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性考核的本科教學革新

時間:2022-05-07 03:00:10

導語:過程性考核的本科教學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過程性考核的本科教學革新

大學教育的水平不僅取決于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教育教學條件、教師水平等,還有賴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行為、有著良好的師生互動和教與學行為的生機勃勃的教學過程[2]。深圳大學將教學過程改革作為學校深化教學改革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切入點,針對學生平時松懈期末緊張的教學狀態、課堂教學方式粗糙、課堂教學過度注重知識的單向傳遞等問題,提出并踐行“營造全程緊張教學過程”的教學改革理念和思路。“營造全程緊張教學過程”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指:針對當前大學生平時學習松懈期末緊張的狀態,改革學生學業考核制,實行“以過程性考核為主”的全程緊張的學業考核制;針對當前大學教師課堂教學方式比較粗糙,改革教師教學內容和方式,實行以“精講和討論相結合”為模式的全程緊張教學過程,追求精致化課堂教學,增加課堂教學磁性。“過程性考核為主制”強調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況和階段性學習成果多方面、多形式、分階段的考核,它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過程,也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果,不僅關注學生的智力因素,也關注非智力因素,是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全面考察的綜合考核制度,目的是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變被動式學習為自主式、探究式學習,提高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強調教師教學方式多樣化,運用“精講+討論+作業+測驗+辯論+實踐……”(T+N)等教學方式,(T是精華知識,N是變量),探討啟發式、探究式、問題式、研討式、辯論式、案例式、實踐式等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粉筆+課件+期終考試”教學模式,加強研究性教學、自主性學習和合作性能力培養,加強知識和能力的結合,目的是引導教師投入教學、研究教學、設計教學、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營造全程緊張教學過程”的教學理念,是深圳大學對“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厚積薄發、經世致用”辦學理念的踐行;是當前高等教育“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教學改革路徑的有效探索;是大學生成才成長學習過程發展規律的要求;是對傳統教學過程的徹底改造,是新的理念、新的平臺上的教學互動和教學相長,是從大學的本源功能出發,保持大學人才培養核心地位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創新舉措。

“營造全程緊張教學過程”教學改革實踐

深圳大學在加強學生過程性學習、過程性考核,營造全程緊張教學過程的教學改革實踐中進行了多維度的有效探索。

1.實施“取消補考,實行重修”制,強化學習的過程長度積累深圳大學是較早實行學分制的高校之一,1983年創校伊始,開始實行學分制,深圳大學也是較早實行“取消補考,實行重修”的高校之一,1994年,取消每學期補考,畢業生在畢業前有一次補考機會,1996年,完全取消補考,實行重修制,重修不收取重修費用。“取消補考,實行重修”制改變了以往注重考試過程忽視學習過程的狀況,強化學習的過程性長度積累和考核,轉變“混學習”的觀念,樹立認真學習的態度。

2.實施“不準劃重點范圍,不準出考試重點復習題”制,強化學生平時學習過程質量積累為規范教學秩序,加強教風學風建設,提高教學質量,2006年6月學校出臺“期末考試不得劃定重點復習范圍、不能提供重點復習題”的有關規定。要求教師“不得劃定重點復習范圍,不能提供重點復習題”,期末復習時間應為答疑時間,試卷出題要以教學大綱為基準、以平時授課內容為依據、且難度要適中。希望學生認真復習一學期的學習內容,達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正確對待考試,努力學習,積極備考,這一制度的出臺改變了學生平時學習松懈,期末突擊復習重點范圍的現狀,強化學生平時學習過程的質量積累。

3.實施“主講助講制”和“過程性考核為主制”教學改革,營造全程緊張的教學過程針對教師教學方式比較粗糙,強化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磁性,追求精致化課堂教學,2010年學校開展了“主講助講制”教學改革,為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主講教師配助講教師,要求主講教師改革教學內容,實行“精講+討論”的教學改革,助講協助主講教師探索課堂教學方式變革,為營造全程緊張教學過程打好基礎。在助講的協助與配合下,有的課程很好地解決了因班級人數多而無法開展教學實踐的問題,大大豐富了教學實踐環節;有的課程增加了習題課,拓展了教學內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個別優秀的學生提供了個別的輔導和跟蹤服務。整體而言,密切了師生關系,提升了教學品質。為營造全程緊張教學過程,合理考核學生成績,科學評價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自主學習,2011年,學校實施了“過程性考核為主制”,改變學生學習考核方式,實行以過程性考核為主的學習考核制,變以往的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為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70%,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30%,開展以平時作業、綜合性大作業、階段性測驗、課堂專題討論、團隊作業、教學實踐活動等形式為主的過程性考核。開展探究式、啟發式、互動式、研討式教學方式改革,強化學生過程性學習方式變革,加大學生的思考力、判斷力、溝通力和批判力思維方式的培養,營造全程緊張的教學過程。深圳大學39門課程實施了“過程性考核制”,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方式,有的課程通過“圍圈自述”、Presentation和討論、課堂問答和討論、課下討論和研討等形式,輔以各種激勵小舉措(如:送書、獎書、加分等)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有的課程通過研討基本原理、閱讀重點文獻、練筆小讀書筆記、簡述經濟學思想史、觀看國外知名大學公開課、完成課程大作業等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學術研討,“過程性考核制”使老師真正進入了新的角色:服務者和引導者。根據對“過程性考核”課程的問卷調查,83.9%的同學表示支持,對上課效果滿意和基本滿意達95%,40%的學生認為課程難度提升了,60%的學生認為平時學習更為緊張了。

4.實施“聚徒教學”,加強學生課堂外專業學習指導、專業知識拓展和訓練,強化教師對學生過程學習的深度指導為加強師生學術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2010年,學校實施了以研究性教學為基礎的“聚徒教學”精英式教學模式。教師將熱愛研究且學有余力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通過“師帶徒”的形式延伸課堂教學內容,將較深入的學術知識教授給“弟子”。教學內容圍繞專業教學及教師研究領域進行專題研究、課題指導、競賽指導等,教學方式采用互動式、案例式、研討式、辯論式等。強化教師對學生過程性學習的深度指導,注重拔尖人才培養。深圳大學在“聚徒教學”的實踐中,形式和內容不拘一格,有些以學術為重,共同交流與探討學術問題;有些以實踐為主,指導學生從事具體項目的研究。每位教師都發揚奉獻精神,創造性地、富有激情地開展“聚徒教學”工作。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個人的思想、特點、風格和方式,因材施教,誘導學生個性發展,通過校園漫步、假期作業、唱和切磋等多種活動形式,面對面、手把手地教學生知識。有的教師還構建多種師生交流平臺,如網站、參考書、QQ群等,通過對話式教學、研討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和論辯式教學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既激發了學生的專業學習熱情,也增進了師生感情。

5.實施“讀書報告”和“假期見聞”制,強化學生學習廣度的過程積累針對我國大學生“聽”大學,而不是“讀”大學,大學的課程密度大,但課程強度小的現狀,為擴大學生視野,啟迪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2005年,學校出臺《深圳大學關于實施“讀書報告”與“假期見聞”學習要求的有關規定》,在實踐環節的培養方案中增加“讀書報告”和“假期見聞”的學習要求。規定“讀書報告”和“假期見聞”在本科培養方案的1—3年級實施,屬必修學分,共計3學分。要求每學年每生完成3篇“讀書報告”和1篇“假期見聞”。通過多年的實施,學生的讀書習慣,讀書廣度,學習視野,社會實踐能力都有極大的提高。

6.實施“導師制”、“接訪制”和“轉專業考試制”,營造自主學習興趣和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010年,學校實行新生導師制,要求各學院為每一位新生配備導師,以指導學生專業學習,調動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同年,學校又開展了教師“接訪制”(officehours),要求全校教師每周安排固定的辦公時間為學生輔導答疑,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深化課程知識要點,啟迪學習思維,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同時加強師生交流,促進教學互動,增進師生情誼,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更好地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為避免學生高考錄取專業定終身的遺憾,激發自主學習興趣,2009年開始,學校實行“轉專業考試制”,新生進校后有兩次申請轉專業的機會,入學學期和2年級上學期,由學校考試和二級學院考試兩個層面擇優進行錄取。轉專業考試給部分學生提供了轉入喜歡專業的機會,增強了專業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營造全程緊張教學過程”教學改革的突破與深度發展

深圳大學“營造全程緊張教學過程”的教學改革對傳統教育教學過程進行了徹底改造。(1)打破傳統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由“一張試卷定成績”轉變為“綜合全程考核”;(2)豐富考核形式。考核形式不再單一化,而是由平時作業、綜合性大作業、測驗、課堂專題討論、團隊作業、教學實踐活動等多種考核形式相結合;(3)改變教學模式。“研究性+自主性+合作性”的教學模式替代傳統的“粉筆+課件+期終考試”的教學模式;(4)變革教學方式。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單純課堂講授方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精講與討論、實踐相結合的探究式、啟發式、研討式教學方式;(5)擴展課程教學內容。促使教師重視學生知識體系的重新構筑,擴展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6)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知識為學生自主式、探究式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7)密切師生關系。深圳大學“營造全程緊張教學過程”的教學改革不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環節上,更是向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改革、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和人才培養的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深度擴展。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強化課程結構調整,壓縮必修課,擴大選修課,壓縮理論課,擴大實踐課;加強課程群建設,從學生的認識發展規律出發,進行課程的梯度設計,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推進通識教育模塊課程建設,完善素質教育課程組合。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強化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和發展平臺的建設,強化教師教學信息化建設、教師教學評價和教學過程性考核機制建設,強化學生研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制度建設等。在人才培養的國際視野中,加強與國際知名院校的合作,擴大交換培養學生,引進國際教育信息化平臺,拓展國際網絡課程,實現與境外高校學分互認。

作者:孫忠梅陳曄林鏗單位:深圳大學教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