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荚囍贫鹊母母锿肝?/h1>

時間:2022-04-27 03:46:00

導語:高校考試制度的改革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荚囍贫鹊母母锿肝? /></p> <p>關鍵詞:<a href=高校;考試制度;改革

提要:考試是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但目前高校不合理的考試制度嚴重制約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本文針對高校現行考試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高??荚囍贫雀母锝ㄗh。

考試這一教學環節在教學工作中是至關重要的,有時甚至起到“指揮棒”的作用。對學生來說,通過考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促進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成為主動參與者及積極探索者,實現對知識由“學會”轉變成“會學”、進而“會用”。對教師來說,是檢查教學效果、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促使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重記憶、輕創造,重理論、輕操作”的考試模式。由于高校的許多專業課程都是閉卷考試的模式,考試內容書本化,創新實踐能力考核不足等,造成一些學生平時不看書,課后也沒有復習的習慣,還存在著課程結束由教師圈定重點,學生背思考題,臨時突擊,應付考試的現象。這樣,就忽略了學生對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核,教師及管理人員也忽視了對科學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的考核,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學生高分低能現象。因此,必須對考試模式進行改革,充分發揮考試在教學中的作用,調動學生參加考試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在考試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個體才能和潛能的發揮,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創新能力。

一、高??荚囍贫却嬖诘谋锥?/p>

(一)考試形式單一,難以客觀、全面地評價教學效果?,F行考試方式大都以閉卷考試為主,而對于開卷、半開半閉卷、口試、操作考試、演示考試及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等考試形式采用較少,注重筆試,理論考核內容多,實踐能力考核內容少,缺乏對學習過程的考核。即使有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兩個部分,考試成績一般也占總成績的70%以上,平時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30%以下,造成了學生中普遍存在“平時松、考前緊、考后忘”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利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素質的提高,不利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還有可能滋長投機心理和浮躁作風。同時,僅僅通過一張試卷很難涵蓋全部教學內容,考試知識覆蓋面窄,考察點代表性差。因此,以這樣的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是不科學、不公正的,也很難據此評價教學效果。

(二)考試內容片面,疏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在考試的內容上,當前高等教育考試大多側重于學生識記方面的考核,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而素質教育要求考試內容應全面覆蓋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整體素質,有利于對學生素質的綜合評價,體現教育使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F行考試內容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缺乏對學生知識、能力與素質的綜合考察,記憶性成分所占比重過大,造成普遍存在的“劃范圍、圈重點”??荚囶}型中,客觀性試題比例大,綜合性思考題、分析論述題少,使得考試成為對死記硬背的一種鼓勵,很不利于學生思維、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創新精神的形成。這樣的考試同創新人才的培養和促進我國教育現代化是格格不入的。

(三)考試管理落后,考試中充斥著許多不公平現象。目前,雖然高等院校都在不斷加強考試管理,但考試管理的受重視程度仍不夠,管理隨意性較大,缺乏統一有效的制度。即使制定了一定的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沒有相應的監督機制,從而導致有制度也難以得到貫徹和實施。比如,很多課程任課教師從出題、閱卷到登錄分數包干,或者是雖推行了教考分離,但制度落實不到位,這就嚴重降低了考試的公正性與科學性。另外,考試作弊現象屢禁不止,補考、緩考制度的管理也不夠嚴格。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考試功能的正常發揮和教育目的的完全實現,破壞了正常的教學秩序,破壞了良好的學風、校風的建設,嚴重影響了高校的教學質量。

二、高??荚囍贫雀母锝ㄗh

(一)要堅持考試形式的多樣性。在考試形式上,要摒棄過去一刀切的考試模式,應該結合不同課程的性質、特點,采用多樣性的考試形式??梢圆扇¢]卷、開卷、口試、筆試、小論文、小設計、讀書報告、調查報告、文獻綜述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進而避免學生的單純記憶,提高學生對考試的興趣。這樣既能引導師生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又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創造了條件。

各門課程的具體考試形式,要根據不同課程的性質與特點,以及對基礎知識的要求和應用程度來確定課程的考核方式。比如,公共基礎課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要求比較高,就可以采取以閉卷為主的考核方式,因為這些課程學習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修養,學習要求的重點在于掌握這些課程的基礎知識;對于專業基礎課,往往對于實踐應用能力要求較高,理工科類可以采用實驗、研究報告等考試形式,文科類的課程可以采取撰寫論文、口試等形式??傊?,考試形式應根據課程性質來確定,絕對不能采取統一形式。

(二)要堅持考試內容的靈活性。考試內容要突出本課程的重點、難點與發展趨勢。不應只考一些有著標準答案的題目,還應有一些“活”題,即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鼓勵學生動腦創新。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要教授本課程的基本體系和基本知識,還要注意本課程目前的熱點問題和發展趨勢,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并在考試中予以體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主動收集資料,而不是僅僅依靠教材上的知識或局限在老師的課堂講授。另外,在考試試卷的評閱上,也應該考慮學生對試卷解答的理解。對于客觀題的批閱,試題答案一般是唯一的,可以稱之為標準答案。而對于主觀題,應該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發展的眼光評判學生的答案,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創新,而不局限于抄筆記和背筆記。因此,主觀題的答案至多也只能稱之為參考答案,相反,對學生所做解答新穎獨到的還應給以高分。

主要參考文獻:

[1]祝遵宏.我國高??荚囍贫雀母锏谋匾院透母锝ㄗh[J].經濟師,2005.10.

[2]周偉國,丁金昌.高??荚嚫母铮褐铝τ谒刭|教育的全面實施[J].高等農業教育,2003.3.

[3]衛紹元.論高??荚嚪椒ǜ母锱c人才的能力培養[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