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戲中幼兒感恩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2 04:45:58

導語:角色游戲中幼兒感恩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角色游戲中幼兒感恩教育論文

一、在角色游戲中進行幼兒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角色游戲可以有效提高教師對幼兒進行社會性教育的效率。感恩是社會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角色教育中滲透對幼兒的感恩教育至關重要。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以情動情,喚醒人性”的道德教育與人性教育,社會感恩的缺失應從幼兒抓起。在對幼兒的教育中恰當運用角色游戲,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達到幼兒教育的最終目的。幼兒的年齡特征使其極度厭惡傳統的說教式教育,很難從內心感受親友、老師對自己的深切關愛,不能激發內在的感恩因素,而在角色游戲中實施感恩教育,有利于幼兒在豐富多彩的生活情景和角色扮演下獲得深刻的感恩體驗,并由衷地將這種感恩體驗外化為感恩行動,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角色游戲中幼兒感恩教育實施的有效策略

基于角色游戲對幼兒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在角色游戲中高效進行幼兒感恩教育成為幼兒教育者關注的恒久話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選擇恰當的角色游戲主題,激發幼兒感恩意識。合理定位和選擇角色游戲的主題,能有效激發幼兒潛在的感恩意識(如感恩父母、朋友、親人等)。現實生活中幼兒感恩意識缺失是導致其不會感恩的重要因素,幼兒不理解父母的關愛,不體諒老師辛勞,感受不到朋友的關心等是幼兒感恩意識缺失的重要表現,角色游戲要基于以上方面恰當選擇游戲主題,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開展感恩教育。例如,為了幫助幼兒強化感恩父母的意識,可以設計以下角色游戲:鄰居家的娃娃生病了,他媽媽不在家,幼兒要暫時擔任“娃娃媽媽”的角色照顧生病的娃娃,通過這種“角色互換”的情感體驗,幼兒能很快體驗到作為媽媽的艱辛和不易,理解母親偉大和無私的愛。再如為了幫助幼兒體驗老師的辛苦與操勞,同樣可以設置一個生活情景:幼兒園中一個孩子跌倒失聲痛哭,這時需要幼兒扮演老師的角色撫慰跌倒孩子的創傷,使他破涕為笑。當幼兒使盡全身解數也沒能使哇哇大哭的同伴止哭時,也許幼兒便很快理解了幼兒教師工作中常人不能想象的艱辛,感恩意識瞬間被激發。

(二)注重角色游戲的實施過程,豐富幼兒感恩體驗。幼兒感恩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幼兒一時萌發感恩意識,如果這種意識不能很好地延續便很快被其他意識代替。因此,教師在角色游戲中實施感恩教育時,應注重角色游戲的實施過程,設置多樣化的游戲主題,盡可能豐富幼兒的感恩體驗,不可使游戲過程枯燥乏味、草草了事。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有意識融入多樣化游戲主題。例如,在“假日旅游”游戲中,幼兒可以扮演多個角色,如導游、游客、街邊售貨員等,酣暢淋漓地體驗不同的精彩角色。二是對幼兒角色游戲的情節進行適當擴展,豐富游戲內容。如同樣是“幼兒園孩子摔倒”的角色游戲,可以適當將其情節拓展,變為“做老師的一天”,其中一個幼兒扮演老師:“怎么辦,這位小朋友摔倒了,誰來幫助老師一下?”另外一位幼兒出場:“我來幫忙!”這樣“全民參與”的游戲,更有利于幼兒的感恩體驗。三是加強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成人之間、幼兒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角色游戲的進行離不開幼兒父母、老師的指導,互動很有必要。

(三)運用貼近生活的多樣化角色游戲,外化感恩行動。當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具備一定感恩意識后,感恩教育并沒有終止,角色游戲畢竟是游戲,怎樣將角色游戲傳遞給幼兒的感恩情感外化值得思考,運用貼近生活的多樣化角色游戲,在生活中實施角色游戲,是外化感恩行為的有效方式。一是合理運用節假日。如在母親節或者父親節,可以設計“羊媽媽(羊爸爸)照顧小羊羔”的角色游戲,在這樣特殊的節日中進行角色游戲,更有益于情感外化。另外,教師可以在雙親節日中,布置幼兒給爸爸媽媽捶背、揉腿的小任務,外化其感恩行為。二是在真實情景中巧妙實施角色游戲。例如,校園中實施“我是小小清潔工”的角色游戲,讓幼兒體驗清潔工的辛苦與勞累,增強其回饋社會的感恩意識,并用實際行動外化。教師通過以上措施,有效提高幼兒教育質量和效率。

綜上所述,角色游戲可以有效提高教師對幼兒進行社會性教育的效率,感恩是社會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角色教育中滲透對幼兒的感恩教育至關重要。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幼兒教育的主導性作用,通過恰當角色游戲主題、豐富角色游戲過程、角色游戲生活化等多種方式提高幼兒感恩教育質量。

作者:鄭玉園單位:江蘇省鄭梁梅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