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高校生道德素質培養
時間:2022-05-22 03:20:00
導語:藝術類高校生道德素質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協調發展離不開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高素質藝術人才,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陣地,要面對高校德育現狀,面對形勢的復雜變化,面對當代藝術專業學生的新特點,高校德育工作要積極探索、創新,努力提高對藝術專業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析:
一、改革創新德育教育方法,強化德育課的主導作用
當前大學德育教育工作模式存在一定缺陷,大學德育工作被機械地分為相對獨立兩個模塊,“兩課”教師集中于思政部或馬列部,而配備的專職德育工作人員,如班主任、輔導員又歸屬于各個院系。加上理論教學、日常管理各塊之間相對獨立、封閉,缺乏有效的交流與協調,導致德育工作不盡人意。所以必須創新教育模式,改變傳統的忽視主體需要、輕視人文關懷、注重教條灌輸的經驗型、工具型、單項式的德育模式,實現高校德育模式的現代化。要改變單純的理論灌輸,以形象生動的事跡、案例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高校德育凸顯主體精神,回歸生活世界,強化隱性德育的滲透功能,提升大學生的品格。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包括自我檢查、自我約束、自我評價,實現由“被動教育”到“主動教育”的轉變,還要教會其自我教育的方法,如內省法、慎獨法、自我分析法等,以便更好地進行自我教育。同時德育工作在復雜的社會中面臨著復雜的問題和對象,必須借鑒相關學科的方法,如心理學、倫理學以及政治學等,做到既要解疑釋惑,又要凝聚人心,既要理直氣壯地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又要和風細雨、恰如其分地分析是非曲直,讓受教育者心服口服。
二、利用藝術專業任課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化
藝術專業任課教師作為一個人格的“載體”,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過硬的政治素質,并且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從而在學生中有威望、有信譽、有較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通過專業老師的人格魅力能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激起學生對專業任課老師的信賴,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總體而言,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積極作用:一是對學生價值取向具有導向作用。專業課教師是藝術專業學生在專業學習、成長、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學習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學生在專業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時,能與老師進行平等的交流,得到尊重與理解。老師給予學生和諧的氛圍、耐心的傾聽和朋友般的鼓勵,容易得到學生的心理共鳴,幫助學生轉化為專業學習、探求真理的激情與動力。二是對學生道德提升具有示范作用。青年學生剛好處于人生的成長階段,可塑性大、模仿力強。由于專業課教師長期和學生接觸在一起,進行專業上的學習、探討,這種長期共存的特殊關系,使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具有顯著的示范作用。三是對學生專業和全面發展具有激勵作用。專業課教師往往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造詣,并取得豐碩的業績,在社會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專業課教師這種對藝術追求的崇高理想、忘我的敬業精神以及為達到藝術效果和教育效果而表現出來的強烈求知欲,就是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努力開拓的一種手段和動力。它能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心理傾向,激發學生身上潛在的積極因素,實實在在地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偶像。
三、豐富校園文化環境,強化藝術實踐
同志曾提出:“青年學生要健康成長,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而且要向社會實踐學習,因為馬克思主義是從實踐中來,并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理論,只有聯系實際,才能真正掌握,也真正聯系實際,才能真正用好。”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和藝術實踐能促進大學生德育提高,可以達到人才培養的良好目標。校園文化環境是提高藝術修養和道德修養的重要而潛在的課堂,藝術實踐是影響學生藝術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如組建合唱團、軍樂團、舞蹈隊、戲劇社等等,引導學生積極參于,從而將藝術修養教育滲透到學生喜歡的校園文化實踐中去,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文化生活,陶冶了藝術情操,同時還通過自己積極地參與創作和實踐,培養了較強的創新意識,更是激發了自己的藝術潛能,增強了豐富的藝術知識,提高了自己的專業水平。還通過與不同學科、不同專業大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培養了較強的交往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增強了集體間的榮譽感,強化了團隊精神。從而在校園內構建了一種健康向上、和諧發展、創新活力、鮮明特色的人文環境。四、充分挖掘藝術教育本身的德育功能藝術具有美育和德育功能,不是其他意識形態所能代替的。孔子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美育思想。蔡元培認為:“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以及“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
任何藝術教育和藝術作品都具有教化作用,用血肉豐滿的藝術形象浸潤學生的心靈遠勝于空洞的說教。音樂和美術分別屬于聽覺和視覺的藝術,都是以生動、鮮明、活潑的具體藝術形象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在學生感知藝術形象的過程中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因此藝術教育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而藝術教育的德育過程也就是學生理解、感知、表現和再創造藝術形象的過程。無論是音樂作品或美術作品,都是通過最直觀、最直接的藝術手段,使學生通過視覺與聽覺來認知、想象和理解作品主題形象,加強內在情感體驗,使學懂得善惡美丑,在揭示藝術形象的同時也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所以,要充分利用藝術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愉悅性、多樣性、形象性、實踐性的特點,充分挖掘藝術教育所體現出的藝術內涵和人文情懷對學生所起的美育效果,發揮出藝術教育本身獨特的德育功能。
- 上一篇:蘋果公司營銷分析及啟示
- 下一篇:醫療保障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