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在法制教育的看法

時間:2022-12-19 03:44:26

導語:初中歷史在法制教育的看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歷史在法制教育的看法

一、結合歷史學科特點,培養學生法制觀念

從民主法制角度看,不管中國史還是世界史,其也是民主與法制的進步史,教師要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法制建設是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但也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從中外歷史對比看,我們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史,又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直接跨入到社會主義社會的,中間沒有經歷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這一進程,因此“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比較多,民主法制傳統很少”。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英、法、美等民主法制傳統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因此,既要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現代的法制觀,又要培養學生的國際法制意識。從正反兩面的例子看,時期民主法制被踐踏,堂堂國家主席也在劫難逃,被迫害致死,更遑論一般平民百姓。時至今日,由于民主法制的不斷完善,人民的民主權利正受到法律的全面的、深入的保障。由此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法制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通過歷史學科教材來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確立他們現代法制思想,即在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適應法制社會需要,應該說是作為歷史教師必須開拓的一個教學思想及領域。也只有從歷史發展、時代需要的高度著眼,從培養一代跨世紀合格人才著手,才能體現出歷史課法制教育蘊含的重要價植。

二、歷史教學中要注意講授歷史知識與法制教育的區別

歷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傳授歷史知識,教學中穿插一些法制內容只是起拋磚引玉的作用。當然,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的需要適當講解一些法制方面的知識也還是有必要的。但這并不是歷史教學中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應該是教育學生認識法制建設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三、創新歷史教學中法制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歷史教學的內容本來就是過去的,與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而現在又在其中進行枯燥的法制教育,這無疑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因此,歷史教師必須對法制教育的形式和方法進行創新,組織形式多樣的歷史活動,如用辯論的方法、編演歷史劇、講法制故事以及多媒體課件等直觀形象、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方式,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歷史教師還可以聯系學生身邊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現實的法制教育,如有的家長為了賺錢而讓學生輟學,這就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對象是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使學生認識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空前的創舉,是面向21世紀的偉大戰略工程。學生作為社會、家庭的一員,都有責任宣傳義務教育法,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素養。同時,抓住免費義務教育政策,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使學生明白,教育的發展受經濟的制約,只有國力的增強,才能保障我們享受免費的義務教育。教育學生珍惜學習機會,發奮圖強,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中學生正處在學知識、長身體的時期,也是確立世界觀、是非觀、法制觀的關鍵時期,要使他們接受正確的東西,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關鍵在于教育。歷史教材中的法制教育素材十分豐富,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必須認真探索,不斷創新,加強歷史教學中的法制教育,以培養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本文作者:許繼棟工作單位:河南省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