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融合法制教育思考
時間:2022-02-26 12:27:00
導語:數學教學融合法制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要考慮到眾多可能的因素。一方面初中生正處在身心迅速發展階段,模仿性強,可塑性大,是形成法律意識、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另一方面,他們的情緒易偏激、沖動,容易意氣用事。再加上我國正處于經濟和法制的轉型期,社會各種陰暗現象腐朽思潮抬頭,容易使初中生在困惑、迷惑中隨波逐流,走向歧途。且當前學校學生違紀現象突出,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廣播、電視等媒體的資料表明,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這些充分說明提高初中生的法律意識迫在眉睫。因此,數學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數學課,根據學生的實際,多形式、多渠道、靈活多樣地進行法制教育,以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我就以下三個方面談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一、數學課堂教學與法制教育的關系
在數學課堂中一定要明確數學知識的傳授與法制教育的關系,切不可把法制教育當成一節課來講,法律涉及范圍極廣,講起來就沒完沒了。法制教育只是滲透,是點綴。如果我們把數學課上成了法制課,那就談不上在數學課中滲透法制教育了。在數學課堂中,數學知識的傳授是主,其他如法制教育、習慣養成教育、安全教育等是輔助,教師應明確關系,靈活安排。
二、課堂教學中的法制教育
在不改變教學計劃和新課程標準理念的前提下,對各學科專業授課的內容預先進行巧妙設計,在所要講授的內容中努力尋找法律知識的切入點或滲透點,在向學生進行一般知識教育的同時,將法律知識教育自然融入學科教學過程之中。如在講授問題“兩輛載重5噸的貨車運一批機器,怎樣裝車能一次運走?”時,就可以給學生滲透有關貨車超載所造成的危害;在講授有關植樹問題時,可講環境保護的知識;在講效率問題時,可向學生滲透《產品質量》的知識;在講教育儲蓄一節時,可向學生滲透稅法的有關內容;進行“平均數”的教學時,在講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要做誠實的人的教育,培養學生誠實的良好品德。這樣做的優點:一是可以較好地解決法制教育與一般教育在課時上的矛盾。滲透教育追求的是與主課內容的自然融合,并非教師在主課中設置專門時間來進行法制教育,而是在課堂教學中自然地滲透,這樣不僅僅有助于豐富主課內容,還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二是可以較好地解決法制教育與教學計劃之間的矛盾,法制教育內容的滲透是依主課內容確定的,無需改變教學計劃,也無需重新編印專門的法制教材,只是通過授課教師的巧妙安排來實現法制教育。三是可以充分調動青少年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具體的課本內容來演繹法律條文,使抽象的條文形象化、實用化,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
三、結合數學游戲對學生進行遵紀守法教育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和課程標準中都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這就是“課堂的開放”和對學生的“解放”,那么這個“開放”和“解放”的內容是什么呢?是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玩嗎?是讓學生隨心所欲地去玩嗎?我認為并不是這樣,新的理念中也沒有這個意思。紀律是教學重要保證之一。學生不遵守紀律,教學就無法進行。若任其自然發展,學生就會目無法紀,甚至破壞社會治安,導致違法犯罪。所以,一定要利用數學學科的優越條件,加強對學生進行組織紀律和法制教育的教學,正確的做法是:“開放”不是放手,“解放”不等于“放羊式”;結合學科特點嚴格執行常規,要求學生自覺遵守課堂紀律。法制教育是當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我們在進行數學游戲教學時,可借助情境教學,結合游戲規則到學生進行遵紀守法教育,使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守法,怎樣守法,什么叫犯罪,從而懂得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律常識。例如:在進行抽牌游戲的教學時,有些學生故意違反規則,使游戲無法進行下去。針對這種現象,我在講清游戲規則的同時利用這一時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讓他們知道:在游戲中的規則就好比我們國家的法律。如果我們在社會生活中不守法國家就不能安定;如果我們在游戲時不守規則,游戲就無法進行下去,所以,同學們要養成遵規守紀的好習慣,這樣今后才能適應社會。
總之,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如果能把進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時機,靈活運用,對提高學生政治思想覺悟,抵制精神污染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課堂教學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家長的配合和社會的幫助。我們期待社會風氣的好轉和教師們能始終不渝地寓法制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只有這三者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培養出品學兼優的一代新人。
- 上一篇:中學思想教育融合法制教育研究
- 下一篇:加強大學法制教育成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