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受挫后心理調適探討

時間:2022-12-09 03:02:33

導語:大學生創業受挫后心理調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創業受挫后心理調適探討

摘要:目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了創業,但許多大學生因創業挫折而產生了心理問題,如何積極面對并處理心理問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介紹了大學生創業受挫心理的內涵、闡述了創業受挫消極心理反應的類型、分析了創業受挫心理產生的原因,探討了創業受挫心理調適的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創業受挫;心理調適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鼓舞和號召下,在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自主創業。創業成功的大學生取得了一番不俗的成績,但更多的大學生則敗下陣來,失敗之后他們如何面對挫折,如何走出挫折的心理陰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一、大學生創業受挫心理的內涵

從心理學上來說,挫折心理是指個人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干擾和障礙,但經過努力或采取某種方法仍不能達到目標而產生的種種焦慮情緒[1]。大學生創業挫折心理是指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遭遇難以克服或自認為無法克服的障礙或困擾,使得自身創業需要不能滿足而產生的一種緊張的情緒反應或體驗[2]。

二、大學生創業受挫的消極心理反應類型

創業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特別當創業的群體是一些大學生時,無論他是剛畢業,還是在校生,畢竟他們最缺的是社會閱歷,盡管他們有著比較高的抱負和很大的闖勁。盡管有些大學生創業受挫后能夠坦然面對,重頭再來,但更多的心理反應是消極的,常見的消極心理反應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悲觀

大學生創業者社會閱歷少,成長過于一帆風順,沒遇到過什么挫折,也很少接受挫折教育,對創業的認識更多集中在少數成功的典型者身上,對創業的艱辛缺少清醒的認識,對創業的美好前景充滿了很大的期望,而無處不在的挫折隨時都可能擊碎他們的夢想,由此陷入到悲觀甚至是極度的悲觀之中。

(二)自卑和壓抑

在創業過程中,并不是每個人都支持創業者的,也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和風細雨”的,可能說什么的都有,真心實意地說好話,從人、財、物上支持創業者的有之,蔑視、不屑一顧、諷刺的也有之……,大學生創業者也不例外,同樣也會遇到,他們對此的反應往往是我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做出成績,特別是心高的同學甚至可能心中暗暗較勁,一定要做出轟轟烈烈的成績來,讓你們小瞧我。有理想有沖勁是好事,但競爭太激烈,個人知識和社會閱歷畢竟有限,成功的畢竟是少數,有統計表明,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較低,只有2-3%,就算在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成功率也僅有4%,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成功率則更低[3,4]。創業受挫后,有些大學生創業者會變得自卑,情緒不佳,不愿與人交往(流),心情很壓抑,擔心別人可能更瞧不起他,如果越封閉越不與人交往(流),這種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三)多疑

多疑是由主觀推測而對他人產生的疑神疑鬼,不信任的復雜情緒體驗和神經過敏的消極心態,表現為對他人的言行敏感[5]。多疑這種現象在高校中并不少見。創業受挫后,見幾個同學聚在一起小聲說話,覺得是在討論自己;別人在忙自己的事,沒注意到自己,覺得瞧不起自己;同學心情不好臉色不好看,覺得是給自己臉色等等。事實也證明,多疑現象往往是自己主觀臆斷,而主觀臆斷絕大多數是不切實際的,反而造成自己的困擾不安,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創業的持續進行。

(四)憤世嫉俗

有些大學生創業在遭受難以應對的挫折時,將自己內心的痛楚和無助轉化為對社會的憤世嫉俗,將這些歸咎于自己的家庭出身,社會的不公,認為創業是拼家庭拼背景,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心態,不能理智地看待挫折和勇敢地去面對。

(五)焦慮

焦慮是一種心理的過度緊張狀態,它使人處于一種深度不安之中,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官能癥[2]。現實中,焦慮可能被認為是一種不良的心理行為,事實上合適的焦慮在正確合理的認知下可以轉化為發展的動力,過分的、不當的焦慮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拖累創業者前進的意念。大學生創業全程中,肯定會焦慮不斷地產生,不斷地消亡,能合理處理焦慮,那就是正常的消亡,不會影響創業,反之,不斷受其亂,越理越亂,最終會打擊了自己的信心,擾亂了自己的方寸,留下的只有失敗和痛苦。

(六)抑郁

抑郁是大學生創業受挫后最大的心理不良反應,對自身破壞力比較大。抑郁的特征一般有:持久的沮喪悲傷、焦慮或空虛;無助感、無價值感或過度、不當的自責;對未來絕望或極端消極的情緒;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精力減退和長期疲勞感;記憶力喪失,難于作決定或集中注意力;易激惹,煩躁不安或興奮;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睡得太多;沒有食欲,喪失對食物的興趣或飲食過度以致體重增加,更有甚者經常想到死、出現自殺的念頭或行為[5]。抑郁是創業受挫后比較嚴重的心理現象,特別是自殺傾向,應該引起家長、高校的高度注意。

三、大學生創業受挫的心理原因

(一)創業目的、動機不當(不純)現實中,創業躍躍欲試的大學生不少。但當問及他們創業動機時,創業獲得成功可能性比較大的動機有以下幾種:有一個好的創意或設計、有比較好的社會資源(如家族中有人從事類似的工作,具有類似的產業,自己在此基礎上做了點小創新)、有自己的專利、有比較好的資金來源、對市場有比較理性合理的調研、對同類產品有過充分的調研等等;但很難成功的創業動機,無外乎是看到同學創業了我也要創業、創業可以賺更多的錢啊、創業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或體現自己的價值、家里人希望我創業等等。這些不純的創業心理很難支撐他們有很好的發展,一旦遇挫時,缺少正確的創業理念、沒有良好的創業心理便很快敗下陣來。

(二)創業固然重要,但心中卻沒有創新大學生創業的項目可謂種類繁多,包羅萬象。既有科技發明類創業:如我校的欲曉科技、加法創客教育,也有傳統類項目:餐飲、咖啡、面包蛋糕等。當然也并不說傳統類項目不好,或不能取得成功。關鍵要插上創新的翅膀,如我校的陳浩同學從事服裝行業,但創立了自主品牌“馬奇菲爾”,比較早地進行了創新,也就是現在流行的互聯網+,在2013年就達到了3000萬元的銷售額,并于2014年在“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獲得金獎,成為我校大學生創業的標桿。

(三)創業者個人的心理素質

創業者個人的心理素質在面對創業挫折時顯得尤為重要。心理素質好的創業者在面對挫折時,雖然也會心情不佳,但能夠理智地看待挫折,分析如何面對處理挫折,作出積極的反應,跨過一個又一個創業的坎。而心理素質不好的人就往往會陷入上述種種創業受挫后的消極心理反應,甚至走極端,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令人惋惜。

四、大學生創業受挫心理調適的途徑

心理調適不單單是創業的初步“成功”期才開始,如:店面開始營業,產品開始銷售,甚至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后,而是應該從創業的意識萌牙時就開始,貫穿于創業的整個過程。如果從創業的意識剛剛開始萌芽時,因害怕創業的艱難,擔心不具備創業所需的財務、稅法、風險等各類知識,創業合伙人的合作意向的變動,資金、人脈、市場的缺少……,有可能從一開始,就將一個很好的創業金點子因困難挫折扼殺在萌芽狀態了,更不會有后面的創業了。就算一切順利,產品上市,銷路一片大好,但市場變化莫測,影響因素甚多,也會因挫折導致創業最終的失敗。因此要及時跟蹤,不要等到事態嚴重了才發現,才干預。心理調適的途徑可以從以下“主體”開展:

(一)學校教務處、學生處、團委

國內許多高校的教務處按照學校的創業創新教育的要求開設了相關課程,幫助大學生掌握創業創新的相關知識,熟悉成功企業的案例,但創業創新不應只關心知識或成功人士,更應關注那些默默無聞的失敗者,以及他們怎么面對失敗對自己造成的心理影響,怎么從不良的心理影響中早日、安全地走出來。在課程中應該加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特別是讓他們學習挫折認知、挫折反應、挫折成因、挫折預防和挫折疏導等方面的知識,教給同學們心理調適的常用方法,這些方法要易于同學們自我調節,簡單有效,畢竟同學們都不是學心理學的。學生處、團委在開展相關講座、舉辦相關沙龍時,邀請成功的、知名的企業家來作報告,提高同學們在創業過程中的信心,信心足了,有利于克制各種心理障礙,保持一個比較好的心態,筆者認為也要邀請失敗的“英雄”,特別是“百折不饒”、“屢戰屢敗”的創業者,他們的經驗更值得借鑒,反思,更能幫助大學生創業者少走彎路,面對創業險阻時,如何更好地認識,并調整自己的心態,重新投入到創業戰斗中去。在開設相關課程或舉辦相關沙龍時,任課老師或作報告的嘉賓要請他們留下聯系方式,可以幫助正在受挫的同學方便他們私下聯系,請求獲得指導和幫助。團委在文化藝術節等活動中,也可模擬創業挫折來開展一些活動:如情景劇、創業模擬大賽等等,邀請專家對創業者設置各種可能的創業挫折,要求參賽選手進行成因分析,闡述該如何有效應對,如何有效調節自己的心理,創業經驗豐富人士作為嘉賓評委進行點評和指導。

(二)學校心理健康中心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不能僅限于大學生的心理咨詢,應當與時俱進,加強學習,調整部門的工作職責,增加大學生創業者的挫折心理咨詢和調適,與大學生創業者形成結對幫扶,幫助更多的大學生進行創業。

(三)創業指導老師

大學生創業時,往往缺少全程創業指導的老師,事實上高校也不一定具備這么多能夠進行全程指導的老師,或者具備也不一定有太多的時間來進行指導,高校中的經濟類、管理類、法律類、心理類、正在創業或已擁有自己公司的老師完全可以指導即將或正在創業的大學生,這些老師的專長不同,可以在不同方面對大學生進行指導,高校可以將指導大學生創業的老師的工作內容或要求進行適當調整,進行創業指導也計入工作量,適當減少點教學或科研的工作量,這樣他們能有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特別是在面對創業困境時。在社會上,存在著許多經過實戰的創業人士,他們的創業經歷更具有實際意義。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優惠,高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等方法來吸引他們加入到指導大學生創業中來,共同推動大學生創業工作。有意愿的大學生也可主動加入到社會人士的創業過程中去,可以不拿薪去實習,了解學習創業的整個過程有哪些風險,別人是如何面對處理的,換成我又會怎樣處理,別人處理的得與失給我帶來什么借鑒,特別是他們是怎么進行心理調適的。

(四)輔導員

眾所周知,輔導員在大學生成人成才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輔導員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個別訪談,集體(受挫的創業團隊)座談、事例教育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受挫后的心理疏導,幫他們從心理困境中順利走出來,克服現實中創業挫折。

(五)創業合伙人相互心理調適

大學生創業時,許多都是幾個大學生組成一個創業團隊,發揮團隊成員不同的專業、家庭社會資源的優勢,共同創業,共同承擔創業風險。創業過程中免不了會有挫折,遇到挫折,不是相互埋怨,或者指責誰的失誤,應該是相互進行心理疏導,調適,心理反應輕的人要及時開導不良反應重的同學,早日調整好心態,否則友誼的小船傾也會傾覆。

(六)政府

政府應成立相關的部門,由心理學專家、醫院心理門診、創業人士、包括成功和失敗人士,失敗人士的人生經歷更增加借鑒,成功人士的經驗并不是都能復制的,提供場所,資金,舉辦一些創業類的活動,開導受挫的大學生,幫助他們從陰影中走出來。

(七)社會心理機構

社會心理機構主要是當地的心理協會、心理診所,可以以創業心理顧問、創業公司原始股東、優惠的服務價格等形式加入進來。這些機構往往都是心理專業人士,處理過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掌握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和手段,大學生愿意聽取他們的意見,配合他們進行心理咨詢、治療,往往能取得比較好的面對挫折的效果。

(八)創業者父母

小孩子創業是好事,在充分考慮、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的創業應給予充分的支持,而不是從一開始奚落,指責,特別是遇到挫折或失敗時更是“喋喋不休”。相反,在小孩子需要戰勝挫折時,父母應該和小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不再犯類似的錯誤,應成為他們堅強的后盾、穩定的后方,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幫助他們調整心態,從容面對挫折。

(九)創業者本人

對于上述所有機構或人的努力外,最關鍵的最核心的是創業者本人,特別是創業團隊中核心人物,他對創業受挫如何認識,作何反應,顯得尤為重要,畢竟其他都是外因,都得通過他這個內因起作用,起了積極有效地反應,那他和他的團隊就能早日從受挫的心理陰影中走出來,去繼續進行奮斗,否則只能怨天尤人,繼續消沉下去,甚至一蹶不振。創業者本人應該具備以下的心理調適的小方法:

1.何足懼法我是一個大學生,還很年輕,人生的路還很長,眼前的一點困難算什么,有什么可怕的,要從戰略上藐視挫折,戰術上重視挫折,但也不能盲目無視挫折,保持一個積極向上,比較理智的“何足懼”,去戰勝挫折。

2.又不是我一個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遭遇挫折時,心中始終保持一個信念:又不是我一個,我還有創業合伙人一塊面對,類似面臨創業挫折的大學生還很多,不是我一個人在戰斗,大家都在與挫折作斗爭,我只是其中一個而已,同戰斗,同前進。

3.大不了重來失敗了又怎么樣,畢竟現在還沒失敗,言之失敗還為時尚早,不到最后怎么見分曉,再退一步來說,我又不是沒竭盡全力去創業,沒有盡全力才會心痛,我盡力了有啥過不去的,即使最終真的敗了但我還年輕,還有很多機會,現在是為未來的成功作準備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嘛,大不了可以重來嘛。

4.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許多創業者都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很容易受到周圍人言行的影響,都希望得到別人正面、比較高的評價。事實上,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給創業者正面的評價,可能說什么的都有,如年紀大的人就會說,不好好學習,成天瞎折騰;也有人會說,女孩子搞什么創業啊,畢業后找份工作早點嫁人;創業者如果成天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論,小則影響心情,大則哪還有創業的激情啊,最切合實際的還是回到創業的軌道上來,那才是自己的夢想,自己要做的事業,任憑“風吹雨打”,加強對自己選擇的道路的自信,向夢想前進吧,才是王道。

5.自我減壓法從創業初期的害怕,到創業過程中的可能一個接一個的挫折,要及時做好自我減壓,好比一個密閉的罐子,里面壓力大了,及時放掉一些,罐子就不會爆炸的。自我暗示我還行,我可以,一定行的,也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聊天看電影逛街睡覺大哭一場等與創業無關的事來緩和緊張的心情,調適自己的心理,過后再繼續朝創業之夢闊步前行。

作者:陳東勇 單位:鹽城工學院材料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慧.大學生就業挫折心理分析及應對策略[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4):85-87.

[2]姜強強.大學生創業挫折心理探究[J].出國與就業,2011,24:72-73.

[3]蘇世彬.創業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陶漫,胡文靖.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受挫后的心理調試研究——以皖北10所院校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2):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