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女學生心理障礙方法的探討

時間:2022-01-19 03:20:00

導語:高職女學生心理障礙方法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女學生心理障礙方法的探討

論文關鍵詞:高職女學生心理障礙體育疏導法

論文內容提要:通過對高職院校女學生常見心理障礙的癥狀及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探索運用體育疏導學生心理障礙的原理和方法,維護和促進高職女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較深的現實意義和較高的實用價值。

1.前言

衛生部2002年公布的統計數字更具體地顯示出,我國有焦慮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緒等問題的大學生占學生總數的16%以上。W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在校女學生中出現心理障礙傾向的人數約占總體的20%^-30%,有較嚴重心理障礙的約占10%,有嚴重心理異常者約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人數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高職院校學生尤為突出。高職女學生作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青年群體,由于年輕閱歷淺,心理承受能力差,因學習、生活和就業的壓力,情感方面的困惑,使她們比一般大學生承受著更大的來自社會、家庭、學校和自身的心理壓力,極易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和障礙。這不但影響高職女學生在校時的行為表現,也影響到她們能否以正常的心態面對社會的選擇以及今后人生道路上面臨的困難和挫折。因此,研究高職女學生的心理障礙和進行疏導的方法,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較高的實用價值。本文旨在對高職院校高職女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及產生原因進行分析,探索運用體育鍛煉的手段疏導高職女學生心理障礙的途徑和方法。

2.常見的心理障礙分析

2.1神經衰弱

根據調查,神經衰弱是高職女學生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主要是高職女學生缺乏面對現實的勇氣和良好的適應能力造成的,如學習負擔過重、專業思想不穩定、個體自我調節失靈,對社會、對人生思慮過多,在家庭問題上、戀愛問題上猶豫徘徊等。所有這些,在患者頭腦中產生強烈的思想沖突,使得神經活動過程強烈而持久地處于緊張狀態,超過了神經系統本身的張力所能忍受的限度,從而引起崩潰和失調。癥狀主要表現是情緒不穩定,易激動,好發怒,小刺激可以引起較強的情緒反應,發作后常感后悔,自責而又不能自拔,精神易興奮,浮想聯翩,失眠,且多夢易醒,易疲乏,月經失調,通過適當休息也難以解除,造成患者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聽課效果差,學習成績下降。

2.2焦慮癥

焦慮癥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癥。高職女學生進入高職院校,新的環境各方面都要重新開始適應和調整。如果對自己期望過高,壓力過大,凡事患得患失,時間長了,就會產生持續性的焦慮、不安、擔心、恐慌,并且還伴有明顯的運動性不安以及各種軀體上的不舒適感?;加薪箲]癥的高職女學生,在其性格上也有一定的特點,大多膽小,做事瞻前顧后,猶豫不決,對新事物、新環境適應能力差,遇上一定精神刺激,就很容易患焦慮癥;常見的焦慮主要表現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上,學習焦慮在學生情緒表現中最為強烈,其中又以考試焦慮最為突出,高職女學生中很多人在應付各種考試時,會出現預感焦慮和期待不安等心理狀態,有的甚至恐懼考試,以至不能自制;人際交往的焦慮與大學生的自我形象焦慮關系非常密切,這些學生缺乏自信,常擔心自己不夠漂亮、沒有吸引力,這類焦慮主要與自我認知有關。

2.3抑郁癥

抑郁癥又稱憂郁癥。抑郁癥是高職女學生中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在高職女生中多見于性格較內向的女生,也會發生在從外表上看比較順從與柔弱但內心個性很要強的女生中。有的高職女生對枯燥的專業學習不感興趣,對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厭煩,為自己學習或社交的不成功而灰心喪氣,陷入抑郁悲觀狀態。她們的主要表現是:情緒低落,悶悶不樂,體驗不到生活的快樂,興趣喪失,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思維遲緩,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不愿參加社交,故意回避熟人,對生活缺乏信心,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和行為,并伴有食欲減退、頭痛失眠、月經失調等。持續嚴重的抑郁對大學生的身心有嚴重的損害,使她們無法正常有效地學習和生活。

2.4強迫癥

強迫癥是高職女學生中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加袕娖劝Y的人,明知某種行為或觀念不合理,但卻無法擺脫,在主觀上感到某種不可抗拒和被迫無奈的觀念、情緒、意向或行為存在,因而非常痛苦。強迫癥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你越注意它、在乎它、想糾正它,它越是如影隨形地跟在你左右?;紡娖劝Y的高職女學生多與其性格缺陷有關,如缺乏自信,遇事過分謹慎,生活習慣呆板,墨守成規,常怕出現不幸,活動能力差,主動性不足等。

3.體育疏導學生心理障礙的基本原理

3.1體育鍛煉能改善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

體育鍛煉對人的中樞神經具有良性的刺激作用。體育運動或快或饅的節奏,或強或弱的起伏,或驚險或平凡場面,或復雜或簡明的技術,或成功或失敗的體驗,或艱難或順利的過程,或勝或負的結果,都對人的心理產生深刻的影響,并在大腦皮層建立暫時性的神經聯系。這種神經系統的鞏固和發展,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感,然后不斷得到強化,會使人頹廢、沮喪的情感得到消退性抑制。

3.2體育鍛煉能調節和改善情緒

情緒在人的活動中具有激發作用、組織作用、維持作用和導向作用,通過參加體育鍛煉,體育美的陶冶會引起人肯定的情緒(如滿意、愉快、喜悅),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心境,這有助于人積極性的發揮,能幫助人建立穩固、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干擾、破壞心理障礙者的心理導向,消耗心理障礙者積聚的心理能量,最終達到打亂已形成的暫時障礙性的心理秩序,使參加體育鍛煉者發泄抑郁,展現自我,體驗到快樂與滿足,從而改善和調節情緒狀態。

3.3體育鍛煉能培養團隊精神和提高社會適應力

體育對人的團隊精神具有培養作用,體育很多項目是集體項目,需要大家協作,一個默契的手勢,一次友好的擊掌,一組漂亮的配合,一聲加油的吶喊,使人無不感到“一根筷子易折斷,眾人劃槳開大船”的道理。體育鍛煉是增進人與人接觸的最好形式,尤其是學生在受到挫折時,能通過體育活動把消極的情緒向積極的方向轉化,使積極的情緒總居于優勢地位,并經常保持樂觀和滿足的情緒體驗,保持愉快的心境。這樣有助于消除學生孤獨、自我封閉的心理,培養人的溝通、交際能力,提高社會適應力。

3.4體育鍛煉能培養意志品質

體育很多項目富有竟爭性,要競爭就意味著有勝負之分,勝利的體驗能使人建立自信心,失敗的經歷也使人增強經受挫折考驗的承受能力,使學生學會在各種挫折面前選擇正確的方式去適應。通過克服體育運動中的障礙和戰勝挫折,能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幫助學生戰勝消極、悲觀的思想。

4.體育疏導高職女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方法

體育鍛煉作為高職女學生心理障礙的調適手段,要有計劃、有一定的強度和時間要求,要與觀察、測試、效果評價結合起來。對不同的心理障礙,應采用不同的手段和不同的體育項目,對癥下藥,因材施教,還要考慮到參與者的興趣,才能收到顯著的效果。

4.1狂躁、易怒型學生的體育疏導法

選擇一些緩慢、持久的體育項目,如打太極拳、慢跑、下棋、野外遠足、游泳、射擊等項目。這些項目的特點,能消耗這類學生心理積累的大量怒氣,能轉移注意力,調節神經活動,增加自我控制能力。

4.2孤獨、抑郁型學生的體育疏導法

選擇一些趣味性較強的體育集體項目,如足球、籃球、排球、接力跑、拔河、集體操等項目。這些體育項目能煥發學生的熱情,提高興奮性,增進人際交往,使她們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幫助消除孤獨、抑郁、封閉的心理。

4.3遇事緊張、膽怯型學生的體育疏導法

選擇一些要克服困難或公開而激烈的體育項目,如溜冰、滑雪、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平衡木、跳馬等項目,這些運動要求克服各種膽怯心理,特別是球類項目的各種競賽,比賽形勢多變,緊張激烈,只有冷靜、沉著地去應戰,才能取得勝利。若經常在這種激烈的場合接受考驗,久經沙場,遇事就不會過分緊張和膽怯,更不會驚慌失措,從而給學習和生活帶來益處。

4.4自負、逆反型學生的體育疏導法

選擇一些難度較大,動作較復雜,對抗較激烈的體育項目,如技巧、體操、足球、籃球等項目,讓練習者體會到自己的不足,尤其是通過各類競賽,讓他們看到山外有山,學會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培養求是、求真的精神,克服偏執和逆反的心理。

4.5自卑型學生的的體育疏導法

選擇一些簡單、易做、見效快的體育健身項目,如跳繩、俯臥撐、形體訓練、大眾健美操、慢跑等項目,這些項目明顯的鍛煉效果,能使這些學生產生成就感,樹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5.結束語

體育鍛煉疏導高職女學生心理障礙的方法,可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興趣改變、情感發泄、緊張得到放松、情緒趨向穩定,學生樂于接受;它融疏導、調適、教育、健身、娛樂為一體,發揮著其他疏導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后,就可以自覺地選擇體育項目來調節情緒,緩解壓力,化解心中的郁結,達到身心合一,終身健康的目的。高職院校還應加強對女學生心理保健知識方面的教育、心理咨詢等,提升她們應對生理、心理和社會各方面壓力的能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