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邊疆地區高校黨建綜述

時間:2022-06-10 08:46:00

導語:加強邊疆地區高校黨建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邊疆地區高校黨建綜述

一、民族地區高校黨建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們必須從新的實際出發,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促進高等教育科學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根本保證,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區高校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文化教育領域的生力軍。民族地區高校在校大學生是國家今后開發邊疆、建設邊疆的中堅力量,肩負著推進邊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歷史重任。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如何,直接關系民族地區的發展和穩定。因此,加強民族地區高校黨建工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要突出強調政治家辦教育、政治家辦高校這一原則和要求。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高校黨建特別是民族地區高校黨建工作,始終把民族地區高校黨建納入邊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政治穩定的總體布局,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有力促進高校改革發展,維護邊疆地區穩定,這為創新民族地區高校黨建提供了新的機遇。由于受到國際政治氣候的影響,近年來境內外民族分裂勢力相互勾結,千方百計對少數民族地區高校進行滲透,民族分裂勢力、非法宗教活動不斷向各類學校滲透和漫延。從當前國內和國際的政治斗爭客觀形勢分析,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境內外分裂勢力絕不會甘心他們的失敗,還會伺機進行各種破壞和搗亂。邊疆民族地區特別是西藏、新疆都面臨反分裂、反暴力恐怖和反非法宗教活動的嚴峻政治斗爭形勢,這種斗爭將是復雜的、尖銳的和長期的。隨著我國“十二五”規劃和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邊疆民族地區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戰略機遇。但是,境內外分裂勢力想方設法利用各種途徑和手段,不斷破壞目前邊疆民族地區來之不易的穩定大局和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在這場分裂與反分裂、滲透與反滲透的斗爭中,西方敵對勢力和境內外“三股勢力”一方面不斷制造恐怖事件、破壞社會穩定,另一方面不斷煽動民族情緒、傳播非法宗教,并向高等教育領域滲透,爭奪青年一代。這給民族地區高校黨建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成為民族地區高校黨建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二、建設高素質的民族地區高校黨建工作隊伍

民族地區高校黨建在新形勢下要真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就必須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高校黨建領導干部和教師隊伍。第一,建立過硬的民族地區高校黨建領導干部隊伍。首先,要在強化領導班子政治標準上下工夫。領導干部要講政治,這一點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各級干部來說,顯得更為重要。1997年3月28日,同志參加四所交通大學負責人座談會時強調指出:“高校的黨委書記、校長,應努力使自己成為社會主義的政治家、教育家。所有高校領導干部都要增強政治意識,維護大局,在政治是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把是否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是否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否自覺反對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動,作為衡量領導干部政治標準的重要條件,這是民族地區高校各級領導干部最大的政治。高校領導班子成員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極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洞察力。新疆這幾年在高校領導班子建設上始終要求政治上要過硬,凡是在反對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動中態度曖昧、立場不堅定的,堅決不能選拔進班子;凡是縱容、支持甚至參與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動的,要堅決清除出高校干部隊伍,以保證高校各級領導權牢牢掌握在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人手里。其次,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重要內容,是黨對高校領導的根本制度。要準確把握這一制度的內在要求,既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又支持和保證校長依法獨立負責有效地開展工作。同時,要堅持講團結、講黨性、講風格、講水平。要把政治上堅定、業務上優秀、作風上過硬、廣大師生認可的同志選配到學校領導班子中,選配好黨委書記和校長,切實增強高校領導班子的整體功能,提高領導班子辦學治校能力。尤其要不斷加強高校領導干部特別是少數民族領導干部的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使廣大少數民族干部進一步提高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牢固樹立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民族觀,增強黨性觀念,不斷提高高校各級干部的管理服務水平。第二,重點建設好院(系)基層黨組織。院(系)黨組織是黨在高校工作的基礎,是黨在高校教學、科研、管理一線的戰斗堡壘。要把那些懂教育、會管理,有較強的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具備較強的管理、溝通、協調能力,善于團結、凝聚各族師生員工的干部選拔到院(系)黨總支書記崗位上來;把那些政治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敢于抵制非法宗教活動、能及時掌握并報告敵情社情動態、善于化解矛盾糾紛、有學術專長的少數民族優秀黨員教師選配進黨總支,并注意指導、幫助他們在實踐中不斷鍛煉和提高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同時,要堅持和落實好作為高校院(系)黨組織的工作體制和決策方式的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此外,要把《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明確的院(系)黨組織的六大職責切實履行好。尤其要加強教職工黨支部建設,其關鍵是配強黨支部書記,強化培訓,提高黨務工作能力。要把做好在大學生特別是少數民族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作為建設好院(系)基層黨組織的重要內容。

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基層黨組織最為活躍的部分,是凝聚和吸引大學生的重要力量。這些年來,學生黨員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和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因此,在建設好院(系)基層黨組織中要切實做好這項工作。第三,建設高素質的民族地區高校黨建教師隊伍。首先,要進一步提升少數民族黨員教師隊伍素質。高校黨員教師隊伍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少數民族青年教師,與少數民族青年學生年齡相近、思想相通、心理相融。他們不僅在學術學業上對青年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力,而且在思想和人格上對青年學生也具有極強的感召力。青年學生十分愿意從他們所推崇的同齡人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因此,少數民族青年教師實際扮演著青年學生最為直接的榜樣角色。建立一支什么性質、什么素質的高校少數民族青年教師隊伍,既關系到造就一支政治思想過硬、業務教學精通的高素質少數民族教師隊伍,更關系到邊疆地區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民族地區高校要把進一步提升少數民族教師隊伍素質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職責,有條件的地方要讓高校教師特別是少數民族教師到中央黨校、自治區黨校及其他各級黨校輪訓學習。其次,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主體是學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專業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加強這支隊伍的建設,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要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提升學歷層次和教學能力的相關政策措施,確保這支隊伍堅強有力。要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落實輔導員“雙軌”晉升機制。要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完善考核辦法,形成競爭激勵機制。要加強黨團學生組織建設,落實人員編制,解決好黨務政工干部的職稱評定和津貼待遇問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三、高校黨建要與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

民族地區高校抓好黨建工作,必須進一步加強民族地區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從而真正把抓好黨建促穩定、促和諧、促發展落實在具體工作當中。民族地區高校抓好黨建工作,為我們切實加強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制度和人才的基礎保證。反過來,進一步切實加強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將有力地促進民族地區高校抓好黨建工作。根據目前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必須從以下幾方面進一步加強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抓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筑牢青年學生反分裂、反滲透的思想防線。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始終突出以“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為主要內容的“五觀”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引導高校師生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正確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堅定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筑牢抵御境內外敵對勢力滲透的思想防線。二是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須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教育學生與服務學生結合起來,既要教育引導人又要關心幫助人。只有真正關心人、幫助人、尊重人、理解人,才能真正贏得人。因此,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問題,強化就業指導,幫助畢業生了解就業政策、提高就業技巧、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預期,從而順利實現就業。當前,做好少數民族畢業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顯得尤為迫切。要繼續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及時發現和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從整體上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承受挫折、適應社會的能力。要繼續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要注意運用好獎助學金的發放,使大學生感受到黨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使獎助學金申請發放的過程同時成為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感恩教育的過程。三是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

當前網絡等新興媒體已成為大學生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大學生接觸各類信息更加廣泛,選擇更加多樣。這些年來境內外敵對勢力也在利用互聯網等新興媒體不斷向高校滲透。據新疆有關部門調查顯示,境內外針對新疆的“三股勢力”網站達40多家。這些網站對青年學生的毒害很深,一些參加過非法組織和活動的青年學生的案例表明,這些青年學生大多數都有在境外敵對勢力網站上閱讀和瀏覽反動文章的經歷。如何管好、用好新興的網絡媒體,是民族地區高校黨建工作者當前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重要課題。這幾年新疆自治區各高校在做好網絡監控的同時,積極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充分發揮網絡等新興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豐富網上宣傳內容,把校園網建設成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服務性為一體,吸引學生、為學生喜愛、受學生關注、點擊率較高的重要媒體,建設了一批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教育性、互動性的主題網絡社區,在網上開設一批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點課程,構筑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陣地。一些高校教師建立個人的網絡空間,利用博客、微博、QQ群等形式,展現高校老師的學術風范和優良品德,與大學生在網上交流思想,吸引大學生“粉絲”群,引導網上輿論熱點,掌握網上輿情動態。四是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大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當前,由于在校大學生規模的龐大和教育資源的相對不足,部分學生長期游離于校園文化活動之外的現狀已成為大學文化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必須著力改變這種狀況。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共青團、學生會、學生社團的重要作用,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大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在打造傳統精品、亮點的同時,動員各級黨團組織、學生組織,發揮學校、院(系)、班級幾個層面的作用,廣泛開展普及型的校園文化活動,擴大校園文化活動的覆蓋面和參與面。要創新活動載體,普遍開展惠及更多學生、各民族學生互動互助互學等特色鮮明的主題文化體育藝術活動,為更多各民族學生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展示才華搭建廣闊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