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法制教育論文

時間:2022-02-02 10:46:58

導語:高職院校法制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法制教育論文

一、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對法制教育缺乏重視“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目標提出至今,由于傳統文化與當前政治體制等因素,沒有將高職學生法制教育納入教學培養目標體系中,且將法律基礎課納入思想政治課教育范疇,每周2課時,由于學校對高職生法律素質的教育重視不夠,致使學生對法律基礎課敷衍了事、不求甚解。因此,沒有達到通過法制教育提高學生法律素質的目的,反而使法律基礎課成為一種負擔。

(二)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高職院校的學生基本上是沒有達到本科錄取線的學生,本身基礎較差,接受和理解能力較低,心理失落感強烈,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對法律知識的求知欲低。尤其傳統的法制教育采用“填鴨式”的方式,將書本內容灌輸給學生,教學的實效性差,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方式單一,缺少實踐性教育目前,高職院校大多采用單一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相對單調枯燥。究其原因在于:很多高職院校是近些年從中專學校升格來的,自身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專業法律教師更是寥寥無幾。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機械”的向學生講授,對很多重要內容一帶而過,沒有為學生“學法、用法”創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各種法律知識。實踐教學環節的缺失,使高職院校的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受到限制。

二、提升高職學生法律素養的必然性

(1)建設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五大確立了“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國家推行依法治國方略,高職學生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一定意義上,高職學生法律素養的程度,決定著他們踏入社會后,在實際工作中能否“守法、用法”。因此,必須要加強高職學生的法制教育。

(2)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高職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還應具備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法律素養。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高職院校必須適應時展的要求,除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外,還應將學生法制教育列入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

三、對高職院校法制教育體制的改進及完善

在校期間是高職院校學生接受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養的最佳時期。通過以上的分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完善:

(一)對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新定位目前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從屬于思政教育范疇,沒有其獨立的地位。在我國法制化進程飛速發展的今天,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及定位本身是不合理的。按思政教育的模式開展法制教育,不僅難以達到法制教育的目的,還將導致法制教育的落后。尤其是在高職院校,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更為突出,應當將法制教育課程作為獨立的基礎類課程或專業基礎類課程來設置,旨在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法律素質。

(二)建立完善的法制教育體系高職生的法制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單單依靠高職院校是遠遠不夠的。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們國家缺少執法和守法的傳統,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就開始抓法制,沒有法制不行。法制觀念與人們的文化素質有關?,F在這么多青年人犯罪,無法無天,沒有顧忌,一個原因是文化素質太低。所以,加強法制重要的是要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開始。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教育,社會上也要進行這個教育?!币虼?,要結合各類學生年齡、心理特點開展適合的法制教育,并貫穿于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教育始終,并不斷完善我國法制教育體系。

(三)改進學院法制教育的措施傳統以理論講授為主的授課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的積極性。為讓學生充分了解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調整各種法律關系時的作用,在學生充分掌握應有的法律知識的基礎上,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

(1)加強法制宣傳力度近年來,隨著社會普法宣傳力度不斷加大,很多高職學生對維權有一定認識,但有認識不等于能夠正確運用。曾有調查顯示,在遭遇侵權時,只有不到10%的學生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與此同時,很多學生在面對糾紛時,不敢爭辯,選擇忍讓。因此,要加強法制教育,學院應當圍繞高職生自身特點,與其職業、就業相結合。例如:可以在法律基礎課程中著重開設《勞動法》、《合同法》等與學生將來就業和權益保護相關的課程。還可以收集大量具有真實性、代表性,特別是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婚戀、就業等案例,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專題展板等方式傳播,來提高學生對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

(2)引進人才充實師資隊伍隨著高職院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在法律教師隊伍的建設上,存在數量不足、業務不專的缺陷。所以,培養和引進高層次法律人才充實師資隊伍,對提高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工作尤為重要。

(3)開設法律咨詢服務中心在高職院校中,可以開設法律咨詢中心。一方面,在學生遭受侵權時,提供正確的法律建議,引導學生合法維權,避免學生通過不適當的方式發泄以至觸犯法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咨詢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關注的法律問題,切實提高法制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作者:萬麗娜單位:江西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