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感恩教育探索

時間:2022-04-09 10:46:54

導語:幼兒園感恩教育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園感恩教育探索

【摘要】感恩教育是教育元素中比較重要的階段,也是賦予教育時代性的原則要求。幼兒階段是教育的啟蒙階段,也是實現一個人教育的最初階段。以感人故事為研究主線,探尋感恩教育之余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并將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行,將中華民族的感恩教育從基礎教育階段進行全面推行。

【關鍵詞】感恩教育;幼兒園;幼兒階段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教育應該從孩子抓起。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祖先們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關于感恩的教誨:“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全面提升幼兒的思想素質,讓幼兒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伙伴、感恩自然、感恩社會、感恩身邊的一切,阜西幼兒園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感恩活動,以此增進師幼、家園之間的情感。“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隨著校園內清脆嘹亮的歌聲,我院幼兒園大班學生的感恩式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著。從我國古代的治國之道開始,形成了以“詩書禮儀”為代表的儒家式傳統教育。而今,在輕諾言、重利益的時代下,文明的缺失和教育的改革勢必要重新將感恩教育傳承和發揚下去。無論是“尊師重道”還是“以孝治天下”“報得三春暉”“以德報怨”“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感恩德育教育工作,正在逐漸被應用于我園的幼兒園班級建設和管理中。

一、幼兒園感恩教育故事精選

感恩家庭。一個天生聽力障礙小女孩,父早亡,家貧,與母親相依為命。每日日落時分,小女孩都會在家門口等待,盼母親早歸,母親每天都會給她帶一塊年糕。忽一日,雨夜,母親未歸,女孩尋路找母親,母親亡,死前手緊握年糕,不瞑目。女孩跪地唱《感恩的心》,母親閉眼。而我們這個有著濃厚傳統美德的禮儀之邦的國家,就更應該讓孩子們學會感恩;三字經說道:首孝悌,次見聞;弟子規又說道:首孝悌,次謹信。感恩父母,給予我生命,讓我健康成長!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古今中外,尊師重道,所以我們:感恩老師,給予我教誨,教我知識,懂得思考!感恩兄弟姐妹,讓我不再孤單感恩朋友,給予我友愛,感恩幫助過我的人,讓我溫暖!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在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聲中,通過手語來表達感恩。我們體驗了兩大游戲活動,一是我是孕媽媽,讓孩子們辦成孕婦媽媽跨過障礙。二就是運寶寶,難度比較大,除了要運寶寶還要保護好安全,親身地讓孩子們感受了母親的愛。感恩老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感恩老師的詩句,也是幼兒園感恩教育中必須講解的課程,辛勤耕耘吐絲的蠶,直到死前也要吐出最后的絲,老師點亮自己只為照亮學生前行的路。“不計辛勤一硯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殘,種花容易樹人難”。“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只為育人。感恩社會。感謝他人對自己的恩情,予以報答。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里,形形色色的兒童,有著自己的思想和意識,有著直接的愛好和興趣,感恩社會讓幼兒共同學習、參與合作游玩,共同得到進步。一棵小草因為對一滴春雨的感恩,所以它擁有了自己絢爛的花朵;一顆心靈因為對愛和善良的感恩,所以它使自己擁有了鉆石般的璀璨光芒。

二、感恩你我,真情成長

1.培養幼兒感恩意識。老師要教會幼兒說“謝謝”,當老師對幼兒關懷和幫助時,說謝謝。這種行為不僅是幼兒模仿天性的體現,也是將感恩意識和行為深入到幼兒心理去的過程。除了實時地引導和強化外,還要通過游戲、教學和小故事講解,啟發幼兒參與感恩活動的興趣,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感恩的意愿和情感之中,讓他們在具體的行動中回報。2.營造感恩的情境。一個自私冷漠、沒有人情味的孩子,是不能得到其他小朋友的認可和喜愛的。幼兒園作為孩子們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基地,只有懂得感恩,才能讓家長、學校和社會感覺到培養的價值。父母關愛孩子的同時,也要讓他們懂得自己賺錢的艱辛,在接受被人幫助和關愛時,及時地反饋意見,可以讓孩子們對家庭、社會、老師心懷感激。3.創造感恩教育的條件。感恩行為的發生,有賴于機體感恩故事和活動場景的支持,才能讓幼兒真正從心理上接受感恩教育,體會到父母呵護和關愛他們的艱辛。尤其在“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等節日活動中,組織幼兒畫畫,為父母洗腳、為老師送花等感恩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幼兒把想對感恩對象說的話寫下來或者說出來,不僅是尊重父母和老師的勞動,也是教育回歸,感恩回饋的體現。  4.感恩習慣的培養。做好每一件小事,從生活和學習中的細微處著手,教育幼兒懂得付出和幫助別人,對幫助過自己的人表示感謝。教師對幼兒從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到自己整理餐具等基本活動開始,將合作精神和創新理念以及感恩同學等,讓幼兒獨立自主地體驗到感恩和幫助他人、快樂自己的體驗。在實際的教學中,將感恩小故事、感恩示范的多媒體課件和繪畫摹本供幼兒學習和模仿,就在行為培養和習慣培養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將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的心田。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樂于助人、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對于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只知道索取。通過一個月的感恩節活動,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感恩父母,感恩一切關心和幫助自己的人,用一顆感恩的心面對未來的生活。感恩一直是一個被人傳頌的話題,因為感恩的傳遞,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人與人之間會變得更加融洽。借感恩節這一神圣的日子,龍眼城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活動。讓孩子知道感恩父母,感恩幫助和關心自己的每一個人,從小用感恩的心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感恩教育從點滴做起,日常家長和老師的潛移默化作用,不僅可以為感恩教育提供更有利的范本,同時也能將感恩教育的成效落實到家庭、社會、校園的德育環境和氛圍之中。一顆感恩的心,是啟蒙教育和教育之初級階段,賦予人類文明情懷的體現,更是珍惜社會和大自然賦予寬容、和諧、包容的感恩情懷。通過將大量感恩小故事引進和應用于課堂,將極大程度地實現對幼兒感恩意識的培養,是對幼兒未來健康成長的啟明燈和方向盤,也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實現幼兒體驗式教育和感恩式教育回歸生活的基本體現,更是應用新策略和創新路徑,培養幼兒感恩行為的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1]艾同.幼教工作者的良師益友———幼兒故事集《365夜》簡介[J].中國教育學刊,1981,(01).

[2]陸曉霞.讓幼兒文學也來引領孩子的成長———從曹文軒的作文寫作講座所想到的[J].當代學前教育,2009,(05).

[3]江敏.淺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對話[J].江蘇教育研究,2008,(12).

作者:朱致紅 單位:新泰市實驗幼兒園