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青年領袖培養意義

時間:2022-11-21 09:56:58

導語: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青年領袖培養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青年領袖培養意義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國各高校培養的大學生人數急劇攀升,但整個社會卻呈現出“青年領袖”人才匱乏的局面。本文將通過研究青年領袖理論的發展歷程,探究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進行青年領袖培養對社會、高校和青年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等教育;大眾化;青年領袖;意義

對于如何培養青年領袖,既是領導理論中研究的一個重點,同樣也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就理論研究而言,當前關于青年領袖理論的研究并不活躍,且在研究過程當中一部分研究者注重對領袖中的領導力的研究,另一部分研究者則側重于對領袖中的專業素養方面的研究,而系統的論述和整合領袖理論中的領導力和專業素養的理論則少之又少。就現實層面來說,據統計,到2014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4.5%以上,已經進入到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在高等教育水平提高的情況下,教育的發展不能止步不前,如何在此背景下進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和人才質量,對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以及社會進步都會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1“青年領袖”理論研究的發展

社會對青年領袖的定義各有不同。首先,“青年領袖”是一個外來詞,起源于歐美國家。在西方,“精英”一詞是“領袖”的來源,最早出現于17世紀的法國,指的是“精選出來的少數”或“優秀人物”。由此產生的精英理論認為,社會的統治者是社會的少數,他們在智力、性格、能力、財產等方面超過了被統治者,對社會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但在精英理論內部對“精英”的認識也存在分歧,19世紀末至20世紀50年代的早期精英理論專注于精英的政治統治,強調人的天生素質,尤其注重少數統治者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觀點有:意大利社會學家莫斯卡“統治階級理論”、帕累托的“精英循環論”、社會學家米歇爾斯的“寡頭統治鐵律”。而當代精英理論則重視政治精英在社會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強調人在后天實踐中形成的專門技能,主要代表人物有政治學家拉斯韋爾,社會學家米爾斯,經濟學家熊皮特。在中國,諸位學者也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青年領袖下定義,比如:陳微從社會領域的研究指出,中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獨特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逐步造就了青年領袖的崛起。青年領袖不隸屬于某一類階層,但其獨特的歷史背景、社會地位、經濟收入、社會評價等,使這類群體的職業聲望較高,其言行、興趣、愛好以及行為方式等,對社會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①石國亮指出,青年領袖是社會精英的一部分,是指在青年組織群體中處于核心和樞紐地位,掌握并支配該組織群體各種關系和資源,設計并促成實現該組織群體生存和發展范圍的資源擁有者、決策帶動人和監護人。②由此可見,青年領袖是社會重要的人力資源力量,是未來社區和組織的領導者。青年領袖這一群體并非有明確的年齡限制,而是注重挖掘有潛力成為青年領袖的人才,這一群體不同于政治上的領導者,其在青年群體中處于核心和樞紐地位,是組織群體中的特殊角色,其一舉一動都對組織及其成員發生重要的影響。青年領袖本身的素質需求使這一群體的培養方式區別于一般人才的培養,對青年領袖的開發和培養將是獨特的、個性的,有巨大前景的。國外關于青年領袖培養理論的研究主要有貝爾賓的團隊理論、情景角色理論和性格效用角色理論。貝爾賓的團隊理論認為,團隊角色是決定某一領導群體構建合理的關鍵因素,團隊角色包括:協調人(又稱主席)、智多星(又稱謀劃者)、塑造家、監督員、信息員、實干家、凝聚者、善后者八種。情景角色理論主張領導主體在不同的情景里角色是不同的,可能是龍頭和主心骨,可能是道德家和教導等等,也可能是裁判者和協調人,領導者要注重學會根據不同情景轉變自己在組織中的角色。性格效用角色理論認為領導者根據個人的性格特征和實際效用地位確認領導角色??梢?,不同的青年領袖培養理論提供了不同的培養青年領袖的視角。

2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青年領袖培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雅斯貝爾斯曾經說過,“誰贏得了青年,誰就贏得了未來?!鼻嗄晔钦麄€民族、國家、社會發展的希望和不竭的動力源泉。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如何正確了解青年、科學對待青年、充分發揮青年在歷史浪潮中的先鋒作用極其重要。青年領袖在青年隊伍中發揮著“leader”作用,對青年領袖的培養成為當前以及未來人才培養的重點。高等教育大眾化形成及深入發展既有機遇又存在挑戰,在青年領袖培養問題日益凸顯的今天,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2.1青年領袖培養的社會發展應然性

當今社會是一個以人才為核心的知識經濟社會,國家之間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正如彼得•德魯克在《后資本主義社會》中說的“世界上沒有貧窮的國家,而只有無知的國家”,知識與人才資源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人才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的基礎性、長遠性和決定性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一個發展中國家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不僅需要提高本國民的整體素質,更需要在各領域尤其是在那些直接影響與帶動社會生產力迅猛發展的領域擁有一大批尖端型人才即行業精英領袖,也就是說,哪怕僅僅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考慮,青年領袖也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從青年與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青年從來就是一個國家的前途和未來,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世界是屬于你們的。中國的前途是屬于你們的?!币虼?,青年人才是推動歷史前進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而青年人才中的青年領袖則是一個國家最寶貴、最重要、最具潛能的財富和資源。青年群體中青年人才尤其是青年領袖的數量多少、質量高低,已經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興旺發達的重要標志。③

2.2青年領袖的培養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大課題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高等教育入學率大大提高,不斷實現高等教育公平發展。合理的高等教育大眾化,應既有量的增長,又有質的提高。但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程顯現出諸多問題,片面追求毛入學率的快速增加,導致高等教育培養體制機制跟不上其客觀實際發展,制約著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方向把握不準致使眾多問題的出現,如教學形式化問題愈演愈烈、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脫離學生學習的實際、人才培養模式化、教學條件難以滿足發展需求、教學秩序混亂以及缺乏科學的教學評估機制等。另外,高校專業結構的調整速度跟不上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速度,青年領袖培養的很多課程空有其表而無實質內容。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培養出的青年領袖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新的畢業生不能很好的融入社會,難以承擔起社會責任。青年精英領袖更多的是由企業培養,而高等教育沒有起到培養青年人才的主體性作用。如何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尋求一條保質保量的青年領袖培養道路便成為其發展的重大課題。

2.3青年領袖的培養與青年人生價值的必然性

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就在于他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和所做出的貢獻。對社會創造的價值越多,在價值享受中獲取越多。青年領袖是社會各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們在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中不斷實現個人價值。教育本身的意義不在于教會學生學會多少書本知識,而在于如何寫好“人”字,獨立個體在寫好“人”字時便在自覺與不自覺的矛盾運動中實現人生價值。高等教育作為培養社會人才的專門性活動將實現人生價值內化于教育培養中。作為高等教育大眾化培養中的教育對象,教育客體在價值觀念內化的過程中不斷汲取養分、發揮所長,實現培養價值和所得價值的統一。內化于心的價值觀念規定了青年領袖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向。從上面的分析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對青年領袖的培養與社會發展的應然性和青年個人價值實現的必然性緊密相關,同時更是高等教育大眾化本身發展的要求。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的攻堅期和深水期,我們需要一批在特定領域有拔尖的專業技能、并且具有極強的領導能力和人格魅力,能夠在某些方面獨當一面,引領該行業發展的實干青年。而青年領袖由于具有極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符合當前我國社會的發展需求;就個人角度來講,能夠成為青年領袖的一員,本身就是對個體能力一種極強的認可。此外,由于青年領袖具有非凡的專業技能和領導才能,這不僅有利于個體的生涯發展,同時也有助于個體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作者:羅印 徐青龍 崔慶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注釋:

①陳微.“青年領袖”群體的崛起及開發[J].中國青年研究,2002(4):203.

②石國亮,廖艷琳.青年領袖及其理論闡釋[J].中國青年研究,2010(10):30.

③萬美容.當代青年研究發展[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