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職業學校法制教育現狀思考

時間:2022-02-17 11:45:31

導語:農村職業學校法制教育現狀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職業學校法制教育現狀思考

隨著法制建設的進一步加強,人們法律意識的進一步提高,法律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迫切需要人們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因此,學校應盡可能地創造條件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以便使他們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

一、中職院校法制課教學現狀

(一)法制課教學方面。一是當前中職院校法制課課程設置還不夠合理。在中職學校現有的教材中,只有唯一一套高教版的《法律基礎知識》。這套教材主要講述我國的憲法、民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專業法和訴訟法等與學生有關的法律基礎知識,但是它仍然沒有擺脫舊教材的影響,學生讀起來普遍感到枯燥無味。同時在其使用過程中,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法律課的課時量少,只是作為思想政治課一個組成部分而存在,其重要性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法律具有系統性、關聯性、復雜性的特點,它需要每學期都開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到系統而完善的法律知識,部分院校法律課只安排了一學年的教學任務,教授內容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二是教學形式簡單,教學方法缺乏多樣化。部分中職學校法律課教學的教學形式往往局限于課堂教學,且教學方法簡單,經常是采用單一灌輸的方法,缺乏直觀、形象的教育,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案例分析中,課本上只是簡單的文字描述,學生往往覺得枯燥難懂,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如果通過影片、錄像、幻燈、動畫或表演的方式展示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教學效果會大相徑庭。三是缺乏專業化教師隊伍。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的法律課教師基本上是由思想政治課教師兼任,他們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另一方面又缺乏實踐經驗,大大影響教學質量。

(二)學生管理方面。多數中職學校都把抓好學生管理作為提高教學質量、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的有力措施,并制定了許多嚴格的規章制度,如“軍事化管理制度”、班主任的“六到場”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實施,在客觀上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這種“高壓”下嚴格的管理制度,會讓學生與外面的社會產生隔離,不了解社會的現狀和需求,使得學校管理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及社會管理方式產生脫節。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在開展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職類學校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實際工作中,當一名學生做出了違規違紀的行為時,教師總是習慣地認為是學生的思想品德存在問題,而很少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去觀察考慮問題,沒有認識到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積極的生活態度、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影響思想品德發展的重要心理基礎,從而出現了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簡單化、表面化的傾向。

二、學校應采取的措施

(一)應加大課程改革力度,特別是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同時間、不同地域、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學生思想狀況是不一樣的,因此各個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在教育手段方面,要把教師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不讓法律課僅僅局限在課堂上,要適當安排一些課外活動,比如組織法制專題講座、請司法部門的同志以案說法、組織法律知識競賽、或者組織學生參觀少管所等活動,讓他們不僅僅用頭腦記憶法律,更要用眼睛看法律,用耳朵聽法律,在各種活動中增強法律知識,并內化為守法、護法的自覺意識。同時要將先進的信息傳媒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如通過電視收看《今日說法》、《法制在線》等節目;通過網絡查找相關的案件材料;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將枯燥的文字敘述轉變為聲音、動畫、圖像等,以增強材料的娛樂性和觀賞性等。

(二)加強對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職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刻不容緩。調查發現,健康的自我觀念是影響學生成功心理因素的核心,因此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幫助中職生建立積極的自我觀念,培養他們自立、自信、自尊、自強的自我品質。對于面臨畢業實習階段的學生,要做好就業指導工作,加強就業心理調試,使他們能較早地調整自己的心態,以便更快更好地融入社會。

作者:韓銀祥 單位:魯中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