所高職院校的應屆畢業生為樣本總體進行調查。調查過程中隨機發放了1000份調查問卷,其中收回有效問卷850份,回收率為85%。
(二)研究的方法
本調查問卷把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分成了三大類,分別是:個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會因素。其中個人因素包括學生個人的性別、性格、專業、業務能力、是否有過創業的培訓和實習經驗等幾個方面;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學生的家庭支持程度及家庭在人脈方面的支持等方面;最后社會因素主要包括學生創業的社會環境及學生能夠選擇的創業項目等方面。此外,根據這些不同的影響因素,把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分為強、一般、弱三個不同的等級。然后根據不同影響因素與創業意向之間的具體關系,做出如下描述性統計分析。
二、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性格和性別因素方面的分析
據統計,男生中有70.7%的人有強烈的創業意向,有23.3%人對于創業的意向是一般的,而6%的學生對于創業的意向是比較弱或者根本沒有自己創業的想法。而對于女生而言,只有40%的人有強烈的創業意向,有一般創業意向的學生比有強烈創業意向的學生要多一些,占到所有接受調查的女生中的46.1%,最后沒有創業想法的女生占13.9%,這個比例也比男生中沒有創業意向的要高一些。此外,在對有較強創業意向的學生的深入調查中發現,有56%的學生認為性格對于創業的影響是很大的,而23%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性格對于創業的影響是比較小的??梢?,男生和女生的性別差異對于創業的意向的影響是很明顯的,并且自身性格以及性格方面的差異對于創業意向的影響也是存在的。
(二)專業和業務水平的影響因素分析
據統計,認為自己所學專業對創業意向有所影響的比例分別是79.8%、10.6%、9.6%。另外,通過對有較強創業意向的學生的深入調查發現,有60%的學生認為自己畢業時的業務水平不足以滿足創業對專業技能的要求??梢?,專業以及業務水平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是很明顯的。
(三)參加有關創業培訓和指導的影響因素分析
據統計,在對沒有參加過有關創業的指導和培訓的學生進行深入分析發現,只有6%的學生沒有創業的意向,可見是否參加過專業的培訓和指導對于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是很小的,即便是沒有參加過有關創業培訓和指導的學生,對于創業仍然抱有很大的熱情。
(四)家庭在資金和人脈等方面支持的影響因素分析
據統計,在有較強創業意向、一般創業意向、沒有創業意向的三種不同層級的學生中,分別有56.2%、40.9%、2.9%的學生認為在創業的過程,家庭需要在資金和人脈等方面給予學生創業以充分的支持和幫助??梢?,家庭是否給予學生創業以充分的支持對于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是必然且關聯很大的。
(五)社會環境及創業項目等影響因素的分析
據統計,與沒有創業意向的學生相比較而言,有高達95%的有較強的創業意向的學生認為目前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綜合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而言,是比較利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而具有一般創業意向的學生,對當前所處社會環境對創業影響好壞的判斷是基本持平的??梢姡鐣h境及創業項目的多少對于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是很顯著的。
三、關于提高大學生創業意向的相關意見和建議
(一)完善教育結構,加強創業教育
在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的專業知識積累及業務水平的高低對于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是很明顯的。這就需要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適應大學生通過創業來解決就業問題的新形勢,從學生入學之初就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做好準備,通過不斷地優化課堂結構、開展相應的培訓活動,幫助學生對當前的創業環境有真實的把握和了解并掌握相應的創業技能。此外,對于學生專業知識的教授也是十分關鍵,學生只有具備了豐富的專業知識積累,才能在以后的創業過程中大展身手。總之,學校應該在充分遵循教育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將創業教育和知識教育完整的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校期間受到良好的知識教育和創業培育的熏陶。此外,學生還應該注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鼓勵教師不斷改革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建設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豐富學生的創業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為以后自己創業做好充分的準備。最后,學校還要注重為學生創造更多了解和參與實踐的機會。比如,學校、教師可以邀請優秀校友回學校為學生做創業講座,讓學生提前了解創業所需要的能力及要面臨的困難,讓學生對創業有充足的思想、知識和能力準備。還要多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們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積累,促進相關技能水平和業務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學生心理特質,保護學生的創業熱情
通過對學生創業意向的調查,發現有60.5%的學生有較強的創業意向,可見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是占大多數的,也就是大部分學生對創業有著強烈的熱情和積極性,這就為學校開展創業活動提供了充足的群眾基礎。但是,對于有強烈創業意向的學生進行深入分析發現,他們對于創業的了解基本都停留在淺顯的層面,無論是在知識儲備、能力積累或心理特質等方面,與真正的進行創業實踐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如果讓他們直接進入社會,自主創業,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困難的打擊,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調整,就會放棄創業,甚至自暴自棄而影響整個人生,對于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也是不利的。這就需要學校和社會各界加強對有意向創業學生的品質培養,培育他們善于抓住創業的機遇,敢于承擔創業的風險和艱難,始終保持創業的極強,積極參與學校開展的有關創業的培訓、講座和一系列的活動,也可以走出校園到企業中去,通過參加企業的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組織協調、人際交往、溝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為日后走向創業的道路積累豐富的經驗和各方面資本。
(三)建立激勵機制,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學校應該通過不斷地優化創業教育,旨在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自由、和諧的創業環境,以培養出更多專業技能過硬、心理素質過強的優秀創業人才。具體來說,學生的創業的環境要涉及到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各個方面。要積極通過媒體宣傳、互聯網弘揚、校園文化建設等途徑,讓學生了解創業者的社會價值,為他們創造一個“支持創業、尊重創業、鼓勵創業、允許失敗”的氛圍,讓他們在這樣一個輕松、自由的環境中,敢于嘗試創業、不畏懼創業過程中的失敗的困境。此外,各級政府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出臺相應鼓勵大學生創業、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通過把創業大學生納入失業保障管理體制的方式,建立讓大學生“敢于創業、樂于創業”的激勵機制。學生只有具備了這些優惠政策、激勵機制和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鼓勵,才能在創業的道路上無后顧之憂,勇于探索和前進。
(四)構建創業平臺,加強分類指導
在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加強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是十分關鍵和必須的。創業實踐在激發學生創業潛能,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能力以及創業品質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社會和政府應該積極為學生構建創業平臺,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創業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校內和校外的真實創業環境中,鍛煉自己,提高能力。學校可以和社會企業相聯合,開展“創業挑戰杯”大賽,鼓勵學生注重創業實踐團隊建設,對于優秀的創業成果應該積極發掘其重要價值并給予一定的獎勵。此外,學校還可以實行創業導師制,安排專業的導師對有較強創業意向的學生進行專門的跟蹤、指導,及時發現在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品質、創業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并給予積極的引導和幫助。要特別注意對于有創業意向的女學生在冒險精神、抗壓能力的輔導,或邀請成功的女企業家為學生開展一系列的講座活動,用榜樣的力量來激發女學生的創業潛質。此外,學校還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創業競賽,鍛煉學生的創業能力。通過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進行“有關影響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因素”的問卷調查之后,經過對調查結果進行深入、詳細的實證分析和研究,發現目前影響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影響普遍集中于創業技能、性別、性格、家庭支持、以及創業環境等因素。因此,學生、學校、社會之間要互相配合,切實采取相關措施,為培養更多優秀的創業人才奠定充分的基礎。
作者:張溪 單位: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創業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 下一篇:中學音樂課程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