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探析
時間:2022-10-16 10:39:57
導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興起,國內高校紛紛開展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在校生創新創業能力。在調研部分高職院校目前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針對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創新創業教育觀念更新、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師資隊伍優化、實驗室建設、融資渠道拓展五個方面提出建議,推動高職院校工科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策略
近年來,伴隨我國高校規模不斷擴張,高校畢業生數量不斷增長,造成大學生就業壓力與日俱增。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培養創新創業的新型人才成為高等教育解決就業壓力的利器之一,當前,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支持和鼓勵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并已初步獲得成效。但由于創新創業工作剛剛起步,存在不足。因此,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對進一步完善高等教育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現狀分析
自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國內各高校如火如荼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當前,各高校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主要集中于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開設和創業大賽的舉辦,僅僅在形式上和實施上采取了措施,沒有將創新創業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為了進一步了解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現狀,針對高職院校工科學生群體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420份,收回有效問卷389份,針對問卷我們進行了相關分析。(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興趣、動力和支持分析。經過對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感興趣程度進行分析,對創新創業活動感興趣的所占比例為53.7%。表明工科高職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的重視程度一般。但經過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比對,我們發現三年級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感興趣的比例達到92.13%,明顯高于一、二年級。經過我們對部分三年級學生進行訪談,發現由于就業的現實壓力,很多企業喜歡有創新創業精神或參與過創新創業活動的求職者,因此三年級的學生普遍希望在校期間有這方面的經歷,所以三年級在這一方面的比例要明顯高于一、二年級。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有高達70%以上的高職學生認為有必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這一數據也與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感興趣的比例比較吻合,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的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意識。但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的認識和實際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情況并不相吻合,在調查中有36.36%的三年級學生沒有參加過任何的創新創業活動,這個比例和一、二年級很相近,各年級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比例也很相近,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學生的知行并不統一,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隨著學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支持,近幾年來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情況呈逐年上升的勢頭,這一點在與學生的訪談中也得到了學生的認證。經過對參與過創新創業活動的學生進行動力調查,我們發現其動力來自于家庭占21%,來自于同學的占25.8%,來自于學院、教師的占32%,來自于社會媒體的占21.2%。這說明學校氛圍對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影響力較大,而近年來社會大環境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影響也深入學生和其家庭。經訪談了解,不少學生的家長在學生入學初就要求、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在對學院的支持力度的調查中,同學們認為學院大力支持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占32.2%,一般支持的占49%,不支持的占18.8%。由此可見學生認為學院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普遍是支持的,但通過訪談和分析數據我們認為學院的支持力度和學生的需求還有差距。在調查中,有26.3%的學生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氛圍濃厚,28.2%的學生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氛圍良好,30.6%的學生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氛圍一般,另外還有14.9%的學生認為沒有形成良好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氛圍。綜合上述三項調查和對部分學生進行訪談,我們認為近年來大力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工科學院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也日益重視,加之學生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認識程度的提高,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總體氛圍良好。但是學院的支持力度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同學之間和學院、教師對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影響力還不夠,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主導因素分析。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選題來源的調查中老師分配的題目占據主導地位超過40%,個人生活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網絡媒體宣傳的內容、朋友交流中收集到的想法比例比較接近,分別為19.99%、17.77%、18.85%。從調查結果可知,當前指導教師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中起了重要作用。經過與部分學生訪談,大多數學生參與的創新創業活動選題均來自于老師提出的題目,教師自然占據主導地位。而其他的題目由于受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制約,教師占主導地位也是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必然的選擇。結合問卷和訪談,從學生參加創新活動的原因來看,34.64%的學生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學生們普遍認為自己并不能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很好的應用到實踐中去,參與創新創業活動是提高自己專業技能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途徑。雖然只有很少的學生(2.93%)把創新創業活動與自身就業聯系在一起,但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提高自己的挑戰精神、創新意識,還是提高自己的組織策劃能力、增加人脈關系,或是提高專業技能、增加社會實踐機會最后都會反饋到學生的就業問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三)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和障礙分析。從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應重點加強哪方面的能力培養角度來看,選擇最多的是團隊協作(35.04%),通過訪談我們認為這與當今學生特點有很大關系。國內學者普遍認為90后大學生普遍自我意識強而團隊協作意識較差。在訪談中有學生反映在團隊協作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均想展示自身的能力而合作意識不強,面對參與過程中的挫折,會有部分學生知難而退,沒有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勇氣。我們也了解到很對創新創業項目團隊在組建時,教師沒有考慮學生的脾氣秉性、遠近親疏等問題,部分團隊成員在團隊組建之前沒有交集,特別明顯的表現不同年級、不同學院學生共同組建的團隊。其次是動手能力,占到了25.34%,這與上一項調查基本吻合。排名第三的是創新能力,占到了22.37%。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現今學生有一定的創新創業意識,但將意識轉化為能力還有欠缺,突出表現在學生雖然有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的意愿,但很多學生只是單純等待教師出題目,自己能夠提出有效題目的比例較低,因此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勢在必行。從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障礙情況來看,資金問題占到了首位,達到34.78%。從訪談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和學生均認為雖然近幾年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支持力度逐年上升,但與部分兄弟院校相比,我們在資金投入的方面還有欠缺,部分項目因資金制約而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其次是一個好的想法,占到了26.71%。一個好的想法對創新創業活動來說至關重要,在自選題目中,學生們很難有好的想法,而在命題作文中,不僅僅是學生沒有好的想法,教師有時候也會被難住。占地三位的是經驗不足,占到了25.47%。在創新創業活動中,學生經驗不足是眾所周知的問題,而在訪談中部分學生反映了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經驗不足問題。現今能過進入高校工作的教師基本上都是985、211院校的青年人才,他們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但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和科研又有一定的區別,它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較強的科研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而部分青年教師從校門到校門,沒有真正接觸過社會和生產實踐,在一定程度上說其在指導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中存在缺項。因此加強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能力的重要保障,學校應注重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以使其可以擔當起培養學生的重任。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學校氛圍,結合前面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氛圍調查,我們發現兩者比例非常接近,13.04%和14.9%。這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加強各部門聯動,加強教育、宣傳,在學校更好地營造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以學校、學院文化的形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近年來從國家到學校都非常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在此背景下,學校設立了多種科技競賽和創新教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但是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通過訪談部分學生反映競賽和活動結束之后,絕大多數團隊就此終止,很少有繼續深入的,甚至有極個別學生和教師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就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或是為了拿獎。因此我們認為目前的很多高校的科技競賽和創新教育活動均屬短期行為,如何建立一種長效機制,擯棄短期利益,使學校有限的經費效益最大化,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對策探討
(一)更新宣傳觀念,營造學生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學校應努力營造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應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國家的政策和典型榜樣。通過宣傳讓學生了解和參與創新創業,以現身說法展現創新創業者的風采,積極宣傳好的經驗和做法,共同營造創新創業的大氛圍。學校還應定期舉辦創業計劃競賽優秀作品巡展和師生創新成果展,定期舉辦創新創業論壇和座談會等,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拓展思路。采取全方位的多種方法和途徑,營造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熱情。(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科學合理教學體系。人才培養方案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具有核心位置,學校應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抓手,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應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努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建立創新創業導師管理體系,將短期參加比賽、獲獎行為變成長期的行為,并將此作為人才培養體系的一部分,對于指導教師給予政策性的傾斜。統籌考慮學生實踐環節課程設置,將以往獨立于課程之內的實驗進行統籌,設立能夠將學生所學課程有機結合的綜合性實踐課程。大力整合各類實習、實訓,對效率不高的環節進行壓縮,獎優減劣,使有限的經費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益。將課外的市場調研科技競賽、創業實踐、職業技能提升、專題講座等活動進行有效整合,努力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建設,構建科學合理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學體系,達到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目標。(三)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創新創業師資指導水平。師資質量是保障創新創業教育的前提。高素質高水平的指導教師隊伍是取得良好創新創業教育效果的關鍵保障。當前,國內高校指導創新創業的教師年輕化,缺乏相關社會經驗。針對這一現狀,學校應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可以采用新老搭配的方式,由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組成團隊指導青年教師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同時應建立相關機制,督促青年教師進入相關專業實踐教育基地進行學習,以彌補其自身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學校還可以對青年教師開展項目管理、學生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升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學校還應該從教學、科研考核、職稱評聘、評優評獎等方面給予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教師大力扶持。此外,還需要積極聘請相關行業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工程師作為兼職教師,對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教師、學生進行培訓、指導,是廣大師生能夠及時了解生產實際的最新技術、手段,促進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四)建立開放實驗室制度,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作為創新創業主體的學生,如何發揮好他們的主動性,事關此項工作能否開展好的關鍵。我們建議學校部分有條件的實驗室建立向學生開放制度,學生本人申請,學院審批后,學生可在實驗室開展相關實驗工作,部分有條件的實驗室可以實行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在這些實驗室中,學生團隊可自擬實驗方案、自行組織小組討論,創新創業訓練結束后,由學生管理團隊邀請教師進行結項答辯。實驗場所和儀器免費開放,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基礎保障。此外,為了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學校應鼓勵學生自主立項,注重對學生科研實踐過程的培養,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世強.高校大學生創業實踐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5(1):109-112.
[2]朱麗.“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支持體系構建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35(1):15-18.
[3]莊玉琳,鄭璐,張日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有效途徑探析[J].中國就業,2017(6):44-45.
作者:劉子高 單位: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回鄉創業因素與對策探討
- 下一篇: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認知和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